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名稱:我是一個中國人
2、了解有關蒙古的風俗習慣。
集體
圖片、中國地圖等
1、欣賞蒙古音樂,讓幼兒猜猜這是什么少數民族的樂曲。
2、出示圖片,你們從哪里看出這是美麗的蒙古,引導幼兒從房子、背景等看出來的。
——如:蒙古族的傳統居室是蒙古包。蒙古包可以拆卸搬運,適于游牧生活的需要。
3、幼兒在中國地圖上找出蒙古的位置。
4、了解蒙古的風俗習慣:
——歲時與禮儀,十三世紀,蒙古征金進入中原,并走向世界,增進了南北方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受各民族文化的影響,蒙古族的生活禮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
說起美麗的蒙古,孩子們首先聯想到的就是蒙古堡,因為孩子們畢竟未見過蒙古包,有的說:“蒙古包是草屋,很破的。”有的說:“蒙古包是很美麗的,像蘑菇一樣。”……
擠奶舞
10/24下午
1、知道擠奶舞是蒙古族勞動舞的一種。
2、初步學習擠奶舞的基本動作。
分組
磁帶
1、談話:
——擠奶舞是蒙古族勞動舞的一種,在蒙古廣為流傳。主要由女性表演。
2、欣賞樂曲及舞蹈。
3、學習舞蹈的基本動作
——引導幼兒要表現出婦女制作奶茶的全過程,從擠奶、攪奶……直至獻奶茶。
4、幼兒自由結伴跳擠奶舞。
“擠奶舞是不是擠牛奶。”“擠牛奶怎么也跳舞”,通過親自學習舞蹈,終于感悟到擠奶原來也是可以用舞蹈來表達勞動婦女的勤勞。
好客的傣族
10/25上午
1、初步了解傣族的風俗習慣。
2、欣賞傣族音樂的性質。
集體
錄音帶、圖片等
1、欣賞傣族音樂,讓幼兒猜猜這是什么少數民族的樂曲。
2、出示圖片,你們從哪里看出這是美麗的云南傣族生活的地方,引導幼兒從房子、背景、服飾等看出來的。
——如:傣族的傳統居室是竹樓。喜歡穿長裙、每年7月有一種節日叫“潑水節”等等
3、幼兒在中國地圖上找出蒙古的位置。
4、教師與幼兒討論樂曲的相關信息,如云南、傣族以及曲名等
本次活動采用欣賞的形式,借助于少數民族服裝、孔雀舞等多種樂曲相關的要素,幫助幼兒全面感受、理解傣族音樂的性質。
小孔雀
10/25下午
1、知道孔雀舞是傣族人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2、通過反復感受了解音樂的性質和風格。
分組
錄音機、磁帶、圖片等
1、出示圖片,了解 傣族人把孔雀作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孔雀舞是傣族代表性的舞蹈。
——孔雀作舞有嚴格的程式和要求,有規范化的地位圖和步法,每個動作有相應的鼓語伴奏
2、觀看示范,分段學習舞蹈動作。
——幼兒練習債、放、找的手上動作。
3、重點練習腳步動作
——師示范,幼兒看老師腳上動作拍出節奏。幼兒用拍手、拍腿、跺腳的動作練習腳步的節奏。
4、師在音樂的伴奏下邊念語言節奏邊完整示范,讓幼兒進一步掌握舞蹈動作的順序及動作代表的含義。
5、幼兒逐段練習。
6、從頭到尾完整練習舞蹈,有表情的跳整個舞蹈。
孔雀舞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孩子們在學習孔雀舞時比較容易掌握,手腳也比較協調。
快樂的漢族
10>/26上午
1、讓幼兒知道漢族是我國最大的民族。
2、了解自己是漢族。
集體
自制投影片,中國地圖,彩色掛圖,錄音機。
1、出示中國地圖,復習兒歌“中國地圖”,鞏固以前所學的地理知識。
1、放映投影片,并出示掛圖,提問:
——這些敲鼓、打鑼、吹著嗩吶的人是什么民族?
——知道我們都是漢族,漢族是我國最大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