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精選17篇)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1
設計意圖:
《啄木鳥》這首樂曲屬于三段體意大利民歌音樂,a段樂曲節奏平穩(可理解為啄木鳥在檢查樹木):b段樂曲節奏跳躍(理解為啄木鳥捉蟲)c段樂曲優美流暢(理解為啄木鳥跳舞)教師利用圖譜幫助幼兒分辨樂曲結構,使幼兒充分體驗和感受樂曲的內涵及旋律的美。
活動目標:
1、 通過欣賞樂曲,激發幼兒愛護啄木鳥的情感。
2、 初步感知樂曲的三段體結構,辨別音樂的不同性質。
3、 在理解樂曲的基礎上,嘗試創編簡單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啄木鳥》音樂磁帶
2、圖譜一張
3、啄木鳥以及大樹頭飾
活動重點難點:
讓幼兒理解音樂并能自己辨別三段音樂的不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引入活動,激發興趣,聽音樂做律動進教室。
故事導入:剛才我們在果園里摘蘋果的時候,老師發現有幾棵小蘋果樹很不高興,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幾天它的葉子不知怎么了開始變黃,樹枝葉開始枯萎,小朋友想個辦法來幫助小蘋果樹吧。我們請誰來幫助它治病呢?(引導幼兒回答啄木鳥)對了,啄木鳥是森林里的醫生,它可以給蘋果樹治病。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樂曲,名字就叫《啄木鳥》,我們一起來仔細聽聽,聽聽啄木鳥在干什么?(幼兒完整欣賞一遍音樂)
二、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賞樂曲:
師:小朋友,音樂里的啄木鳥在干什么呢?(幫大樹治病、捉蟲子)對了,這段樂曲講的就是啄木鳥給蘋果樹治病的故事。那么,啄木鳥給蘋果樹治病先要做什么呢?下面這段音樂會告訴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分段欣賞樂曲:
1、欣賞第一段音樂
師:你們覺得這段音樂中啄木鳥在干什么呢?(給蘋果樹檢查)那它是怎么樣給蘋果樹檢查的呢?誰來表演一下?
(1)出示節奏圖譜一,讓幼兒一邊欣賞音樂一邊觀看老師表演。
師:小朋友看啄木鳥好厲害呀!它是怎么樣給蘋果樹做檢查的呢?對了,先飛四下到蘋果樹前,然后從上往下撫摸樹干四下,然后重復兩遍。
(2)欣賞第二遍音樂,讓幼兒隨音樂根據圖譜來進行表演。
師:啄木鳥給大樹檢查時,可以從上到下來檢查,小朋友說還可以怎么樣來檢查?(從左到右或轉圈檢查)
(3)幼兒把小椅子當成大樹,欣賞第三遍音樂并進行表演。
2、欣賞第二段音樂
(1)師:啄木鳥在給蘋果樹檢查以后發現了什么?(蟲子)那接下來啄木鳥要干什么呢?讓我們聽聽第二段音樂(欣賞第一遍)
(2)師:這段音樂啄木鳥在干什么呢?(捉蟲子)那他是怎樣捉蟲子呢?(出示節奏圖譜二)咱們看著圖譜伸出小手來給蘋果樹捉蟲子吧!(看圖譜欣賞第二遍)
師小結:捉蟲子時一定要找準蛀蟲洞,每條蟲子啄一下,第一棵樹上有三條蟲子,我們一共啄三下,第二棵樹和第三棵樹各啄三下,第四棵樹只有一條蟲子我們只啄一下。
(3)幼兒邊欣賞第三遍音樂邊根據圖譜來進行表演。
3、 欣賞第三段音樂
(1)師:啄木鳥的本領可真大啊!給蘋果樹捉了那么多的蟲子,那蘋果樹的病怎么樣了呢?蘋果樹有什么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下面的音樂。(欣賞樂曲第一遍)
(2)師:蘋果樹的病怎么樣了呢?(治好了)(出示節奏圖譜三)你們瞧蘋果樹的葉子變得好綠呀,而且長的很茂盛,還結出了一個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咱們指著圖譜來一起聽聽音樂吧!(看圖譜,欣賞樂曲第二遍)
(3)師:小朋友你們聽了這段曲子有什么感覺?(蘋果樹很開心)那么我們用什么動作來表演呢?我們隨著音樂一起來表演吧!(欣賞樂曲第三遍)
(三)完整欣賞一遍音樂,感知并區分音樂旋律的變化
師:蘋果樹的病好了,變得多精神啊!我們一起看著圖譜完整的欣賞一遍音樂,來,伸出小手,聽好前奏!(完整播放一遍音樂)
師:聽完了這首曲子,你覺得這首曲子有幾段呢?(三段)對,這首曲子有abc三段,第一段音樂很歡快,講啄木鳥在仔細的為蘋果樹做檢查;第二段音樂是跳躍的,講啄木鳥在用力的捉蟲子;第三段音樂優美抒情,講蘋果樹的病好了,不但長出新葉子,還結出了蘋果。象這樣的曲子就叫做abc三段體。
(四)嘗試用適當的肢體動作來表演樂曲,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師:請你們將椅子下面的頭飾戴好,我們請小女孩來做啄木鳥,小男孩來做大樹。我們一起來表演一遍吧!(表演樂曲第一遍)
師:剛才我發現啄木鳥在給蘋果樹檢查時很仔細,捉蟲子的時候很準。下面我們交換一下角色,互換頭飾再來一次。(表演樂曲第二遍)
師:我們大樹有粗有細,粗的我們可以三個小朋友圍在一起表示,這次老師再請出五只啄木鳥,讓我們一起在粗細不同的樹木中表演吧!(表演樂曲第三遍)
三、結束部分:
師小結:啄木鳥給蘋果樹的病治好了,蘋果樹真開心,啄木鳥也很高興。小朋友,你們喜歡啄木鳥嗎?(喜歡)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啄木鳥呢?(保護它,和它做朋友)太好了,下面我們一起和啄木鳥朋友飛出去為更多的大樹捉蟲子吧!(聽音樂《啄木鳥》飛出活動室)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2
設計意圖:
《啄木鳥》這首樂曲選自奧爾夫打擊樂。a段樂曲節奏平穩(可理解為啄木鳥在檢查樹木):b段樂曲節奏跳躍(理解為啄木鳥捉蟲)c段樂曲優美流暢(理解為啄木鳥跳舞)教師利用圖譜幫助幼兒分辨樂曲結構,使幼兒充分體驗和感受樂曲的內涵及旋律的美。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激發幼兒愛護啄木鳥的情感。
2、初步感知樂曲的三段體結構,辨別音樂的不同性質。
3、在理解樂曲的基礎上,嘗試創編簡單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啄木鳥》音樂磁帶
2、圖譜一張
3、啄木鳥以及大樹頭飾
活動重點難點:
讓幼兒理解音樂并能自己辨別三段音樂的不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故事導入:在一個森林里,有幾棵大樹生病了,于是請來了啄木鳥醫生,經過檢查發現是害蟲在搗亂,于是啄木鳥篤篤篤、篤篤篤。把蟲子給捉完了,大樹的病好了,又長出了茂盛的樹葉,所有的樹枝開心的跳起舞來。今天劉老師帶來的音樂講的就是這個故事,我們來聽聽看。(幼兒完整欣賞一遍音樂)
二、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賞樂曲:
師:請小朋友說說看音樂分別說了些什么事情?啄木鳥在干什么?(啄木鳥在給大樹檢查,啄蟲子)現在請小朋友把手指伸出來,我們跟啄木鳥醫生一起去給大樹看病。(邊欣賞音樂邊做動作)
1、欣賞第一段音樂
(1)師:剛才我們跟著啄木鳥醫生給大樹看病給它捉蟲子,那你們有沒有看見啄木鳥是怎么給大樹做檢查的呢?(從上到下)那我們一起來跟大樹學一學。提問:檢查了幾顆大樹呀?(四棵)復習第一段。還可以在么檢查(兩只手一起檢查)師幼一起表演。
2、欣賞第二段音樂
師:剛才我們跟啄木鳥醫生一起去給大樹做好檢查了,那剛剛啄木鳥醫生是怎么給大樹啄蟲子的呢?怎么用動作表示的呢?小朋友一起來學一學。師:每棵樹的蛀蟲一樣多嗎?(不一樣),第一棵樹上有三條蟲子,我們一共啄三下,第二棵樹和第三棵樹各啄三下,第四棵樹只有一條蟲子我們只啄一下。我們聽音樂一起來給大樹啄蟲好不好?
