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樂中成長—對大班綜合活動喜鋪開張的案例分析
在快樂中成長—對大班合作活動《喜鋪開張》的案例分析今天是我班“洋洋喜鋪”開張的日子,這一天幼兒已期待很久了,早上剛入園,每個孩子的精神狀態就和平時不一樣。眼尖的靜靜和瑤瑤還發現從來不化妝的張老師今天化了妝,特別的漂亮。其他幼兒一看,馬上就叫起來:“今天喜鋪要開張了,張老師是老板,要打扮得漂亮些。”
(分析: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情緒也很飽滿,是個良好的開端。)
活動開始了,第一個環節是各組組長分別介紹該組的設計圖紙,大家一起討論并完善計劃,三位幼兒上來介紹后都不約而同地說:“謝謝,我的介紹完了。”有的還鞠了一個躬。
(分析:不知道他們怎么突然想到了這個,我想也是由于今天比較興奮,想起在主題活動中,觀看了迎賓小姐的表現的緣故吧。)
在討論的過程中,對于裝修設計圖,幼兒提出了許多不同的意見。特別是在貨架擺放的位置方面,幼兒作了很大的調整。有的是根據貨架的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有的是根據占據空間的大小:小空間放小貨架,騰出空間放大貨架。我根據幼兒的意見,用箭頭在貨架上標出移動的方向,一張喜鋪裝修設計圖終于定型了。
(分析:由于“喜洋洋”的主題活動已進行了一段時間,幼兒也一起參觀過寶堰鎮各個大大小小的店鋪,已積累了關于“店面裝修”方面的感性經驗。這個討論的環節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結合自己的經驗說出自己的想法。)
討論結束,裝修組、進貨組、加工組的幼兒分別按計劃籌備開張。加工組的小朋友任務比較明確,他們在加工區看了一下馬上就決定了自己要加工的貨物,選擇自己需要的工具和材料。我將裝修組的設計圖紙貼在“店”里的墻上,該組的5位小朋友立即忙開了。曹彥婕是組長,她看著圖,指揮著其他4位小朋友。航航說:“我是大力士,我來搬這個大家伙。”(一個鐵質的掛帽子的大貨架)試了一下,太重,他馬上喊同樣也在這一組的康康來幫忙,康康說:“等一下,我正在搬小貨架呢!”航航趕緊喊昊昊,兩人將最重的貨架抬到了圖紙上指定的位置。曹彥婕拿著一串燈籠請我幫忙掛到門上,于是我幫她牽著繩子的一頭,她站在小椅子上,先剪了一段雙面膠試圖直接把繩子粘上去,可是燈籠太重,門又太薄,結果燈籠掉下來了,她又從工具箱里找來了鐵夾子,把繩子在弧形的門上繞兩圈后用夾子夾住。
(分析:大班的 <br><p></p>幼兒有一定的責任感和合作意識,能主動尋求同伴和教師的幫忙,能嘗試利用不同的小工具來解決問題。)
同時進貨組的小朋友也正在批發市場有選擇的進貨。紀佩瑤小朋友是組長,她邊分發裝貨物的塑料簍子邊對該組的成員進行分工,有的進掛件,有的進請貼,有的進鞭炮等等。他們組共7個小朋友除了李瑤外,其他的幼兒都很合作,拿了簍子就去進貨了,李瑤等不及發簍子,用手抓起一把掛件就走,匆忙中還掉了一個。我趕緊走過去說:“李瑤,你這樣子會把我們小朋友好不容易做好的掛件弄壞的,怎么辦?”她為自己辯解到:“紀佩瑤慢死了,她不發簍子給我。”正說著,紀佩瑤把她的簍子送來了。一個小插曲結束了。
(分析:李瑤小朋友的個性比較要強,做事情的速度是很快,但是粗心得很。所以小朋友在選組長的時候都覺得她不合適,還需要多次集體活動的鍛煉,也許這樣會增進她的團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