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講文明懂禮貌
設計思路:為了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禮貌用語,增加道德認識的情感體驗,班級積極組織開展一系列文明禮貌活動。
(一)語言文明
活動一:
兒歌“好寶寶有禮貌”
活動目標:1、通過學習兒歌“好寶寶有禮貌”,理解兒歌內容,學做懂禮貌的好孩子。
2、有感情朗誦兒歌。
活動二:
“我是禮貌小模范”
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做禮貌小模范。
2、來園離園學會主動與老師、小朋友及家長打招呼。
3、將文明禮貌活動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
開展活動:1、每天早上選兩名小朋友帶著“講文明懂禮貌”條幅在門口,對來園的家長和小朋友說:“早上好”離園時對小朋友和家長說:“再見”進入班級后小朋友在老師的引導下互相問好。這樣的問候聲都會贏來家長的一陣陣贊美,讓幼兒感受到文明禮貌帶來的快樂;
2、對父母、長輩說話要恭敬,不惹父母、長輩生氣
3、大人問話時,要認真聽,并有禮貌地回答。
4、家中來客時,要熱情接待,有禮貌地稱呼。家長同客人談話時,不打擾、不插嘴。
5、不隨便向客人要東西,別人給的東西必須得到家長同意,才能收下,并要致謝。
(二)生活文明
故事“臟兮兮的小豬”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情節,感受的故事的情節變化。
2、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
(三)行為文明
活動目標:1、認識講文明、懂禮貌規范自己日常行為的重要性。
2、懂得待人接物的禮節,培養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開展活動: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錯過任何一個機會,觀察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抓住每個教育的機會,鞏固他的禮貌行為。如:喝水時不小心撒了別人一身;吃飯時碰翻了別人的碗;睡覺時和別人說話等等,這就需要老師隨時隨地培養幼兒禮貌用語。如:“對不起”“沒關系”等用語,讓幼兒真實地體會到禮貌行為才是解決爭執的最好辦法,才能與小朋友愉快共處。
活動延伸:
活動延伸:文明禮貌教育應是在教師長期、不懈地引導與教育下,讓幼兒養成的一種習慣,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會給幼兒積極情感的培養和交往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所以教師還應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對孩子的監督,糾正他們的行為、語言上的錯誤,讓他們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