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賽馬
活動目標: 1、養成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2、學習欣賞及感受音樂的熱烈奔放。3、知道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了解蒙古族的生活。4、認識中國的民族樂器——二胡;顒訙蕚洌 1、課前和孩子一起學習中國的蒙古族的常識,包括服飾、生活環境及民族特有的活動。2、課件:蒙古族圖片、賽馬場面的視頻。3、音樂:《草原騎兵》、《賽馬》。4、打擊樂器:手鈴、雙響筒、鈴鼓各若干;顒舆^程:一、跟隨音樂,模仿騎馬進入活動室幼兒在優美、歡快的《草原騎兵》音樂聲中做著騎馬動作,輕松地進入活動室,圍坐在教師周圍。二、實物認知,了解民樂二胡的聲音1、播放課件,回顧經驗(課件內容:蒙古族居住的大草原、蒙古包、成群的牛羊畫面)師:一起來看看我們來到了哪里?(草原、蒙古包、蒙古等)這是什么民族居住的地方?你還知道他們的哪些事情?幼兒根據經驗回答,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對應點播課件。(蒙古族的服飾、生活環境及飲食等)2、運用實物,認識二胡教師手拿二胡,提問: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件能演奏出表現蒙古族人生活的樂器,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嗎?仔細看看二胡長的什么樣?幾根弦?怎樣才能讓它發出聲音? 幼兒觀察二胡,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請個別幼兒用手彈撥琴弦,再用琴弓拉響琴弦。三、欣賞音樂,初步感知名曲《賽馬》1、傾聽音樂師:二胡演奏的音樂到底表現了蒙古族人民的什么生活呢?你們想不想聽?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傾聽。2、說說感受師:你聽到剛才的音樂有什么感受?你在音樂中都聽到了什么聲音? 幼兒自由表達。小結:剛才放的音樂的名字叫《賽馬》,賽馬是蒙古人民慶祝節日時一個很有意思的比賽場面。 四、再次欣賞,嘗試將樂曲進行分段1、再次傾聽師:現在請你再仔細聽一聽,你還會在音樂中聽到很多有意思的聲音呦!幼兒帶著任務第二遍聽樂曲。師:你們又聽到了什么?(馬蹄的聲音、馬脖子上鈴鐺的聲音、馬叫的聲音等)2、樂曲分段師:賽馬這首樂曲分三段,誰能告訴大家從哪兒開始是第二段,為什么?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五、欣賞辨析,肢體表現各段的不同1、分析三段特點師:聽了第一段音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馬在奔跑等) 從第二段音樂中,又看到了什么?(人們在唱歌、跳舞等)第三段音樂和第幾段音樂一樣? 幼兒想象回答。2、動作表現音樂師: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演一下音樂中賽馬的情景好嗎?播放音樂,幼兒自由表現。3、影像呈現音樂師:蒙古人民賽馬的時候到底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和你想象的一樣嗎?播放賽馬場面的視頻,幼兒邊觀看邊欣賞音樂。小結:《賽馬》是用中國的民族樂器二胡演奏的曲子,表現了蒙古人民節日時一個很有意思的慶;顒印愸R。在音樂中,我們聽到了馬跑時的馬蹄聲、比賽時人們的歡呼吶喊聲、蒙古人民歡歌笑語聲。還聽到了馬叫的聲音,冠軍得獎時的歡呼聲。六、自選樂器,嘗試用樂器表現音樂師:現在請你選擇一件打擊樂器,我們來為樂曲《賽馬》伴奏好嗎?幼兒自主選擇打擊樂器。師:你選的什么樂器?發出的聲音像什么?表現音樂中的什么情節?(手鈴:像馬脖子上的鈴鐺,跑起來鈴鈴響;雙響筒:像馬跑起來的馬蹄聲;鈴鼓:像人們歡樂的歌唱聲。)聽《賽馬》音樂,幼兒手拿打擊樂器來表現音樂內容。 【活動亮點】活動將傾聽、想象和表現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一開始就讓幼兒想象自己已置身于蒙古草原中,為下面傾聽中的想象做好了鋪墊。在每一次的傾聽過程中都讓幼兒充分地想象音樂所表現的內容,使抽象的音樂充滿了畫面感。在熟悉音樂旋律的基礎上用動作表現音樂,最后運用打擊樂器為音樂配器,使幼兒真正融入到音樂之中,感受到了音樂的熱烈奔放。欣賞的任務要求體現了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特點,讓幼兒在音樂中能聽到越來越多的聲音,準確地分辨出音樂的三段體,掌握了欣賞音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