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故事的基礎上,學習用多幅畫面表現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主要情節。
2、能大膽添畫與情節有關的事物。
活動準備:
1、事前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2、鴨、魚、龜、鵝、青蛙的圖片.
活動過程:
1、以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用語:《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幼兒議論)
2、引導幼兒觀察故事中主要角色的特征。
教師用語:這些小動物長得什么樣?(出示圖片)(幼兒討論)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用語:今天,我們要把這個故事畫下來,每一段故事畫一幅畫,連起來就叫連環畫,就能編一個完整的故事。
教師用語:可以把一張紙折成6格,每格畫一幅畫。每幅畫的右下角寫上數字,表示第幾幅。別人一看就知道故事的順序了。一、青蛙媽媽生的卵變成許多小蝌蚪。二、小蝌蚪向鴨媽媽打聽它們的媽媽在哪里。三、小蝌蚪認大魚做媽媽。四、小蝌蚪認烏龜做媽媽。五、小蝌蚪認大白鵝做媽媽。六、小蝌蚪高興地找到了青蛙媽媽。
幼兒作畫,教師提醒幼兒將主要角色畫在紙的中間,鼓勵幼兒大膽添畫,表現動物形象,大膽設計畫面。
4、展示幼兒作品,與同伴互相欣賞。
同伴互相欣賞和講述畫面上的故事,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