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各種制度匯編
一 政治、業務學習制度
二、會議制度:
1、園務委員會:園務委員會有行政、教師、后勤代表組成。每學期定期召開討論幼兒園工作計劃、總結、人員獎懲、規章制度的建立、修改等事宜,
2、全體教工會:每學期召開一次全體教工會,由園長主持、總結學期工作,布置下學期工作重點。
3、家長委員會:由主管園長和家長代表組成,每學期召開1~2次討論研究幼兒園工作計劃、總結和有關提高家長家教水平等問題。
4、其他會議:根據幼兒園工作需要隨時召開。
三、衛生保健制度:
1、生活作息制度:
春、秋季(3月~11月)
冬季(11月~2月)
時間
活動環節
時間
活動環節
7:15~7:50
進園、晨檢、晨間活動
7:15~8:00
進園、晨檢、晨間活動
7:50~8:05
大班早操
8:00~8:40
早餐、盥洗
8:05~8:50
早餐、盥洗
8:40~9:10
教育活動
8:50~10:00
教育活動
9:10~9:50
課間操
10:00~10:20
課間操
9:50~10:20
教育活動
10:20~11:10
戶外活動
10:20~11:10
戶外活動
11:10~11:30
安靜游戲
11:10~11:30
安靜游戲
11:30~12:30
午餐、餐后活動
11:30~12:30
午餐、餐后活動
12:30~14:30
午睡
12:30~14:30
午睡
14:30~15:15
午檢、午點
14:30~15:30
午檢、午點
15:15~16:15
游戲活動
15:30~16:10
游戲活動
16:15~16:30
離園準備
16:10~16:30
離園準備
16:30~17:30
離園活動
16:30~17:30
離園活動
2、飲食管理制度:
飲食管理:
(1)幼兒伙食由專人負責,民主管理,建立伙委會,定期開會,研究伙食問題。
(2)伙食費要專款專用,精打細算,計劃開支,合理使用。
(3)根據季節供應情況,制定適合幼兒年齡的帶量食譜,定期更換。
(4)準確掌握幼兒出勤人數,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應主副食,不吃隔夜飯菜。
(5)工作人員伙食和幼兒伙食要嚴格分開,不允許侵占幼兒利益
(6)保健醫生定期計算幼兒進食量、營養量。保證幼兒的進食量、蛋白質攝入量占應供給量的80%以上。
(7)烹調方法科學,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粗糧細做,飯菜做到形、色、香、味美。
(8)按時開飯,進餐前后保持幼兒情緒愉快,幼兒進餐時間不少于20~30分鐘,保證幼兒每餐吃好、吃飽。
飲食衛生:
(1)要保持廚房的清潔、經常清掃。
(2)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廚房用具:刀、案板、盆、抹布等要做到生熟分開,洗刷干凈,食具一餐一消毒,食物有防蠅措施。
(3)把好采購、驗收、制作關,不買、不加工腐爛變質食物,買來的熟食要加熱處理后再吃,認真做好蔬果的農藥測試工作,嚴防食物中毒及腸道傳染病的發生(每餐做好食物留樣)。
(4)搞好幼兒進食衛生,飯前工作人員及幼兒都要用流動水洗手,飯桌要擦拭干凈。
(5)炊事員要堅持上灶前洗手,入廁所前脫工作服,便后用洗手液洗手,操作時不吸煙。
(6)培養幼兒不偏食、不吃零食、吃水果要削皮的飲食衛生習慣。
3、體格鍛煉制度:
(1)有目的地開展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體育游戲及活動,確保每天戶外體育活動不少于1小時,并加強冬季體育鍛煉。
(2)充分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有計劃地鍛煉幼兒體格,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得少于兩小時。
(3)鍛煉要循序漸進,活動項目和活動量適合幼兒年齡特點,鍛煉時對體弱兒予以關心和照顧。
4、健康檢查制度:
5、衛生消毒及隔離制度:
環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