大班科學《“裝”一袋空氣》活動教案
2、請一幼兒將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著壓入水下,觀察發生了什么現象?
3、請幼兒將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將茶杯倒扣傾斜著放入水中,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同時提醒幼兒觀察手帕的變化,并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4、討論:
第一次手帕為什么沒濕?
第二次手帕為什么濕了呢?
5、請幼兒回家繼續與父母做這一實驗,誰發現了這個秘密就來城堡告訴藍兔。
師:小朋友,今天你們參觀了我的精靈城堡,在城堡里我們認識并了解了空氣。我們學到了新知識,大家高不高興?那我們就帶著高興的心情,乘上火車回家吧。
課堂效果:
空氣的概念是很抽象的,不具體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提到空氣。那空氣到底在哪里呢?是什么樣的呢?空氣是大自然的產物,它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客觀地存在于我們的周圍,它占有一定的空間,但它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而且是我們人類與動植物都不可缺少的東西。空氣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還能有很多可利用的價值,它對人們的生存、生活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本次活動,各個環節環環相扣,緊密結合層層深入,讓幼兒一步步的認識空氣的特性與重要性。
在導入環節,通過情景導入及謎語激發幼兒興趣。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別具匠心的導入往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前奏曲。通過情景教師扮演藍兔導入,帶領幼兒來到精靈城堡,激發幼兒的興趣,通關密碼謎語的出現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盡快的進入角色,帶入課堂。為接下來進一步的學習做了鋪墊。
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教師始終以藍兔的身份激發孩子探索的欲望。藍兔要送禮物通過教師一系列的提問,讓孩子猜測禮物是什么從而幫助孩子認識空氣。知道了空氣的特性。讓幼兒通過嘗試、體驗、發現,喚起他們的新知識空氣有關的經驗,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進行學習,在嘗試與實踐以及教師小結中獲得有關空氣的知識經驗。塑料袋裝空氣時有的孩子拿袋子在空中使勁一揮,趕緊把口袋里裝上空氣收好口,好像怕空氣逃走。通過塑料袋 吸管等讓孩子感知空氣救災我們周圍。小實驗《捏鼻子》以及《蠟燭燃燒》的小游戲。通過思維的異向性向幼兒展示空氣的用途,使幼兒對空氣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讓幼兒感受空氣在我們周圍,空氣是我們的好朋友。并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在孩子活動的過程中,我作為教師一直很忙碌,觀察孩子們得表現,對個別孩子進行必要的指導,贊揚活動積極的孩子,鼓勵膽小的孩子。手帕的變化這一環節作為延伸活動,這個實驗孩子們個個睜大了雙眼,仔細觀察,動腦思考。并讓孩子通過討論為什么進一步了解空氣無處不在。教師沒有當場說出秘密,而是讓孩子自己回去進行試驗尋找答案。
整個活動,孩子們都積極愉快地參與,興趣度很高。通過本次活動,幼兒知道了空氣無時無刻都存在于我們的周圍,掌握了空氣的特性;知道了空氣的作用與重要;對探索科學活動感興趣,學會了簡單的操作實驗方法,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