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名稱:我是一個中國人
美麗的中國臺灣島(一)(二)
10/19下午
1、通過多種形式反復的感受,使幼兒理解音樂的性質(優美,歡快),知道名稱和內容,對歌曲有一個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2、在活動過程中,萌發幼兒愛中國臺灣島的情感。
集體
幼兒會朗誦兒歌《我愛祖國的臺灣島》;認識過中國臺灣島、節奏樂、圖片。
第一教時:
(1)感受音樂的性質。
(2)理解歌曲的內容
清唱:“歌里唱了什么?”告訴名稱。
*老師邊唱邊根據歌曲的內容表演,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內容,幼兒隨意跟跳。
*老師邊唱邊跳,啟發幼兒自選節奏樂為老師即興伴奏。
(3)幼兒再次朗誦兒歌《我愛祖國的臺灣島》,請兩個幼兒分別敲大鼓和 ,幼兒邊朗誦,在每一句的間奏用舞板伴奏,進一步了解內容,并激發其愛中國臺灣島的情感。
第二教時:
(1)幼兒學唱歌曲
老師邊指圖片,邊按音樂的節拍、節奏、速度,力度念歌詞。
(2)幼兒輕聲跟讀,在跟讀的過程中理解歌詞,咬準字音。
幼兒輕聲跟唱。
放慢速度用la、la的聲音唱二遍---坐著唱---站起來唱---在圖片前邊看圖片邊唱---老師表演幼兒伴唱。
① 幼兒按原速跟著錄音機唱一遍。
② 在錄音機的伴奏下,老師邊唱邊跳,幼兒跟跳。
在學習這首歌之前,我即興和孩子們進行了一番交談,有孩子說:“中國臺灣島是我國的領土。”“中國臺灣島美麗富饒,是我國最大的島嶼。”“中國臺灣還有一個大湖叫日月潭。”這些資料的收集,為我們主題活動的開展更為順利。
神秘的西藏
10/20上午
1、知道西藏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2、了解西藏風俗習慣和西藏舞蹈的特點。
集體
西藏的明信片或照片、白色長絲巾等
1、觀看圖片:
——分辨西藏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讓幼兒在地圖找。
2、引導幼兒了解西藏民族風俗習俗,
——如:西藏有美麗的大草原,住著藏族牧民,他們愛用青稞酒和酥油茶來招待客人,向最尊敬的人獻上哈達。
3、欣賞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感受有關藏族風俗習慣和藏族樂曲的特點。
4、學跳藏族舞步
——踏點步、踢踏步
在開展這個活動前我讓孩子們收集了有關各民族的資料,所以孩子們在交流時侃侃而談,聽他們是怎么說的“西藏的海拔很高,呼吸會有困難。”“西藏有布達拉宮。”……說得多好呀!
五人新疆舞
10/21上午
1.在初步學會墊步的基礎上,通過反復感受了解音樂的性質和風格,知道名稱,理解內容對舞蹈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引起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2.培養感受力和節奏感。
集體
圖片、中國地圖等
(1)感受音樂的性質
邊聽音樂邊出示圖片(進一步感受音樂歡快的情緒)
(2)感受舞蹈的內容
示范五人新疆舞,老師配語言節奏。
問:看看舞蹈跳了什么動作?有些什么變化?幼兒說出老師講出
(3)感受舞蹈動作
(4)幼兒參與跳舞,進一步感受舞蹈內容
幼兒帶上新疆帽,老師邊念語言節奏邊帶幼兒跳二遍
(5)欣賞聲勢《五人新疆舞》二遍
(6)多次練習舞蹈。
新疆舞的步子是墊步,有些動作不協調的孩子較難掌握,于是我把這個動作編成了一首兒歌“右腳點一點,左腳翹一翹”,在此基礎上,又有很多孩子學會了墊步這個動作,這比枯燥地反復練習要管用的多。
美麗的蒙古
10/24上午
1、知道蒙古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