(3)幼兒邊欣賞邊進行表演。
3、 欣賞第三段音樂
(1)師:大樹經過我們的檢查,經過我們的捉蟲,它的病終于好了,又長出了茂盛的樹葉,提問:那它是怎樣長出茂盛樹葉跳起舞來的呢。(一起聽音樂做動作)那我們剛剛用的是這個動作,還有沒有其他的小朋友有更好的動作可以做?(往上長)(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三)完整欣賞一遍音樂,感知并區分音樂旋律的變化
師:大樹樹的病好了,變得多精神啊!那我們現在把啄木鳥給大樹檢查、給大樹捉蟲的、大樹跳起舞來的動作一起連起來完成一遍好不好。(完整表演)
師:剛剛我們在座位上有點擠,請小朋友一起來中間,我們再來一遍,你可以跟老師一樣,也可以不一樣哦。(完整表演)
(四)分角色用適當的肢體動作來表演樂曲,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師:剛剛老師看到有很多小朋友都做得特別好看,有誰愿意來扮演大樹和啄木鳥來完整的表演一遍給大家看呢?我們請來了四棵大樹,一只啄木鳥。那請問小朋友哪一段是做啄木鳥的動作,哪一段做大樹的動作,誰先做,說后做?(完整表演)表演的真好,我們給他們拍拍手。
師總結:先是啄木鳥檢查大樹,然后在給大樹捉蟲,第三段的時候大樹開心的跳起舞來。
師:現在請所有小朋友來分角色來玩,一個人做大樹,一個人做啄木鳥,自己商量一下。大樹在做的時候就要請啄木鳥醫生先休息一下了,因為它剛剛在做檢查的時候已經很辛苦了(完整表演)
三、結束部分:
師小結:啄木鳥給大樹的病治大樹真開心,啄木鳥也很高興。小朋友,你們喜歡啄木鳥嗎?(喜歡)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啄木鳥呢?(保護它,和它做朋友)太好了,下面我們一起和啄木鳥朋友飛出去為更多的大樹捉蟲子吧!(聽音樂《啄木鳥》飛出活動室)
反思: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選自一首意大利民歌音樂,全曲的結構是abc三段,樂曲節奏鮮明,形象具體,特點明顯,易于區分,適合大班兒童欣賞。a段樂曲節奏平穩流暢(可理解為啄木鳥在檢查樹木):b段樂曲節奏跳躍(理解為啄木鳥捉蟲)c段樂曲優美流暢(理解為啄木鳥跳舞)。根據音樂的特點,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設定為1、欣賞樂曲,了解樂曲所表達的故事情節,初步感知樂曲的三段體結構。2、嘗試用動作來表現樂曲中不同的音樂形象。3、表演時能與同伴相互合作,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在組織本活動的過程中,我采取了三個策略:一、借助故事情節,初步感知理解音樂內涵,培養幼兒的想象力。音樂欣賞不同于歌唱和韻律等其他形式的音樂教學,它更側重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能力。而建立語言故事和音樂之間的聯系,就好比給幼兒一個橋梁,這個橋梁可以更好的引導幼兒理解和感受音樂。二、借助圖譜,加深幼兒對音樂結構的理解,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通過“欣賞圖譜”(即四棵樹)來幫助幼兒分辨樂曲結構,通過動作來理解樂曲的的內容。這樣做的目的,并不是單純的讓幼兒學會具體的音樂技能,而是為了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從而更好的感受音樂。三、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培養幼兒的創造表達能力。通過聽覺(耳聽音樂)、視覺(眼看圖譜)、活動覺(創編動作)同步開放的參與方式,使幼兒充分的體驗和感受樂曲的美,并能用不同的體態語言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創造和表達的能力也得到了發展和鍛煉。
不足:1。開始的故事導入環節限制了幼兒的肢體動作,局限了幼兒的思想。2、創編環節由于教師的固定動作較為明顯,所以幼兒在創編時動作較為單調。3、道具準備不夠充分,在最后的表演環節,較為凌亂。希望在以后的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能改掉本次活動中的缺點及不足,盡量做的更好。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3
大班音樂欣賞: 啄 木鳥
活動由來:
欣賞就是懷著由衷的欣喜熱愛之情,自動追求從音樂中自我滿足、自我實現的過程。音樂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尋找合適的音樂欣賞題材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們在選擇音樂作品時充分考慮音樂對兒童的可感性、可接納性。《啄木鳥》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音樂。全曲的結構是abc,樂曲節奏鮮明,形象具體,特點明顯,易于區分。適合4—5歲的幼兒欣賞。a段音樂平穩、流暢,猶如啄木鳥在逐一檢查哪些蘋果樹病了。b段音樂節奏跳躍,恰似啄木鳥在“篤篤篤、篤篤篤”地為蘋果樹捉蟲。c段音樂較抒情優美,表示蘋果樹隱患消除,又恢復了生氣,如往日那樣欣欣向榮,充滿朝氣。中班幼兒主要的思維方式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本次活動我將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渠道,運用多媒體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激發幼兒愛護關心他人的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蘋果樹找醫生”的情節,學習聽辯三段體的樂曲,理解每段樂曲的意思。
2、學習有節奏的捉蟲,樂意用動作來表現對第二段樂曲的感受。
3、活動能與同伴共享空間,學習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課前進行過有關于樹木的病了該怎么辦的問題的討論。
物質準備:關于樂曲的多媒體課件、音樂、代表啄木鳥的翅膀。 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是自愿坐在自己認為看著比較舒服的地方。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啄木鳥》
1、完整欣賞三段體的音樂。
師:果園里的蘋果樹病了,樹葉發黃,一點精神也沒有。它會請誰來治病呢?
第一遍,欣賞音樂。
師:“小朋友們,聽了音樂后你想到了什么?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遍,欣賞課件,
師:原來是有只啄木鳥到了果園給蘋果樹治病了,我們一起看看,它是怎么給蘋果樹治病的?
小朋友聽的時候,仔細聽樂曲的變化。
師:這首樂曲有什么變化,可以分成幾段,每一段都講了什么事?
小結:第一段樂曲平穩,講了四棵蘋果樹都在長蟲子。 第二段樂曲節奏跳躍,表示啄木鳥在捉蟲子。 第三段樂曲抒情優美,表示蘋果樹的病治好了,不斷長出新的葉子。
2、分段欣賞。
(1)欣賞第一段音樂:蘋果樹長了蟲子,身上很難受,請小朋友用動作表演一下。
啄木鳥是怎樣為蘋果樹檢查的,請小朋友用動作表演一下。
(2)欣賞第二段音樂:啄木鳥是怎么樣捉蟲子的?請小朋友用動作表演一下。
通過圖片掌握第二段的跳音。
師:大家看這四棵樹都有幾個蛀蟲洞?我們捉蟲子時要看如果樹干上有三個洞,我們就聽準跳音啄三次;如果一個蟲洞,就只要啄一次,啄完了還要聽一聽有沒有蟲子了。
啄木鳥學會了有節奏的啄蟲子,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聽音樂表演一次。
(3)欣賞第三段音樂: 師:蘋果樹有什么變化?啄木鳥心里覺得怎么樣?
