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活動說課稿:小兔子回家(長度守恒)
[說課內容]量的守恒教育應在認識了相應的量的基礎上進行,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行動指南》中,大班數學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有初步的長度守恒、容量守恒的觀念”,其內容要求明確指出“提供長度的、容量的各種變式材料,讓幼兒觀察、判斷并驗證其長度是否相等或容積是否相等;在戶外活動時,引導他們對等長的距離進行判斷和驗證,在玩沙玩水活動中有意識地提供各種容器讓幼兒去思考容量守恒的問題。”大班量的守恒教學中,長度守恒是幼兒最先接觸的守恒問題,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正是有關長度守恒的大班數學活動:小兔子回家。
[活動目標的設立及其依據]
在新《綱要》的科學領域目標中明確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活和游戲的真實情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在不斷遇到各種新挑戰和不斷成功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感受到和體驗到其中的樂趣。基于以上認識,我確定了以下的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獲得長度守恒的感性經驗,在多種變式和干擾因素下做到不受外部因素的影響而認識到量的不變性。
2、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長度守恒問題。
3、樂意參加討論和交流,能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并學習應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設計構想]
新《綱要》科學領域目標的表述使我強烈地感到: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他人及環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而數學學習更是應該更多地通過真實的問題情境來產生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需要,并親自實踐,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長度守恒的內容如何能夠引起幼兒興趣并激發幼兒動手探究問題從而獲得感性認識呢?我設計了“小兔子回家”這樣一個游戲活動。首先應用自制多媒體課件《小兔子歷險森林魔幻城堡》來吸引幼兒注意力,讓幼兒身臨其境,活躍思維;然后帶領幼兒置身游戲場景,應用各種感官探究解決問題;最后組織幼兒表達交流探究過程與結果,建立長度守恒的感性認識。
在這個活動構思中最重要的就是“森林魔幻城堡”的設計以及為幼兒提供動手探究的材料準備,本活動的重點、難點就溶入其中。教幼兒學習量的守恒有幾種方法:1、可以運用各種量的多種變式,添入干擾因素,使幼兒做到不受外部因素變化的影響而認識到量的不變性。因此在游戲中我應用了繩子長度變式、紙板長度變式、火柴棍長度變式。2、用同等量的兩份物體作守恒判斷。如在第一關的難題中,先出現平行放置的兩根等長小棍,在幼兒比較確認它們是一樣長后再將其中一根向右或左錯開,提出問題:“現在這兩根小棍是一樣長嗎?”3、用數量表示量的守恒。如在最后一關思考哪條路更長更短的問題時,有的幼兒就會數數兩條路各是由幾條正方形的邊組成。4、滲透整體與部分關系的思想。如在第三關的難題中,5個小正方形紙板的長度連起來是和一個長方形紙板的長度等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