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長會發言稿2
幼兒園家長會發言稿各位老師、家長大家好:
我是咱們班白特同學的媽媽。首先感謝幼兒園和老師給我這么好的一個機會,能讓我作為家長代表發言,我感到十分榮幸。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我深深地意識到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會過得比較辛苦,可能成為“問題兒童”。作為一位母親,我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是在不斷摸索中,也是在不斷學習中。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心得體會。
我們一直堅持的思想是:給better一個快樂的童年,能讓她在這有限的童年時光中盡情享受童年的樂趣。所以,暫時還沒有給她報過興趣班。(一般而言,孩子學藝,80%都是因為興趣。因為喜歡,才會去學。但孩子并沒有太多預見或是自制力,當最初的新鮮感逐漸被反復枯燥的練習取而代之后,這時家長的態度就至關重要了。因為如果不能堅持送孩子去上課,或者因為種種原因半途而廢了,那對于孩子來說,就不是沒有成功學到一項才藝這么簡單了。還可能給孩子養成一個壞習慣,那就是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會有無所謂的態度或者對困難望而卻步的毛病。所以很多時候,堅持不僅僅是孩子的事,也是家長的事。教孩子學會堅持,這是家長在讓孩子學藝時應該要做到的。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我還沒有做好準備,所以盡管better看著別的小朋友去上興趣班而對我們一再提出要求,我覺得我們還是再需要一些時間。在孩子學藝時,先要確保,這項才藝是孩子喜歡并愿意去學的。如果是家長強加給孩子的興趣,那又另當別論了。)
1,每晚除了練習老師在幼兒園教授的669之外,我們的大量時間還是堅持親子閱讀了。我沒有教better 認字,所以大多數時候都是她翻書,我來讀故事。我剛開始以為她只是聽聽而已,后來發現她也有自己的思考,會質疑書里的情節(《幼兒畫報》里說紅袋鼠和火帽子在人家屋檐下避雨,后來那家的老奶奶送傘給他們。better說不能隨便要別人東西)。認真聽,也仔細思考---這樣的閱讀習慣,其實就是我所希望帶給better的。還有書中講的那些道理,better基本都記到心里去了,過上一段時間,就可以隨時說出來用來教訓我和她爸了(書上說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而在晚上better給我“上課”時,我手里抱著手機,她說了“小眼睛”時,我沒有反應,她“生氣”地搖著我的胳膊說“上課要認真聽講!”我只好灰溜溜地收起手機。她還“教育”爸爸:要把開完酒瓶的起子貼到冰箱上;吃飯時不能玩手機;要少喝酒;做錯事要道歉;要學人家老公對自己的老婆好一點……)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教給孩子道理很簡單,但是,具體要將這些道理都滲透在實際的生活中就比較困難了。所以,我們想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必須首先自己要努力做到,在育兒的過程中,其實,我們是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的。
2,外出游玩一直是我們閑暇時間所熱衷的活動。有時間就出省,沒時間就近郊;爸爸有空就自駕,爸爸沒空媽媽帶著就飛機火車,公交地鐵;有朋友就結伴,沒伴兒就單飛。我們帶她認識祖國的大好河山,教她享受旅途的悠閑,同時也教她感受旅途的艱辛。1)學會堅持,忍耐。從她兩歲三個月自己一個人頂著午后的烈日,獨自行走在漢江河畔,到兩歲九個月她在城墻上的邊走邊哭,到三歲九個月我一人帶她去三亞……一直到現在,不管是去哪里,不管是有多辛苦,我們都盡量堅持讓她自己走自己的路。有時她也會說:“媽媽,我有點累了,不過我還能堅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堅強的毅力,樂享生活的態度,也是我希望帶給better的。當然,在這樣的過程中,我不會忘了給她一個微笑,一句贊揚!2)在五彩的大自然中暢享美好童年的同時,她逐漸克服自己的膽怯,交際能力和獨立能力逐漸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