3、聽音樂進行表演。
(1)幼兒自選角色進行表演。
(2)交換角色進行表演。
結束。
教 育 反 思: 由于之前關于“音樂欣賞”的活動內容幼兒接觸較少,所以在活動中,幼兒不能很好的感知音樂,所以表現的不是很充分。所以我選材上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幼兒初嘗音樂欣賞的階段,應該選擇一些較容易理解的音樂素材!這樣孩子們在經歷一個從易到難的過程后,對于這節課所選取的音樂在理解上就會更透徹了。 在自由分組進行創編舞蹈時,老師除了給一些指導性的建議外,當時我應該將課件持續播放,這樣子孩子們可以在動畫及音樂背景下,更容易把握音樂所要表達的故事,所以導致最后孩子們的舞蹈創編跟音樂分段及節奏結合的不是很好。 自始至終孩子們的情緒一直都是很快樂的,尤其在最后分組創編舞蹈的時候孩子們的興奮達到了最高點,我想情感方面上孩子們是得到了滿足的。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4
活動目標
1. 分辨樂曲結構,感覺各段樂曲的特點。
2.為每段樂曲創編簡單的動作,感受身體動作帶來的快樂。
3.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驗。
活動準備
1. 啄木鳥和大樹圖各一。
2. 教師熟悉樂曲旋律。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柳樹姑娘》。
2.故事導入。
“柳樹姑娘很開心,可是果園里的蘋果樹卻一點也不開心。原來這兩天一些蘋果樹生病了,老覺得身上癢癢的,樹葉發黃,一點兒精神也沒有。你們說這是怎么一回事?”(身上有蟲)“那要請誰來幫忙呢?”(啄木鳥)
3.欣賞音樂,分辨樂曲結構,感受樂曲特點。
(1)第一遍欣賞,初步感受樂曲結構。
“啄木鳥聽到了蘋果樹的呼喚,會怎么做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欣賞一段樂曲,聽聽看啄木鳥怎么做的,并試著聽一聽這首曲子有幾段。”
幼兒自由回答。
(2)第二遍欣賞,能在節奏的提醒下分辨樂曲結構,感受樂曲特點。
“這一次除了要聽聽這首樂曲有幾段,還要聽聽每一段的感覺一樣不一樣。”
提問:這首樂曲分幾段啊?(3段)
你覺得每段音樂的感覺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幼兒回答后,師幼一起總結:a段:活潑
b段:跳躍
c段:優美
(3)第三遍欣賞,熟悉樂曲結構。
4. 分別為三段樂曲創編簡單的動作。
教師唱出樂曲旋律,啟發幼兒根據音樂節奏創編出每段的動作。
第一段:啄木鳥會怎么做呢?啟發幼兒編出各種飛的動作和圍繞蘋果樹轉的動作。
第二段:在這么跳躍的音樂中,啄木鳥在干什么?如果我們的小手是啄木鳥,身體是大樹,那身體上的哪些部分可以作為樹干呢?(手臂、腿、軀干等)
第三段:蟲子捉完了,蘋果樹怎樣了?啄木鳥心里感覺怎么樣?它們會怎樣慶祝呢?啟發幼兒創編出轉圈、理羽毛、喝水、跳舞等動作。
5. 律動《啄木鳥》
第一遍:我們來完整地聽音樂表演啄木鳥的動作,好嗎?
第二、三遍:剛才我們把自己同時當成了啄木鳥和蘋果樹,小朋友想一想,我們可不可以和小伙伴分別表演啄木鳥和蘋果樹呢?那我們在表演時應注意什么?
提醒蘋果樹在第一段應表現得痛苦;第二段啄木鳥在朋友身上捉蟲時要注意輕一些;第三段蘋果樹和啄木鳥一起慶祝。
第二遍表演完后稍加點評交換角色再次表演。
第四遍:我們除了把自己和小朋友當成蘋果樹,還可以把誰或什么東西當成蘋果樹呢?引導幼兒將客人老師和教室里的柱子、桌子、椅子等家具當成蘋果樹進行表演。
課后反思: 這次教學中,我以故事形式貫穿整個音樂活動,使幼兒能更容易地欣賞音樂,理解音樂。在欣賞過程中,用線條畫節奏的方法更形象地幫助幼兒感受和表現了樂曲的特點;在創編動作時,通過我的啟發,完全由幼兒作主編出了許多符合樂曲特點的動作。尤其是身體動作,幼兒既感新奇又很興奮,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場景熱烈,每個幼兒都顯得積極、主動、開心、活躍。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5
“到了秋天,蘋果樹結了許多大蘋果。”課文讀到這兒,老師和學生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看著學生們喜悅的表情,老師故意說:“呀!啄木鳥的本領真大,比貓頭鷹和喜鵲的本領大多了。”“不對,不對,老師說的不對。”我發現學生的興趣被我調動了起來,于是,我連忙說:“怎么不對呀?貓頭鷹和喜鵲雖然飛過來,可它們都沒有給蘋果樹治好病。只有啄木鳥,沒用多長時間就把蘋果樹的病治好了,當然是啄木鳥的本領最大了。你們和我想的不一樣嗎?”話音剛落,全班學生都舉起手來,一場大討論就這樣開始了。
一位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認為你說的不對。啄木鳥和貓頭鷹、喜鵲的本領不一樣。啄木鳥為蘋果樹捉出了樹干中的蟲子,其它地方的蟲子它也捉不到。”
有一位學生補充道:“如果大樹的樹枝和樹葉上有蟲子,就應該請喜鵲來治病。”
又一位學生說:“如果大樹的樹干里鉆進去了老鼠,那就請貓頭鷹來治病。”
這時一位學生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大樹晚上生病了,樹干里鉆進了蟲子,而啄木鳥晚上睡覺了,那可怎么辦?”
這個問題又一次激發起全班學生的思維,大家又積極地為大樹想起了辦法。經過討論,師生共同得出結論:大樹是鳥兒的家,大樹生病了,鳥兒一定會主動去給大樹治病的,就算是在晚上,貓頭鷹會把啄木鳥叫醒去給大樹捉樹干里的蟲子的。
有一位學生把手高高地舉起來, “老師,我想對大家說,動物和植物都知道互相關心,互相愛護,我們更應該好好的保護它們。”
這一堂課,學生思維活躍,為大樹的命運擔憂,為大樹解決了許多困難,充分顯示了孩子們純真的愛心。學生既了解了有關啄木鳥等鳥兒的知識,又在討論中充分感受到人類責任重大,初步樹立起保護動物的意識。
北師大教材生動有趣,而且靈活,給了師生共同創造的空間,師生在這種創造中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6
之一
作者:寧波市江北區實驗小學 蔡波
教學目標 :
1、理解“捉蟲、年輕力壯、危險、傷害、只好、枝條、干枯”等詞語的意思。
2、學習課文2----9段,正確體會感嘆句和反問句所強調的不同語氣。
3、明白大樹枯死的原因,懂得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一個人有了缺點、毛病,應該真心誠意歡迎別人批評,不然,變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小朋友,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9課----啄木鳥和大樹(大屏幕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我們先來復習一下生字新詞。
1、計算機大屏幕呈現詞語,認讀。
(1)、指名(開火車)讀,及時正音(點擊出現音節)。
(2)、齊讀。
2、多音字“干”口頭組詞。
大屏幕呈現:干gan( )
gan( )
3、計算機呈現練習:讀拼音寫字組成詞語。
zhuo sen zhi si zhuang shang
木鳥林病痛年輕力害
zhu wei xian ku
空干
(學生獨立完成后計算機反饋時間和正確率。)
4、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段(大屏幕出現第一段和插圖),誰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說:為什么說啄木鳥是森林里的醫生?(呈現“因為…..所以…..”、“….. ,是因為…...”)。
(二)、學習第二段。
1、引入:有一天,啄木鳥又飛到林子里,你們看,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大屏幕呈現動畫:啄木鳥在林子里飛來飛去,在一棵大樹上捉蟲,配有“篤篤篤“的聲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現第二段。問:這里的“捉蟲”實際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蟲”換成“治病”,這句話怎么說?
