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保健工作小結
xx學年度第二學期即將結束了,在過去的一學期里,我園的衛生保健工作在區婦幼所的指導下,在園領導和全體教職工的大力配合下,在保健工作的精細化方面有了較大進步。為了進一步提高保健工作質量,使我園的衛生保健工作取得進一步發展,現將本學期的保健工作作一個簡單的總結: 一、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推進程序化管理,細化日常管理機制。1、本學期對幼兒園各項常規工作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對其中部分環節的操作規范做了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如消毒液配制、玩具消毒、幼兒餐點及運動環節保育等,使這些環節的操作規范更加科學、嚴謹,操作性更強,進一步提升了保健管理工作的精細化水平。2、本學期還對幼兒餐點保育操作進行了常態化監控,制訂了幼兒餐點保育工作監控用表,采取對部分班級半日跟班及不定期抽查等多種方法,了解幼兒餐點保育規范實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修正,提升了我園幼兒餐點保育工作規范。 (二)分類開展保研活動,提升隊伍綜合素養。 1、本學期以“美的瞬間”和“鏡頭下的師愛”攝影展為載體對后勤人員進行了“愛與責任”的主題教育活動,充分提高了后勤人員的崗位意識、責任意識與愛生意識,弘揚了后勤隊伍中的正能量。 2、本學期針對保育員的培訓增加了“幼兒生活習慣培養保教指導要點”的一塊內容,對保育員進行系統的幼兒生活指導的培訓,同時進行了保育員參與幼兒生活指導的嘗試,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同時促進了保育員個人素質的提高。 3、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及時發現三大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深入剖析,通過集體討論、實踐研究等方式探討問題解決方法,從而提高三大員的認識。園長積極支持并多次參加幼兒園各項保研活動,對保研活動進行指導,提高了保研活動水平。(三)推進保教協同管理,進一步加強幼兒生活習慣培養。1、本學期通過完善業務牽頭、保健跟進、保教協同推進的管理機制,進一步強化了“幼兒生活習慣培養”機制。通過班級三位一體的及時跟進、健康教育的有機整合,促進了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2、本學期開展了“保育員參與生活教育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的專題研究,首先,通過利用問卷調查了解保育員參與幼兒生活教育的現狀,通過對問卷的統計分析以及深入班級實際調查,了解保育員參與幼兒生活教育的可行性以及參與的方式方法,并在保育實踐中進行檢驗。 (四)安全教育。 本學期繼續以安全月為背景,對不同層面的人員進行安全宣教,在宣教內容方面力求簡單易懂,在宣教方式方面力求多樣化,通過與業務、家教等條線的整合提高宣教效果。 二、常規工作完成情況 1、健康檢查 (1)本學期繼續做好晨檢工作,嚴格按"一摸、二看、三問、四查"來進行晨間檢查,及時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的健康情況,發現異常做到及時隔離與治療,并根據幼兒的情況發放晨檢牌,把好了安全的第一關卡。及時了解班級幼兒的健康狀況、協助班級共同做好生病幼兒的全日觀察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及時處理,堅持晨檢與全日觀察相結合,并做到有記錄、有分析、有措施。 (2)做好教工和幼兒入園體檢、定期體檢工作,幼兒和教工入園體檢及教工定期體檢率100%,幼兒定期體檢率95%,幼兒生長發育情況良好。針對一些特殊幼兒及時發放告家長書,家園配合進行矯治。矯治率100%。(三)營養工作1、進一步優化幼兒菜單,使幼兒食譜更加科學、健康。本著衛生、安全、富有營養利于消化的總要求,做到品種多樣,搭配合理并保證按量供給。 2、進一步加強了食品安全工作。把好生菜驗收到熟食供應每個環節,發現有問題的視頻原料及時調換,最大程度地保障師生食品安全。3、本學期我園參加了結對園舉行的幼兒菜肴展示活動,各園精心挑選制作了許多營養豐富、色香味美的菜肴,拍成圖片,并附上制作過程及營養成分的說明相互交流,通過交流活動,進一步開闊了眼界,提高了營養工作水平。 (四)安全、防病 本學期我園進一步細化了玩具消毒、環境消毒等各項衛生消毒制度并加強了制度實施后的檢查落實,使我園衛生消毒工作更加規范、嚴格,對控制傳染病的發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于措施得力,本學期我園沒有發生傳染病,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學期我們還進一步加強了幼兒園安全宣教工作,利用宣傳欄、網絡、小廣播等各種渠道對家長和幼兒的進行安全宣教,提高教工、幼兒及家長的安全意識和技能,為幼兒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三、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問題一:問題意識不強,發現問題不及時,提出問題沒有及時跟進。改進措施:1、強化問題意識。深入一線,多觀察,多思考,多溝通,及時發現一線存在的問題,深入探索解決問題方法。2、轉變觀念,改善工作作風,發揚釘子精神,對問題常抓不懈,不僅眼中有問題,還需心中有問題,時刻關注問題。問題二:肥胖、超重兒童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機制。1、建立科學的肥胖、超重兒童管理機制2、通過家長沙龍等活動和家長意見達成一致,肥胖、超重兒童管理方案得到家長認可。家園形成合力。3、矯治措施得到幼兒認可,不給幼兒造成心理陰影和壓力。4、矯治措施得到班級認可,通過保健指導、家園合作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