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賽馬(精選2篇)
大班音樂:賽馬 篇1
大班音樂欣賞《賽馬》——駿馬奔馳保邊疆
常州市輕工幼兒園 吳雪霖
課題生成:
在進行有關“馬”的主題活動時,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加深對馬的認識,我結合了二胡獨奏曲《賽馬》進行音樂欣賞活動,它是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不失為幼兒音樂欣賞的好教材。我將一首結構比較復雜的器樂曲詮釋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讓幼兒去了解它、接納它、表現它,運用多通道參與理論的方式,讓幼兒通過欣賞、律動、打擊樂演奏活動讓幼兒自發的投入到聽、說、想、做、演的活動中來,進行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從而生成本課題。
課題名稱 駿馬奔馳保邊疆(大班音樂活動)
教育目標:
1、通過觀看木偶表演,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筷子隨節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2、 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試用筷子不同的敲擊方式,并探討其他樂器如何進行合理的匹配。創造性的表現自身對音樂的感知。
3、培養幼兒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活動準備:四種顏色(紅、黃、白、黑)的木偶馬飾,二胡曲《賽馬》,共四組幼兒人手兩把筷子,串鈴,圓舞板,小鈴,實物二胡。
活動過程:
一、 情景導入
老師:在一片美麗的大草原上奔跑著四匹駿馬,一匹紅馬、一匹黃馬、一匹白馬、還有一匹黑馬(相繼出現馬飾),看----它們來啦!(兩位老師手持馬飾,隨樂進行木偶操作)幼兒邊聽樂曲,邊欣賞木偶表演。
二、 分析音樂,將音樂情境化。
<1>師幼討論:剛才的音樂聽了有什么感覺?你們看到它們在干什么?幼兒回憶剛才的情景表演,討論音樂情節。在此基礎上教師小結:對,剛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聽得很認真。這首音樂聽上去很歡快、奔放,表現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群馬飛奔,你追我該的動人場面。
<2>再次欣賞音樂根據特定的音樂形象,創編、記憶動作順序。老師:四匹馬是如何你追我趕的?幼兒討論,教師小結:樂曲開始,四匹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紅馬首次領先→黃馬又次領先→白馬又跑到黃馬的前面→黑馬又超過了白馬→紅馬、白馬兩兩領先→黃馬、黑馬又共同領先→一起奔跑沖刺→反復一次→到達終點,拉住韁繩“吁——”(全曲結束)
三、幼兒根據音樂情節大膽表現音樂。
<1>教師示范隨樂用筷子敲奏。
<2>幼兒根據顏色分組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
① 教師:你應該表演什么顏色的馬?為什么?幼兒:我坐的是紅色的椅子,就扮演紅色的馬。
② 教師:你怎樣表演馬在奔跑?幼兒1:我可以象騎馬的叔叔那樣揮鞭;幼兒2:我可以喊“駕——”
<3>幼兒聽音樂,分組用筷子演奏。
、 看指揮演奏:一起走(敲)→紅馬敲→黃馬敲→白馬敲→黑馬敲→兩匹兩匹輪流走(兩組輪流敲奏)→一起奔向終點沖刺(四組齊奏)→拉住疆繩,樂曲結束(幼兒筷子上舉,作歡呼狀)
② 教師:怎樣使你的筷子敲得好聽?幼兒1:要合著節拍敲;幼兒2:帶上手腕敲得好聽!
、 教師:剛才我們是使用兩把筷子對敲,還可以怎么敲?<br><p></p>幼兒1:我可以將筷子在椅背上敲;幼兒2:我可以在椅子的兩側敲;幼兒3:我可以在地板上敲。
、 根據筷子不同的敲擊點幼兒再次分組演奏。
⑤ 教師:你還想扮演什么顏色的馬?(交換位置演奏),提出要求:老師指揮重拍時,你要把重拍敲出來!