(三)、學習3----8段。
1、引入:啄木鳥給大樹治病時,它和大樹之間說了些什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大屏幕呈現動畫并配有課文錄音。)
2、啄木鳥和大樹說了幾次話?請小朋友自己再讀讀課文3---8段,找出啄木鳥說的話,用“——”劃下來,找出大樹說的話,用“——”劃下來。
3、交流,指名讀句子。想一想;啄木鳥、大樹說話時的語氣是怎么樣的?(同桌互讀,討論。)
4、討論、交流。
(1)、第一次對話:
a、大樹為什么“叫起來”?(看圖想象大樹會怎么痛。)指導讀句子(指名讀,評議,齊讀,要讀得響,讀得快,連著說。)
b、啄木鳥為什么要啄大樹呢?(指名讀句子。)你覺得啄木鳥怎么樣?指導讀句子(自由讀,指名讀,評議,齊讀,要讀出啄木鳥親切、耐心的語氣。)
c、分角色讀第一次對話。
(2)、第二次對話:
a、從啄木鳥對大樹說的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棵大樹已經生病了,可大樹自己知道嗎?你從哪里看出來?
b、“我這樣年輕力壯,身上哪會有蟲?”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請你換一種說法。(“我這樣年輕力壯,身上不會有蟲。”(看圖理解“年輕力壯”)
c、這時,大樹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它為什么“生氣”?指導讀句子。
d、面對生氣的大樹,啄木鳥怎么樣?(指名讀句子)
想象:小病不治,變成大病有什么危險?指導讀句子。
(3)、第三次對話:
a、聽了啄木鳥的話,大樹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上這棵大樹的表情,說說它心里會怎么想?
b、大樹覺得啄木鳥話太多了,沒有耐心再聽啄木鳥說話了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不耐煩)指導讀句子。
5、啄木鳥真心誠意地給大樹治病,還耐心地跟它講道理,可大樹卻生氣,不耐煩了,這時,啄木鳥會怎么想?
是的,啄木鳥沒有辦法,它只好飛走了。(大屏幕呈現動畫和字)指導讀句子。
6、分角色讀2----8段。
(四)、學習第9段。
1、大樹最后怎么樣了?請小朋友自學第9段(計算機呈現文字,點擊“熱區”能出現有關圖像。)
2、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大樹最后怎么樣了?
3、想想:大樹為什么會枯死?(前后兩幅圖對照)
4、齊讀第9段。
(五)、總結全文。
想象:這時,大樹會怎么想?(互相討論,各自寫一寫。)
(六)、作業 。
1、按課文內容填空:
(1)、在一棵大樹上捉蟲。
(2)、我這樣,身上?
(3)、這棵樹被蟲子。
2、選字填空:
(1)、捉 啄
花貓住了一只大老鼠。
小雞在草地里小蟲吃。
(2)、生 身
小妹妹上穿著花衣裳。
王老師病了,還是來給同學們上課。
>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7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堂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體現“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活動目標】
1、 學習聽辨三段體樂曲,理解每段樂曲的意思
2、 能力目標:嘗試用動作表現樂曲不同的音樂形象。
3、 情感目標:激發幼兒同情、關心他人的情感,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活動重點】
通過動作表演,理解三段樂曲的含義。
【活動準備】
音樂課件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果園玩好嗎?準備好,我們出發了!(放音樂:去郊游)
師:果園來到了,咦,果園里的蘋果樹怎么了?
幼:(哭了)
師:“為什么哭了”
幼:(身上有蟲子了,生病了)
師:“蘋果樹生病了,我們該怎樣來給蘋果樹治病呢?”
幼:(打農藥,啄木鳥來幫它捉蟲子等)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首非常好聽的曲子,這首曲子講的就是啄木鳥給大樹治病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基本部分
(一) 完整欣賞樂曲第一遍。
1、師:誰來說說你聽到了什么?引導幼兒交流,啟發幼兒:老師剛才聽到有篤篤篤篤的聲音,好像是啄木鳥在捉蟲子,你們聽到了嗎?請小朋友再仔細聽一遍,聽聽里面還有什么?
2、 完整欣賞音樂第二遍。
除了聽到捉蟲子,還聽到想到了什么?
小結:“小朋友的耳朵真靈,聽的真仔細。”
(二)、分段欣賞樂曲
1、欣賞第一段音樂.
(1)師:下面我們來聽聽第一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中啄木鳥在干什么?(幼兒欣賞第一段音樂)
師:你聽到啄木鳥在干什么呢?
(2)教師小結:第一段音樂主要表現了蘋果樹生病了,葉子發黃了,沒有精神了,啄木鳥仔細的為它做檢查。
(3)聽音樂做手勢表演。
2、欣賞第二段音樂。
(1)師:啄木鳥仔細檢查以后,發現蘋果樹上有大蟲子啦,聽聽這段音樂,啄木鳥接下來會做什么呢?(聽第一遍音樂)。
師:這段音樂里啄木鳥在干什么呢?(幼兒回答在啄蟲子)。
師:你是從哪些地方聽出來的?我們一起來學學啄木鳥捉蟲子的樣子吧。引導幼兒學習啄木鳥捉蟲子時的節奏。
(2)師:“(大樹干上有好多蟲子,我們一起聽音樂幫啄木鳥來捉蟲子吧!”(聽音樂做手勢表演)。
3、欣賞第三段音樂。
(1)啄木鳥的本領可真大呀,給大樹捉出了那么多蟲子,蘋果樹的病怎么樣了呢?我們一起來聽聽下面這段音樂。(聽第一遍音樂)
(2)師:蘋果樹的病怎么樣了?
幼:蘋果樹好了,在長出嫩綠的葉子。
(3)“我們一起聽音樂跟啄木鳥和大樹一起舞蹈吧”。聽音樂做手勢表演。
三 聽完后提問:你覺得這首曲子有幾段?(三段)
師:對,這首曲子有三段,像這樣的曲子就叫三段體。哎,這么 好聽的曲子還沒有名字呢,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吧!(啄木鳥)
四、 下面我們一起聽音樂做手勢表演好嗎?(師幼共同手勢表演)
五、 師:“下面,我請一位小朋友和我一起表演《啄木鳥》好嗎?師幼一人當大樹,一人當啄木鳥,聽音樂表演。
六、 師:“下面請小朋友去邀請你的一位好朋友,你們一人當大樹,一人當啄木鳥,一起聽音樂表演好嗎”?(幼兒合作表演,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七、結束部分:師:“小朋友表演的真棒!來,到老師身邊來,啄木鳥給大樹治好了病,大樹真開心,啄木鳥也很高興!小朋友,你們喜歡啄木鳥嗎?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啄木鳥呢?(不亂砍伐樹木,保護好它們生活的環境,不傷害它,和它做朋友。)太好了,我們一起和啄木鳥朋友飛出去為更多的大樹捉蟲子吧。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8
學生對小動物有天生的興趣。在學習完《啄木鳥》這課后,我讓學生向課外延伸,收集一些有關動物的常識,在班上交流:
[師:同學們,鳥是消滅害蟲的能手,是樹的醫生,也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你們還知道有關動物的哪些知識呢?
(學生紛紛舉手發言)
生1:熊貓是我國的國寶。
生2:蜜蜂能傳播花粉,采花釀蜜。
生3:蚊子會吸人的血,還會傳播疾病,蜻蜓會吃蚊子,是益蟲,我們不能把蜻蜓捉來玩。
生4:壁虎也能吃蚊子,我們也要保護它。
生5:豬的全身都是寶,豬肉可以吃,豬糞可以當肥料,豬的蹄子還可以治病呢!
