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綜合活動 家鄉的橋
面對如此熟悉的畫面,孩子們一定很很多話要講,我們不妨給他們一點時間,讓他們同伴進行交流。這樣孩子既說出了心中所想、穩定的情緒,也鍛煉有表達能力。在討論可給孩子提幾個問題,使他們能緊緊圍繞著主題展開討論:
1、 這是什么橋?
2、 自己還看過鎮江的那些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在幼兒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是一個傾聽者,聽一聽他們在講些什么?當教師傾聽幼兒討論時,他們會覺得受到了教師的重視,會更加的認真地進行討論。當幼兒的討論告一段落后,再請幼兒講一講自己還看過什么橋,它是什么樣的,在什么地方?幼兒在講的時候,教師隨時進行課件的演示,和幼兒的講同步進行。這樣幼兒看到自己講的內容都出現在電腦里,展示給大家看,就增強了他的成就感,同時自信心才得到了提高。
教師進行課件的演示,將資料中的橋都放給幼兒欣賞,讓幼兒知道橋的名稱和地點。在這個環節中,由于創造了一個寬松自由的語言環境,使幼兒對下一部分的活動有了進一步的操作和探索的欲望。幼兒在欣賞的同時也了解了更多關于橋的知識。
第二環節是一個交流討論,共同創作的過程。在這里教師準備大量的廢舊材料,啟發幼兒思考:這些東西可以變成橋嗎?可以變成什么橋?此環節,重點要充分調動幼兒的想象力,使幼兒產生強烈的探索愿望。既可以制作現在的橋,也可以制作將來的橋,更先進的橋。這時給幼兒一點建議是必要的:
1、 你可以和好朋友商量一下:是一個人單獨完成還是幾個好朋友合作完成?
2、 你可以想一想:做一座什么樣的橋,用什么來做最合適?
在創作的過程中,教師主要是幼兒創造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只是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幫助。幼兒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在這一環節中,我們要讓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創造他們心中最美的橋。
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承認,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肯定,孩子們尤其如此。所以接下來的環節就是展示作品,分享成功喜悅的過程。在幼兒進行創造時我就將幼兒的作品拍下來,現在通過攝影儀,展示給大家看,并請幼兒進行介紹。此環節可以激發幼兒對自己作品的喜愛,同時對家鄉的橋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還可鍛煉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
我們的活動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結束,而是讓孩子們持續不斷地對各種橋以及和橋有關的東西產生興趣。進而投入到非正規的自主活動中去。例如:在區角活動中,繼續請幼兒對橋進行不同的創作;我們還可以開展一次“我心中的大橋”的比賽活動,由小朋友和家長制作各種各樣的橋來園參加比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