<4>探討其他樂器的匹配。
① 教師出示小樂器:圓舞板、小鈴、串鈴。手持木偶馬飾:剛才四匹馬奔跑時,哪里發出聲音?哪種樂器最象馬鈴聲?(串鈴)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集體);哪種樂器最象馬蹄聲?(圓舞板)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單獨)
② 各請兩位幼兒分別加奏串鈴和圓舞板,全體幼兒共同演奏。
四、小結:
今天我們大家共同欣賞了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賽馬》,它是由弦樂器二胡演奏的,好聽嗎?下次老師再次帶領你們欣賞優美的二胡曲。ǔ鍪径鷮嵨,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
大班音樂:賽馬 篇2
活動目標: 1、養成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2、學習欣賞及感受音樂的熱烈奔放。3、知道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了解蒙古族的生活。4、認識中國的民族樂器——二胡;顒訙蕚洌 1、課前和孩子一起學習中國的蒙古族的常識,包括服飾、生活環境及民族特有的活動。2、課件:蒙古族圖片、賽馬場面的視頻。3、音樂:《草原騎兵》、《賽馬》。4、打擊樂器:手鈴、雙響筒、鈴鼓各若干;顒舆^程:一、跟隨音樂,模仿騎馬進入活動室幼兒在優美、歡快的《草原騎兵》音樂聲中做著騎馬動作,輕松地進入活動室,圍坐在教師周圍。二、實物認知,了解民樂二胡的聲音1、播放課件,回顧經驗(課件內容:蒙古族居住的大草原、蒙古包、成群的牛羊畫面)師:一起來看看我們來到了哪里?(草原、蒙古包、蒙古等)這是什么民族居住的地方?你還知道他們的哪些事情?幼兒根據經驗回答,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對應點播課件。(蒙古族的服飾、生活環境及飲食等)2、運用實物,認識二胡教師手拿二胡,提問: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件能演奏出表現蒙古族人生活的樂器,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嗎?仔細看看二胡長的什么樣?幾根弦?怎樣才能讓它發出聲音? 幼兒觀察二胡,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請個別幼兒用手彈撥琴弦,再用琴弓拉響琴弦。三、欣賞音樂,初步感知名曲《賽馬》1、傾聽音樂師:二胡演奏的音樂到底表現了蒙古族人民的什么生活呢?你們想不想聽?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傾聽。2、說說感受師:你聽到剛才的音樂有什么感受?你在音樂中都聽到了什么聲音? 幼兒自由表達。小結:剛才放的音樂的名字叫《賽馬》,賽馬是蒙古人民慶祝節日時一個很有意思的比賽場面。 四、再次欣賞,嘗試將樂曲進行分段1、再次傾聽師:現在請你再仔細聽一聽,你還會在音樂中聽到很多有意思的聲音呦!幼兒帶著任務第二遍聽樂曲。師:你們又聽到了什么?(馬蹄的聲音、馬脖子上鈴鐺的聲音、馬叫的聲音等)2、樂曲分段師:賽馬這首樂曲分三段,誰能告訴大家從哪兒開始是第二段,為什么?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五、欣賞辨析,肢體表現各段的不同1、分析三段特點師:聽了第一段音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馬在奔跑等) 從第二段音樂中,又看到了什么?(人們在唱歌、跳舞等)第三段音樂和第幾段音樂一樣? 幼兒想象回答。2、動作表現音樂師: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演一下音樂中賽馬的情景好嗎?播放音樂,幼兒自由表現。3、影像呈現音樂師:蒙古人民賽馬的時候到底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和你想象的一樣嗎?播放賽馬場面的視頻,幼兒邊觀看邊欣賞音樂。小結:《賽馬》是用中國的民族樂器二胡演奏的曲子,表現了蒙古人民節日時一個很有意思的慶;顒印愸R。在音樂中,我們聽到了馬跑時的馬蹄聲、比賽時人們的歡呼吶喊聲、蒙古人民歡歌笑語聲。還聽到了馬叫的聲音,冠軍得獎時的歡呼聲。六、自選樂器,嘗試用樂器表現音樂師:現在請你選擇一件打擊樂器,我們來為樂曲《賽馬》伴奏好嗎?幼兒自主選擇打擊樂器。師:你選的什么樂器?發出的聲音像什么?表現音樂中的什么情節?(手鈴:像馬脖子上的鈴鐺,跑起來鈴鈴響;雙響筒:像馬跑起來的馬蹄聲;鈴鼓:像人們歡樂的歌唱聲。)聽《賽馬》音樂,幼兒手拿打擊樂器來表現音樂內容。 【活動亮點】活動將傾聽、想象和表現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一開始就讓幼兒想象自己已置身于蒙古草原中,為下面傾聽中的想象做好了鋪墊。在每一次的傾聽過程中都讓幼兒充分地想象音樂所表現的內容,使抽象的音樂充滿了畫面感。在熟悉音樂旋律的基礎上用動作表現音樂,最后運用打擊樂器為音樂配器,使幼兒真正融入到音樂之中,感受到了音樂的熱烈奔放。欣賞的任務要求體現了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特點,讓幼兒在音樂中能聽到越來越多的聲音,準確地分辨出音樂的三段體,掌握了欣賞音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