師:(驚訝地)哦!是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6:有一次,我家殺豬,我爺爺把豬蹄子撿起來晾干。我問他干什么用?他告訴我可以用來治風濕病。
(教室里響起了的熱烈的掌聲)
師:**同學知道的可真不少啊!真不虧是我班的“小博士”。誰再說說呢。(生爭先恐后地搶著說,又掀起了一個高潮)
生7:蟬會吸樹汁,是害蟲。
生4:不對,不對。蟬是好的。蟬殼可以當藥材 。藥店里就有賣。(一生趕緊糾正)
生1:老師,為什么蟬有的會叫有的不會叫呢?
師:**同學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你們想不想知道答案呢?
生(齊喊):想!
師:這是因為蟬有公的,也有母的。公蟬身上有發聲器,母蟬身上沒有,所以不會叫。這也是平常我們說的“啞巴蟬。”]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整節課學生興趣很高,都爭著把自己收集到的有關知識告訴大家。課堂一直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師生關系融洽,教師在課堂中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并且從學生那里獲得所不知道的知識)
評析:
新課程強調教學不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機械相加。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在這節課里,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豐富了教學內容,樹立了保護動物的意識,教師和學生增長了見識,實現了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9
之二
教學目的:
1.認識14個生字及多音字“干”。
2.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有關啄木鳥、貓頭鷹、喜鵲的知識。
3.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滲透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14個生字。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出示課件,引出課題。
師: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一幅畫,小朋友想看嗎?
出示課件。(一棵哭泣的大樹)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棵大樹在哭。
師:他為什么在哭呀?
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回答,任何回答教師都給以適當的鼓勵。
師: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學習一個故事《啄木鳥》。
教師板書課題《啄木鳥》。
師:請小朋友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里邊有我們要學的一個生字“啄”,看一看它是什么樣子的?我們怎樣記住它呢?
師生讀課題兩遍。
二、學習課文《啄木鳥》
1.自讀課文,初識生字。
師:請小朋友自己到課文中找答案,注意里邊有許多生字娃娃藏在里邊不想讓我們發現它,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
學生自己想辦法。(問同學、問老師、查生字條……)
2.教師范讀,學生指著課文中的字,從中糾正學生讀音。
通過提問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師:現在你知道大樹為什么哭了嗎?(生答:生病了)誰想讀一讀這一段?請個別讀。
(2)師:蘋果樹生病了,要請醫生來治病,都是有誰來了,他們的心情會怎么樣呢?
學生回答。
師:它們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呢?請你選一段話讀一讀。你能把它們的心情表達出來嗎?
請個別同學朗讀,其他同學評價他讀的怎么樣。
(朗讀是否有感情、是否讀音正確、有沒有讀錯的字、是否能表達出小動物的心情等。)
(3)師:啄木鳥做完手術后蘋果樹怎么樣了呢?
(學生讀最后一段。)
在學生讀完后教師故作聰明的說:“哇,啄木鳥的本領可真大,比貓頭鷹和喜鵲可強多了。小朋友說是不是?”激發學生動腦筋,引導他們正確的看待問題。
學生會有很精彩的回答,教師要適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教師小結: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我們不能片面的看待他們。如:貓頭鷹會捉老鼠,喜鵲會捉樹枝和樹葉上的蟲子,啄木鳥會啄樹干中的蟲子等。動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
3.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互相學習優點、糾正不足)
4.出示課件,請讀得好的同學讀。
(課件:在背景圖上的整篇課文,生字用特別的藍色體現出來)
三、出示課件識字
1.你能讀出這些詞語嗎?
啄木鳥一棵樹生病身體蟲子醫生治病
貓頭鷹氣球對不起喜鵲樹干手術敲門
2.你能讀出這些字嗎?
啄棵病體蟲醫治鷹氣對
鵲干敲術
(師:你能把你認字的好方法說給大家聽嗎?你能用這些字組詞嗎?)
3.你能正確讀出下面句子中藍色的字嗎?
啄木鳥在樹干上捉蟲子。
小朋友們把教室打掃得很干凈。
四、延伸
活動課帶頭飾表演《啄木鳥》。
請小朋友回家搜集小動物的圖片和知識,帶到學校講給大家聽。
板書設計 :
啄木鳥
貓頭鷹——捉老鼠
喜鵲——捉樹葉上的蟲子
啄木鳥——捉樹干中的蟲子
>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有關啄木鳥的知識,感受到動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好朋友,教育學生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閱讀課文,認字14個,寫字8個。
教學重點:
閱讀課文,認字14個,寫字8個。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了解有關啄木鳥的知識,感受到動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好朋友,教育學生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小鳥兒嗎?你為什么喜歡它呀?
2、那你知道哪些小鳥的名字?(鸚鵡、喜鵲、黃鸝、貓頭鷹……)課件出示鳥兒的圖片。
3、出示啄木鳥的圖片,你知道這是什么鳥兒嗎?你喜歡啄木鳥嗎?為什么?
4、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就叫《啄木鳥》。板書:啄木鳥,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和不會讀的字音,同桌進行交流。
啄鷹術
遇到不會讀的字,小朋友們有什么好辦法?(讀拼音、問同學老師、查識字表等)
2、自由讀課文,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邊讀邊畫下文中的生字,用“△”標出。
3、出示生字卡片,以多種形式鞏固生字的讀音。
4、請小組長抽查,用生字卡片進行學習。
齊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5、教師評價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組長匯報小組中誰的識字能力,誰能把課文朗讀得最流利。
評價語:老師相信,剛才得到小組長表揚的同學一定會在今天的學習活動中表現更出色。
三、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指讀。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棵蘋果樹,蘋果樹愁眉苦臉的。問:“蘋果樹這是怎么啦?愁眉苦臉的,瞧,還流著眼淚呢!”
指導朗讀第一小節。(著急、難受的語氣)
“看樣子蘋果樹病得可不輕呀,得趕緊請醫生呀!聰明的小朋友,蘋果樹都請了誰來為自己看病呢?”
2、討論:蘋果樹的病治好了嗎?是誰治好的?
3、請一個同學讀課文,其余的同學思考:貓頭鷹、喜鵲為什么沒給蘋果樹治好病?請你用“只會……不會……”說一說。
指導用難過的語氣朗讀貓頭鷹和喜鵲的話。
4、學生說話,教師補充:貓頭鷹會給莊稼除害蟲,不會給果樹除害蟲,喜鵲捉的害蟲是樹枝上和樹葉上的,而不是樹干中的。
5、那你們猜猜它為什么捉不了樹干上的蟲子呢?啄木鳥怎么能捉到蘋果樹里的害蟲呢?
6、找到啄木鳥給蘋果樹治病的那一段話,自己讀一讀,在小組中說一說,蘋果樹的病是怎么治好的?
我們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問問啄木鳥,讓它來回答。可先讓學生代替啄木鳥來回答。
學生向啄木鳥提問,課件以啄木鳥的語氣說話。
7、想象說話:啄木鳥為蘋果樹治好了病,蘋果樹會對它說什么呢?
8、指導朗讀最后一段話。(配上歡快的音樂)
蘋果樹的病好了以后,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呢?(高興、愉快、感激)
教師在黑板上畫蘋果樹的笑臉,貼蘋果。
9、識字,學生認讀并取下蘋果,準備送給敬老院的老人。(不會讀的個別字請同學上臺當小老師)
10、看到你們個個學習認真,有愛心,蘋果樹笑得更開心啦!
畫蘋果樹張開嘴笑的畫面。
11、討論:同學們,貓頭鷹、喜鵲不能給蘋果樹治病,啄木鳥能給蘋果樹治病,你們是不是覺得只有啄木鳥才是好樣的,貓頭鷹、喜鵲就不行呢?
