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分解組成》說課稿
一、說教材 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各環節都滲透著數學知識,生活中的數學教育隨處都有,學習3的分解組成是幼兒園大班上學期學習的內容之一,它來源于幼兒園課程中的科學領域。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數關系”,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的能力,教師引導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中,積極地,主動地探索各種事物,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幼兒在學習2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學習3的組成。通過學習使幼兒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為學習加減法打下基礎。 二、說活動目標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活動中,目標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它既是活動設計的起點,也是活動設計的終點,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教材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習3的組成,知道把3分成兩份有兩種分法。 2、能較清楚地表達分與合的過程。 3、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中兩邊數列的關系。 三、說教法 本節課的內容對幼兒來說比較難理解,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根據本活動內容、目標及幼兒和教師的實際情況,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創設情景,使幼兒在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首先利用小孩在河邊釣魚再到分魚這一過程,激發幼兒的興趣,以此為基礎展開思考,讓幼兒來分魚應該怎樣分?這樣很好的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2、直觀演示法 在教學中,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 3、游戲法 通過“跳圓圈”游戲,讓幼兒感知3 的分解組成,進一步鞏固知識。 四、說學方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在本節課中,幼兒的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在具體的情景中讓幼兒學會解決問題、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啟發幼兒觀察,在操作中自主學習。 3、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氣氛中更進一步認識3的分解組成,真正實現學中玩、玩中學。 4、通過直觀演示,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本堂課我總共分為五個環節來完成,分別是: (一)復習導入 創設情景,讓幼兒發現問題,激發活動興趣,使幼兒能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設計讓幼兒幫助小女孩分魚這一故事情景。 (二)探索新知(學習3的分解組成) 在這一環節中,我沒有直接告訴幼兒3可以分解成1和2、2和1這一結果,而是讓幼兒自己操作得出結果。 (三)幼兒操作練習 教師鼓勵幼兒將所學內容能夠鞏固再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四)游戲活動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活動應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運用游戲這一教學手段,可以激發幼兒的情緒,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輕松愉快的學習。 (五)活動延伸 活動延伸能拓展幼兒的視野,引發幼兒的求知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