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圖形拼拼樂》教案(精選2篇)
大班數學《圖形拼拼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復習已學過的各種幾何圖形; 2、嘗試運用不同幾何圖形拼出各種圖案,并說出自己操作過程中用到哪些圖形,通過圖形拼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進行多種組合; 4、感受拼圖游戲的奇妙之處,在操作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活動重點: 嘗試用不同幾何圖形拼出不同圖案,并說出操作過程; 活動難點: 在操作活動中鼓勵幼兒根據一種圖形與其他圖形的多種組合來進行多元化的操作,支持幼兒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的幾何圖形 雙面膠 剪刀 白色紙 由幾何圖形拼成的機器人 火箭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過河 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游戲。在地面上放上提前準備好的幾何圖形作為河里的石頭,并把它們擺成兩條長河,讓幼兒一個挨著一個慢慢往過走,在走的過程中,要求腳不能落到地面上,一定要踩到圖形上,而且在過河時要看清楚你踩了哪些形狀的石頭,等游戲結束后老師要提問。 二、出示由剛才在游戲中出現的幾何圖形拼成的機器人,讓幼兒觀察,畫的是什么,都由哪些圖形拼成的,這些不同的圖形各有幾個呢?先讓幼兒自己回答,完了后老師領小朋友一起數,從局部到整體,點數各種幾何圖形。 隨后再出示用幾何圖形拼成的火箭,讓幼兒觀察并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幼兒親自動手操作活動 發給每位小朋友若干張不同的幾何圖形,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想象運用已有的幾何圖形制作一幅畫,教師個別指導 四、作品展示 將自己制作的作品貼到展示區供大家欣賞,教師對個別幼兒進行獎勵。 五、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看看他們家中什么物品是長方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或者是圓形的。 再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卡紙剪出各種圖形,拼成自己喜歡的一幅畫。第二天來到幼兒園后要給其他的小朋友介紹自己做的是什么,怎樣做的,用到了哪些圖形,從而使這一活動進一步深化。
大班數學《圖形拼拼樂》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的拼圖經驗已相對比較豐富,對他們來說拼圖是一項刺激、有挑戰性的智力游戲,孩子們雖然自主游戲的興趣濃厚,但卻缺乏一種學習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在新綱要中強調: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于是,我將“拼圖游戲”作為一個教育載體,設計了《拼九方格圖》,讓幼兒在有趣的拼拼、玩玩、記錄中,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發展空間知覺能力,最重要的是培養幼兒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及策略。
活動目標:
1、認識九方格圖和拼圖卡,能在作業單上記錄自己的拼圖方法。
2、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進行多種組合,尋求多種答案。
3、感受拼圖游戲奇妙之處,在操作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九方格白板課件。
2、學具:九方格底板、拼圖卡(8套)、記錄單、9的分成作業單、9的加減作業單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九方格圖、拼圖卡,嘗試用不同方法拼九方格圖
1、出示課件,認識九方格圖、拼圖卡。
(1)、認識九方格圖
師:今天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圖形,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它是由幾個什么圖形拼成的,有什么排列規律?(幼兒相互討論,回答問題)
(2)認識拼圖卡
師:這些拼圖卡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形狀、顏色、組合方式不一樣),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是什么?(都是由小正方形組合而成的),這些小正方形和九方格圖中的小正方形一樣大嗎?(請一名幼兒上來操作驗證。)
2、嘗試多種九方格圖的拼法,學習記錄拼圖方法
(1)嘗試多種九方格拼圖方法。
師:誰會用這些拼圖卡來拼一拼九方格圖呢?(幼兒上來操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多種拼法)
(2)嘗試學習在記錄單上記錄自己的拼圖方法。
怎樣記才能清楚地記錄自己分別是用哪些圖形板拼出九方格圖案的?(提示幼兒看拼圖卡上的編號記錄)
二、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第一、三組:拼九方格圖,并記錄結果
“你會用這些拼圖卡拼九方格圖嗎?請每個小朋友試一試,可別忘記記錄你的拼圖方法哦!”
2、第二組:九方格圖的組成
“這組活動應該怎樣做?誰能來說一說?”
3、第四組:九方格圖的加減
誰來說一說這組是什么活動,怎樣做?
三、交流分享、總結延伸
1、展示個別幼兒的.拼圖記錄單,集體進行展評
2、找出方法最多的記錄單和方法最少的記錄單對比
3、師:今天我們發現了一個小秘密,拼九方格圖有很多的不同拼法,我們一起到教室里比一比看誰拼的方法最多。
活動反思
該活動取材于九方格這一智力拼圖游戲,拼圖內容的本身其實并沒有多大難度,鑒于大班幼兒的發展要求,于是結合了表格的相應記錄。這一游戲幼兒還是較能接受的,也頗感興趣,或許是因為很少接觸這一紀錄方法、老師講解不夠清晰具體的等緣故,有部分幼兒沒有很好掌握第二次操作的要求,使得難點目標沒有有效、全面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