12、啄木鳥介紹朋友:貓頭鷹、喜鵲(文字、圖片、聲音)
教師小結:這三種鳥兒都是優秀的醫生,各有各的職責,給我們生存的環境治不同的病,所以說,鳥是消滅害蟲的能手,是樹的醫生,也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四、擴展知識
1、師:同學們,啄木鳥還有很多好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呢?
課件演示:“人類的朋友燕子”“會種樹的植樹鳥”
2、向學生推薦好書課件出示《動物探奇》《動物世界》《十萬個為什么:動物的新知識》告訴學生可以在黃龍學校圖書館找魯老師借書。
3、找你的好朋友一起讀一讀、演一演《啄木鳥》的故事
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買一本或借一本有關動物的書籍。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11
之四
一、教材分析:
《啄木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5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主要以“動物”為主題,使學生通過學習課文,一方面了解有關啄木鳥和大熊貓等動物的知識,一方面可感受動物是自然界不少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好朋友,從而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學生分析:
因為這是一年級的第二個學期,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能利用多種方法來識字。并且通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學生能在小伙伴的幫助下,能獨立閱讀課文,提出課文中不懂的問題。因為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所以學生肯定愛讀,學習起來會有一定的積極性。
三、設路計思:
1.課前請同學們自己搜集一些有關啄木鳥、貓頭鷹和喜鵲的資料,課上交流,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在學習課文前,讓學生充分地讀,通過各種方式的讀,使學生充分地感悟生字,以便更好地識記。
3.學習生字時,以自學,小組合作學習為主,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重點字、字老師稍加指導。
四、教案設計: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有關啄木鳥、貓頭鷹、喜鵲的知識。
2、認識14個生字及多音字“干”。
3、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4、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準備:生字卡、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創造情境、導入 新課:
1、引入: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有一種鳥被稱作“大森林的醫生”,你們知道它是誰嗎?
2、板書課題:啄木鳥
3、指導認識”啄”字,練習用”啄”組詞。
(二)、初讀課文,感悟生字:
1、自由讀課文,解決不認識的字。
2、微型小組兩人一起讀課文,互相教認生字。
3、小老師領讀課文。
4、自由讀課文,爭取讀正確。
5、齊讀課文。
邊讀邊思考:蘋果樹的病是怎樣治好的?
6、望自由發言,看圖說話。
(三)、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中學習。
1、測試本課的生字字卡,把全班都會的放在一起,把個別不會的當時解決,大多數不會的生字貼在板書上。
2、小組合作學習:
①兩人用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②讀一讀課文。
3、集體學習生字,反饋學生中出現的問題。
4、請小老師教認生字。
重點指導:鷹、鵲、敲
貫穿游戲:猜猜看。
5、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練習書寫:
1、課件出示8個生字:你們認為哪個生字最難寫?希望老師指導一下?
望:自由發言
2、重點指導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多的生字。
3、在練習本書進行書寫練習。
4、及時反饋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評價。
(五)、發散思維訓練:
課文學完了,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種鳥?為什么?
>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12
教學目標:
1、能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認讀“狗、幾、子、立”四個生字,區別“幾”和“兒”的字型,復習筆畫“橫折彎鉤”,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寫“幾、立”。
(能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認讀“狗”,描寫“幾”,復習筆畫“橫折彎鉤”。)
2、朗讀兒歌,字字過目,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熟讀成誦。
(能跟著錄音跟讀兒歌,做到字字過目,不添字、不漏字,跟著同學和老師一起將一句兒歌熟讀成誦。)
3、認識聲母z、c、s,會拼讀帶有這3個聲母的音節,認識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及四聲,知道整體認讀音節不用拼讀。
(認識聲母z、c、s,認識整體認讀音節zi、ci、si。)
4、初步感受到小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重點和難點:
1、能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認讀“狗、幾、子、立”四個生字。朗讀兒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讀成誦。
2、能認讀聲母“z、c、s”和整體認讀音節“zi、ci、si”。
教學準備:
1、教師方面的準備:,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2、學生方面的準備:了解幾種會表演節目的小動物。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揭示課題。
1、師:你看過小動物表演的節目嗎?你能說一說它們表演了什么節目嗎?
說話訓練:我見過 表演 。
(聽了同學的發言,自己找伙伴說一說)
2、師:小動物們經過訓練表演的節目,我們叫“馬戲”。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去看一看有趣的馬戲表演。
3、揭示課題:21看馬戲(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兒歌,整體感知。
1、看圖聽師讀兒歌,聽清楚,我們請來了哪些小動物表演節目?。
2、結合交流,板書:八哥、黑熊、小花狗、小猴子。
3、看板書,跟師讀小動物的名稱。
4、學習“狗”字,滲透反犬旁,積累反犬旁的字。
(1、 學習“狗”字)
(2、 學習反犬旁,通過練習,積累反犬旁的字)
5、這些小動物表演了什么節目呢?打開書本,邊聽邊看。(要求字字過目)
6、反饋,完成練習
7、師:那么小猴子表演了些什么節目呢?
出示句子:
小猴子,走鋼絲,頭頂瓷碗,做個倒立。(重點解決“子、絲、瓷”的讀音)
(1)師領讀。
(2)自由輕聲讀。
(3)學習“子”字,注意在詞語中的輕聲讀法。
(4)開火車讀。
(跟著老師和同學們朗讀,在跟讀的基礎上注意生字的平舌音發音,學會熟讀成誦。)
三、學習生字,朗讀兒歌。
1、(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清紅色的字。
(2)自由讀文。
(3)認讀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師:小猴子的本領可真大呀,老師知道你們比小猴子更聰明,所以你們的本領更大!看看這些字寶寶,哪些字你已經認識了?請你做小老師來領讀。
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幾:復習筆畫“橫折彎鉤”。書空筆順,說說與“兒”字的區別。
(復習筆畫“橫折彎鉤”,跟著媒體描一描,寫一寫。)
立:交流識字方法,做動作猜字記憶。
2、我們一起把字寶寶送回家,再來讀讀兒歌。
(1) 生自由讀兒歌。(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生跟著媒體錄音自由讀兒歌,做到跟讀時字字過目,不添字,不漏字。)
(2) 指名讀。點評。(指導根據朗讀要求來點評)
(3) 師指導讀兒歌。(師生合作讀、同桌合作讀、指名讀、表演讀。)
(請身邊的好伙伴幫助自己,看圖和自己讀一讀課文。)
3、總結兒歌:說話訓練:你覺得這是一場 的馬戲表演。
五、學習拼音
1、學習聲母“z c s”
(1)師:小猴子的本領可真大,會走鋼絲,會頂瓷碗,還會做倒立。我們小朋友的本領就更大,你會讀這些聲母嗎?
(2)出示“z”,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個聲母,它的讀音和“子”差不多,只是讀起來稍快一些。
師領讀,生跟讀
指名讀
開火車讀
看圖編兒歌:小狗認字,z z z,像個2字,z z z。
(3)學習:c s,方法同上。
(認識聲母z、c、s,感知z、c、s的字母形狀)
(4)拼讀音節,看圖拼讀句子。
2、學習整體認讀音節“zi、ci、si”。
(1)師:“z、c、s”和“i”不要拼讀,要整體認讀,它們是“整體認讀音節”,音節“zi、ci、si”中的“i”不是單韻母“i”,它是一個延長音,把聲母“z、c、s”的音讀得長些,就是音節“zi、ci、si”。
(2)老師領讀,指名讀
(3)開火車讀四聲,齊讀四聲。
(4)比較讀:z —zi、 c —ci、 s— si
(認識整體認讀音節zi、ci、si,通過老師的對比讀,感知聲母z、c、s和整體認讀音節zi、ci、si的不同。)
3、課外拓展,復習拼音。
(1)讀兒歌找一找,哪些字里有聲母“z、c、s”?哪些字的音節是“zǐ、cí、sī”?
