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活動《魔法奶奶的電話》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綱要》指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在《春夏秋冬》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已積累了一些有關四季的生活經驗,知道各個季節植物、動物及人們生活的一些變化。同時幼兒也初步了解四季輪換給人們帶來的感受以及體會季節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魔法奶奶的電話》這一故事。以魔法電話引起幼兒聯系生活經驗積極聯想、表達的愿望,在感知四季基本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其四季輪換的順序。每個幼兒對四季的感受和想法是不同的,為孩子們提供這樣一個集體交流活動,可以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美,進一步引起幼兒四季都喜愛的情感。
二、目標及重難點分析:
活動的目標是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大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步增強,認識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并且具有一定的傾聽能力和表演的欲望。根據教材分析和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四季的基本特點和輪換的順序。
2、 能清楚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四季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3、 在仔細傾聽的基礎上,用語言和記錄表達自己喜歡季節的理由。
根據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定為: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四季的基本特點。難點為:用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活動準備:
做好充分的準備是活動成功的開始。幼兒的學習過程是運用已有經驗,通過與環境、材料的互動,不斷構建新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因此,我為孩子們做了以下準備:
1、故事《魔法奶奶的電話》ppt。
2、幼兒收集的有明顯的春夏秋冬的季節特征的圖片。
3、春夏秋冬大轉盤、幼兒前期積累的有關四季的經驗。
四、教法和學法:
教與學是一個和諧統一的過程。《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本次活動中,我除了用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外,還采用了多媒體演示法、情景教學法、嘗試操作法、游戲法等方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在感受故事意境優美的同時,達到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體現活動多元化的整合。
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教師要始終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主要學法有:多通道參與法、情感體驗法、交流討論法、動手操作法、觀察記錄法等等。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感官的參與,促進幼兒對社會活動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五、活動過程:
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育形式相結合,使幼兒在活動中始終處于積極探索的狀態,在玩中學,學中玩。我把本次活動分為三部分:開始部分(談話導入,激發興趣);基本部分(欣賞故事,自由表述);結束部分(展示作品,評價活動).
下面我為各位老師具體闡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