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第二學期工作計劃
一、情況分析(上學期工作成效分析)
1、亮點與成效:
(1)理順兩部運作。以擴增分園為重心,重視人、財、物的規范管理,努力探索適合園情的管理方法,保障幼兒園的新辦園模式、新管理格局穩定有序。修訂和完善工作制度和績效工資方案,做到有章可循,規范執行。
(2)謀劃園所發展。制定新一輪幼兒園發展規劃,做到客觀分析亮點與問題,廣泛征集教職工建議,挖掘解析理念內涵,部門思考任務與措施,幾上幾下匯合成稿,集聚群體的智慧和全園的認同。
(3)推進結對共建。響應新一輪結對共建要求,聚焦集體教學活動和保健資料兩個項目為共建點,開展實踐交流與研討活動,搭建合作共建的平臺與優質資源的輻射。與此同時,通過走出去觀摩學習和請進來專題講座,從理念層面和實踐層面給予教師更多的學習機會。
2、不足與思考
(1)管理人員專業和威信待提高。
(2)兩部管理機制和網絡待構建。
(3)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待突破。
二、指導思想
積極落實市、區、局等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以“減負增效、整合優效”的管理理念,圍繞“陽光品質”辦園追求和新一輪發展規劃,構建一園兩址管理機制,加強新課程園本化創新建設,助推各類隊伍的培養建設,切實實現辦園水平的穩定發展。
三、工作目標
1、 園務管理:強調“減負增效、整合優效”的工作思路,落實減負管理舉措;深入一線,關注兩部對接、關注問題改進,改進各條線管理方法,構建一園兩址管理機制;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優化激勵機制的運行,完善后勤監控管理,促進全員工作的自主性、優質化。開發家長資源,創新家園合作的管理機制。
2、保育與教育:以課程監控與評價細則為抓手,完善課程管理機制,推進我園兩部課程實施的平衡發展,促進分部基礎課程的規范實施和總部基礎課程的優質實施。以“基于幼兒行為觀察,集體學習活動中師幼互動的實踐研究”專題研究為重點,通過大教研梳理論、小教研實踐與驗證,使教師在集體學習活動中觀察幼兒行為的基礎上反思教學設計,并通過有效的師幼互動提升集體教學的有效性。
3、衛生保健:關注規范有序、運行流暢、適宜有效的保健工作管理機制的完善與優化,以《保育員操作手冊》為藍本,加強細節管理,及時調整和優化各崗位規范操作流程的培訓與實踐;進一步豐富保研內容與形式,提高三大員保教配合的自覺性。
4、 隊伍建設:開展分層分類培養與研修,有針對性地對新青年老師的專業、素養等方面進行培訓,優化各類隊伍穩健發展的管理機制,將學習任務、工作效能與個人發展規劃的任務結合起來,與績效考核掛鉤,促使教師專業發展的主動性。有計劃地培養骨干教師和后備干部,助推各類人員的專業自覺性、發展主動性。
5、自主發展:著力推進文化建設,圍繞辦園理念,提煉陽光教師、陽光文化的內涵。從工作執行上樹行政班子團隊威信,從管理細節中體現人文關懷,從內容形式上拓展沙龍和工會活動,讓教師有認同感、幸福感,提升全體教職工的工作境界。注重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弘揚師德,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新發展。
四、工作任務及措施
(一)園務工作
1、園務管理
探尋并構建適合園情的“一園兩址”管理機制,關注兩部對接、關注問題改進,改進各條線管理方法。落實“服務與支持”管理理念,讓“減負增效”落地。合理規劃并設計分部改建設想,制定詳細的工作安排和創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