六、復習鞏固
1、叫號游戲。
2、開火車讀生字。
七、寫字練習:
1、生描寫,師巡視。
(藍色字體是對特殊生提出的要求。)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13
教學目標:
l認識7個生字。
2認識聲母Z、C、S產練習拼讀音節。
3能正確朗讀兒歌并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
l認識7個生字。
2認識聲母Z、C、S產練習拼讀音節。
3能正確朗讀兒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去過馬戲城嗎?你們去那兒干什么?
2出示課題:21看馬戲(指名讀,分組讀,開讀)
3學習“看”
l)指名讀卡片
2)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
3)你能給“看”找個朋友嗎?
4過度:有個小朋友也去看馬戲了,還寫了一首兒歌他說了些什么?讓我們來聽一聽。
二、讀兒歌,學生字
1、聽錄音,你從兒歌中聽到了什么?
2、有哪些小動物在馬戲城中表演?
3、出示詞語:八哥、小花狗、小猴子、黑熊
(指名讀,小老師帶讀,同桌對讀,開讀)
4、學習生字:(出示生字,說說你學會了哪個字?)
1)八、(齊讀,指導筆順,書空)
2)哥:(指名讀,開火車讀)
我們在學過的什么字中見過的?(歌)
出示“歌”和“哥”:
歌,歌,什么歌?哥,哥,什么哥?
3)狗:(認識反犬旁)
你喜歡狗嗎?為什么?
4)子:(注意是平舌音)
指導筆順
口頭擴詞
5、讀兒歌,說說這些小動物都能表演什么節目?
6學習生字:幾立
指導筆順
口頭擴詞:立
7、讀兒歌(輕聲讀,指名讀,同桌互讀)
三、練習拼讀
1、認識聲母:Z、c、S(注意平舌音)
2、認識整體認讀音節:nciSt
3、區別聲母與整體認讀音節的不同。
4、練習四聲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14
之五
教者:王敏如
思想教育要求:
知道鳥是消滅害蟲的能手,是樹的醫生,也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知識要求:
1 、學會“棵”“病”“體”等生字以及組成的詞語。
2 、正確規范書寫本課生字。認識“言字旁”。
能力要求:
1 、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有感情地將角色特點朗讀出來。
2 、培養學生的敘述能力,繪聲繪色地講述這個小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確能力,識字和寫字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難點: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蘋果樹的病是怎么治好的。
教具準備:燈片、生字卡片
一、激情導入 :
1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鳥兒嗎?你為什么喜歡它呀?
2 、那你知道哪些小鳥的名字?(鸚鵡、喜鵲、黃鸝、貓頭鷹……)課件出示鳥兒的圖片。
3 、出示啄木鳥的圖片,你知道這是什么鳥兒嗎?你喜歡啄木鳥嗎?為什么?
4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就叫《啄木鳥》。板書:啄木鳥,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 、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和不會讀的字音,同桌進行交流。
啄鷹術
遇到不會讀的字,小朋友們有什么好辦法?(讀拼音、問同學老師、查識字表等)
2 、自由讀課文,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邊讀邊畫下文中的生字,用“△”標出。
3 、出示生字卡片,以多種形式鞏固生字的讀音。
4 、請小組長抽查,用生字卡片進行學習。
齊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5 、教師評價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組長匯報小組中誰的識字能力最強,誰能把課文朗讀得最流利。
評價語:老師相信,剛才得到小組長表揚的同學一定會在今天的學習活動中表現更出色。
三、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 、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指讀。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棵蘋果樹,蘋果樹愁眉苦臉的。問:“蘋果樹這是怎么啦?愁眉苦臉的,瞧,還流著眼淚呢!”
指導朗讀第一小節。(著急、難受的語氣)
“看樣子蘋果樹病得可不輕呀,得趕緊請醫生呀!聰明的小朋友,蘋果樹都請了誰來為自己看病呢?”
2 、討論:蘋果樹的病治好了嗎?是誰治好的?
3 、請一個同學讀課文,其余的同學思考:貓頭鷹、喜鵲為什么沒給蘋果樹治好病?請你用“只會……不會……”說一說。
指導用難過的語氣朗讀貓頭鷹和喜鵲的話。
4 、學生說話,教師補充:貓頭鷹會給莊稼除害蟲,不會給果樹除害蟲,喜鵲捉的害蟲是樹枝上和樹葉上的,而不是樹干中的。
5 、那你們猜猜它為什么捉不了樹干上的蟲子呢?啄木鳥怎么能捉到蘋果樹里的害蟲呢?
6 、找到啄木鳥給蘋果樹治病的那一段話,自己讀一讀,在小組中說一說,蘋果樹的病是怎么治好的?
我們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問問啄木鳥,讓它來回答。可先讓學生代替啄木鳥來回答。
學生向啄木鳥提問,課件以啄木鳥的語氣說話。
7 、想象說話:啄木鳥為蘋果樹治好了病,蘋果樹會對它說什么呢?
8 、指導朗讀最后一段話。(配上歡快的音樂)
蘋果樹的病好了以后,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呢?(高興、愉快、感激)
教師在黑板上畫蘋果樹的笑臉,貼蘋果。
9 、識字,學生認讀并取下蘋果,準備送給敬老院的老人。(不會讀的個別字請同學上臺當小老師)
10 、看到你們個個學習認真,有愛心,蘋果樹笑得更開心啦!
畫蘋果樹張開嘴笑的畫面。
11 、討論:同學們,貓頭鷹、喜鵲不能給蘋果樹治病,啄木鳥能給蘋果樹治病,你們是不是覺得只有啄木鳥才是好樣的,貓頭鷹、喜鵲就不行呢?
12 、啄木鳥介紹朋友:貓頭鷹、喜鵲(文字、圖片、聲音)
教師小結:這三種鳥兒都是優秀的醫生,各有各的職責,給我們生存的環境治不同的病,所以說,鳥是消滅害蟲的能手,是樹的醫生,也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四、擴展知識
1 、師:同學們,啄木鳥還有很多好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呢?
課件演示:“人類的朋友燕子”“會種樹的植樹鳥”
2 、向學生推薦好書課件出示《動物探奇》《動物世界》《十萬個為什么:動物的新知識》
告訴學生可以在黃龍學校圖書館找魯老師借書。
3 、找你的好朋友一起讀一讀、演一演《啄木鳥》的故事
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買一本或借一本有關動物的書籍
>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15
一、說課程的內容:小學藝術教材第七冊第四單元第二課《咚咚姑娘》中的一首歌曲〈啄木鳥〉。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點:1、認識、了解啄木鳥的生活特點和特殊本領。2、學習表現啄木鳥的歌曲、感受歌曲的內容。3、嘗試運用各種藝術手段進行啄木鳥題材的藝術創作,以藝術的形式抒發自己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說設計理念:《音樂課程標準》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以學生為主體、以興趣為核心,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發現、創造、表演音樂美和享受音樂的樂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模唱和表演,重視學生個性的張揚及相互間的合作,從而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說教法和學法: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在教學中力求將學生對歌曲的感受和參于音樂活動放在重要的位置,讓學生在多聽、多唱、多動的環境中學習這首歌曲。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上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采取“寓教于樂”、“寓教于玩”的方法,采用現代教學手段,配合板書和貼畫,本著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宗旨,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音樂素質基礎上,選擇自己的方式來展示自己,從而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我把學習表現啄木鳥的歌曲、感受歌曲的內容設為這堂課的重點。而難點是嘗試運用各種藝術手段進行啄木鳥題材的藝術創作,以藝術的形式抒發自己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最后我說說我的教學過程:
(一) 故事導入:這里我設計一個啄木鳥看病的flash,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故事引出所要學習的歌曲《啄木鳥》設計提問:“故事里是誰給樹爺爺治好了病?學生回答后引出本課的歌曲《啄木鳥》
(二) 觀察啄木鳥圖,回答問題:你所了解的啄木鳥是怎樣的?由幾部分組成?它是怎樣進行捕食的?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總結一下啄木鳥的身體特點和生活習性以及捕食的方法。(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學生觀察圖片及自我的討論和老師的講解對啄木鳥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三) 接下來我設計了一個節奏歌譜練習,本堂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學唱好啄木鳥這首歌曲,在這里我把歌曲中的一些難唱的地方創設了一個情景加以一定的練習。我出示一棵枯萎的蘋果樹,老師啊這里也有一棵蘋果樹,你們瞧,這棵樹啊也生病了,因為他的肚子里也有很多的蟲子,你們能學習啄木鳥來幫助他把蟲子啄出來嗎?而我的歌譜節奏就寫在這些小蟲子上,要求學生能唱出來就是把蟲子捉出來了,就會獲得一個小小啄木鳥的獎勵。當大家都能唱好展現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一棵長滿綠葉的樹
(四) 學唱歌曲 能幫助到人確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聽啄木鳥正快樂的唱著歌呢?
