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幼兒教育的對象是一群3—6歲的孩子。隨著孩子們生理和心理的快速發展,以及知識經驗的日積月累,幼兒逐漸有了創造力的萌芽和發展,并表現出新穎別致的創造行為。因此,在此階段,重視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那么,如何對幼兒進行創造能力的培養和開發?
一、要引導幼兒敢于想象。
俗語道:“不怕辦不到,就怕想不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思維比行動更為重要。因為世界上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思維的想開始的。世界上的偉大的發明家和思想家無不這樣。
讓孩子敢于想象,首先要讓孩子敢說‘不’。如:“有輪子的都是汽車,”孩子肯定會提出不同的看法:壓路機、挖土機,也有輪子,但不是汽車。
其次,要注意培養幼兒的求異發散思維,如“0”孩子可以想象成音符,太陽,等等等等。
最后,還要注意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如:小狗不高興,怎樣讓它高興呢?孩子會想出很多種辦法。既培養了孩子的發散思維能力,又培養了孩子們熱愛大自然和善待小動物的天性。
二、要引導幼兒敢于提出問題。
經常有孩子這樣問“老師,這是為什么?”“老師,這可怎么辦?”“老師,這是什么呀?”這些問題正是孩子們創造思維火花的表現。
可以開展“小問號”活動,給孩子發問,向事物提問,向現象提問,提問的內容不只是“怎么辦呀?”“是什么呀?”“干什么呀?”而要能問一些深層次的有探討意義的本質性的問題。從小養成愛動腦筋善于想問題的習慣才是我們培養孩子的目的。
三、要引導幼兒敢于付諸行動。
任何靈感思想、構思設計都必須通過實踐才能變為現實。同時,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檢驗理論和思想的正確性。所以,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必須著重培養幼兒的動手實際操作能力。
要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要提供手腦并用的學習材料,要少一些限制性的要求,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擺弄操作,發揮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制作出各種各樣的東西。對幼兒的動手操作的結果,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從不同的角度去肯定每一個孩子,培養孩子的成就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四、要引導幼兒敢于表達。
有人曾說:“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都有兩種思路。”可見,善于表達也是創造性思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
要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教師應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提出問題,然后啟發誘導,引起幼兒的強烈興趣,從而激發孩子們熱烈討論,并在適當的時候積極發言。在日常活動中多讓孩子接觸周圍的人和事,多參加一些公共場所,從而增強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要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方式方法很多。我們應該積極總結,最大限度的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使更多的幼兒將來成為社會的創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