1、 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旋律。設計問題:你覺得這首歌曲應該用什么樣的情緒來唱?
2、 隨著老師的琴聲一起來唱一唱這個環節大概要15分鐘左右,由于學生在節奏練習中已經把歌曲中的一些難唱的部分已經解決了,所以要唱好這首歌曲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采用學生領唱、師生接口唱、按節奏讀歌詞等方法來學習這首歌曲。
3、在最后一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一個音樂童話劇(啄木鳥治病)本課的難點是嘗試運用各種藝術手段進行啄木鳥題材的藝術創作,以藝術的形式抒發自己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這里我設計了一個童話劇學生帶上自己喜歡的頭飾在老師的朗誦和音樂聲中用另一種藝術形式來表現啄木鳥
4、情感小結:在廣袤的大自然中,生活著許許多多可愛的小動物,它們用自己的行動維系著自然生命鏈條中一個個重要環節,奏響了一曲曲自然生命的華美樂章,我們感謝他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愛護他們!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16
學習目標
1 能在課文中正確認讀“木、林、蟲、捉” 4個生字;認識筆畫“提”,并會按筆順正確描摹“蟲、米”兩個字。
2 復習聲母zh、ch、sh、r,學會拼讀帶有這些聲母的音節,讀準翹舌音;能初步分清平翹舌音的拼讀方法。
3 能正確朗讀兒歌,鼓勵學生背誦兒歌。
重點和難點
1 能正確拼讀帶有聲母zh、ch、sh的音節,讀準翹舌音。
2能初步區分平翹舌音的拼讀方法。
學習過程
一 猜謎語,引出課題。
1 提示:今天我們先來猜個謎語:林海之中一醫生,保護樹木立大功,不打針來不給藥,一口叨出肚里蟲。這是什么?
2 板書課題:23、啄木鳥提示領讀課題
3 學習音節“zhuó”,注意讀準翹舌音、三拼音;讀讀“zhuó”的四聲。
4 學習生字:木 給“木”擴詞,理解“木”,所以“樹”中也有“木”.
5 齊讀課題。
二 學習兒歌,認識生字。
1 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說說啄木鳥在干什么?它是怎么干的?
出示板書:捉害蟲,啄!啄!啄!
2 在課文中圈出生字,然后再聽錄音,注意聽清生字的讀音。
3 跟錄音朗讀兒歌。
4 學習生字:捉 蟲
(1) 讀準“捉”的音,出示并復習拼讀音節“zhuō”
提示:“捉”是提手旁的字,提手旁的字一般都跟手的動作有關,比如說:“拍、打”等,你還知道哪些動作是用手的?
提示隨機板書帶有提手旁的字。
(2) 讀準“蟲”的音,提示注意領讀,讀準后鼻音;
認識筆畫“提”,觀察“提”的寫法;書空;說說記字的方法。
5 學習生字:林
(1) 正音:領讀,注意前鼻音;
(2) 記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字嗎?
雙木成林,左邊的“木”捺變為點;
知道三木是什么字嗎?(森)
6 讀兒歌,注意生字的讀音。
(1) 自由朗讀。
(2) 小小組讀。
(3) 理解:“篤!篤!篤!”-“啄!啄!啄!”-“捉!捉!捉!”之間的關系
(4) 全班齊讀。
三 復習鞏固,區別平翹舌音
1 復習生字:捉 蟲 木 林
提示:你發現哪個字是翹舌音?
2 找一找課文中其它翹舌音的字:樹、啄、除、日
3 出示音節shù、chú、rì、zhuó,跟漢字配對,拼一拼,讀一讀。
4 區別平翹舌音:看圖拼讀音節zhú-zú,chā-cā,shì-sī;
出示音節拼讀:zha cu zu zhe cha sa she su
zhuo chuo shuo zuo cuo suo
(1) 自己拼一拼,讀一讀,想想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 同桌比賽讀。
(3) 男女生比賽讀。
四 練習描摹
1 讀字:蟲、米
2 復習筆畫“提
3 說筆順,書空
4 描摹
五 課外拓展,編兒歌。
1 出示一些小動物的圖片,如:小青蛙、大公雞、小蜜蜂等。
2 學著課文兒歌的樣子,編新的兒歌。
大班音樂欣賞《啄木鳥》 篇17
一、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蘋果樹找醫生》的情節,分辨樂曲的abc結構。知道a段樂曲節奏平穩、b段樂曲節奏跳躍、c段樂曲優美,同時學習找準弱拍起樂句的一個強拍。
2、子理解樂曲的基礎上,創編簡單的動作表示自己的感受。
3、欣賞音樂,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1、《啄木鳥》投影圖譜一幅(見幼兒用書:《啄木鳥》)。
2、音樂磁帶《啄木鳥》,錄音機。
3、啄木鳥指揮棒一支。
三、活動過程1、教師講述故事《蘋果樹找醫生》,引導幼兒了解音樂內容。
教師出示啄木鳥指揮棒,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有一只勤快的鳥,它是誰呀?
教師講述故事。
2、教師引導幼兒在投影圖譜的幫助下欣賞音樂。
教師出示圖譜,引導幼兒看圖欣賞音樂。
師:有一段好聽的音樂講的就是勤快的啄木鳥醫生幫蘋果樹治病的故事。音樂說了三件事,有三段(檢查、捉蟲、長出新葉)。
教師引導幼兒隨音樂用手指跟隨啄木鳥指揮棒在圖譜上移動,初步感受樂曲的結構。
師:伸出你們的小手指,我們跟啄木鳥一起到樹林里看一看,好嗎?(a段:共四句,每樂句由上而下均勻地撫摸一棵樹干,表示啄木鳥為蘋果樹作檢查。b段:第1、2、3句中每句3個跳音,第4句1個跳音,每個跳音一個洞,表示啄木鳥捉蟲。c段:第4小節劃半個樹冠,表示果樹恢復健康,茁壯成長。)教師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弱起部分,并找準弱拍起的樂句中第一個強拍,用拍手或其他動作表示。
師:這次我來唱樂曲,你們用拍手的方法,找到要開始做動作的地方。
3、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表演的方式感受音樂。
教師引導幼兒為三段音樂創編不同的有規律的表演動作。
師:在啄木鳥給樹檢查身體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動作?在啄木鳥給蘋果樹捉蟲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動作?最后,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果樹又重新長出了樹枝?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隨音樂進行表演。
教師引導幼兒分角色合作表演。
師:誰愿意當蘋果樹?誰來當啄木鳥?每只啄木鳥找一棵大樹和他面對面站好。
幼兒交換角色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