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朋友》幼兒園教案(精選12篇)
《找朋友》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學說短句:讓我玩玩你的玩具好嗎?
2. 樂意把自己的玩具借給朋友玩,感受與朋友一起玩的快樂。
活動過程:
1. 引發興趣。
操作小白兔手偶,以小白兔的口吻引出活動:小朋友你好!我是小兔白白,我整天跟著媽媽,一個朋友也沒有。今天,媽媽讓我自己到外面找朋友玩,可是我不知道怎樣才能找到朋友,你們能告訴我嗎?
請幼兒幫小兔想想辦法。
幼兒:大家一起玩。
老師:說的真好,那我們一起來聽聽小兔是怎么找朋友的。
2. 觀看手偶表演,理解故事內容。
第一遍手偶表演后,提問:小兔白白找到朋友了嗎?找到了哪些朋友?它是怎樣找到朋友的?
第二遍表演,幫助幼兒理解表演內容,并學說:讓我玩玩你的娃娃好嗎?
3. 遷移經驗。
談論:
兔媽媽為什么讓小兔白白自己出去找朋友玩?
你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嗎?
為什么你愿意和他們一起玩?
《找朋友》幼兒園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嘗試能匹配生活中物品的好朋友,體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
2、能說一說自己的好朋友,體驗有朋友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初步嘗試能匹配生活中物品的好朋友
教學準備:
勺子,筷子,筆,書,手套,衣服等實物若干
背景畫一幅
裝著臉盆,牙膏,褲子,木梳,桌子的五個房子
毛巾,牙刷,衣服,鏡子,椅子的圖片各六張
磁帶兩盤
兩張碗的圖片
筆一支
活動流程:
圖片導入——情感體驗——感知理解——游戲鞏固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出示正在哭的小碗的圖片
① 今天教室里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猜猜他是誰?
② 有一天,小碗一個人在教室里玩,可是玩著玩著,怎么了?
③ 這個時候,有進來了另外一個小碗,他看到這個小碗哭了,就問:“你為什么哭啊?”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他為什么哭么?
(二)情感體驗
1、小朋友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原因,讓我們來聽一聽小碗自己是怎么說的,好不好?
(放磁帶):“我沒有朋友陪我玩!”
2、小碗說了什么?
小碗沒有朋友所以很傷心,那你們有朋友么?你的好朋友是誰?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都做些什么?你們開心么?
(三)感知理解
1、出示小碗,勺子,筷子,衣服,書,手套等實物,提出任務
我們一起幫助小碗找到他的好朋友,好不好?
2、幼兒分散找朋友
3、請幼兒講述找到朋友的原因
你為小碗找到什么朋友?
為什么他們是朋友?
4、出示找到朋友的快樂的小碗的圖片
(以小碗的口吻)謝謝小朋友,幫我找到這么多的朋友,我可以和許多的朋友在一起玩,真開心
(四)游戲鞏固
1、創設五棟不同的房子,請小朋友看看里面住的是誰
2、為圖片寶寶找朋友
(以小碗的口吻)我現在有許多朋友好開心,可是還有許多圖片寶寶沒有朋友,我們一起把他們送到他的好朋友家里,好不好?
3、幼兒聽音樂,自由選圖,找朋友
(講評):我們來看看小朋友送得對不對?應該送到哪里?
《找朋友》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內容:社會——《找朋友》
活動目標:1、知道只有互相理解、尊重、愛護才能成為好朋友。
2、能在活動中主動交朋友,學習交往技能。
活動準備:掛圖、動物頭飾、紅花
活動過程:
一、律動組織
二、唱兒歌《找朋友》引入課題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說出都有哪些動物。
2、講述故事《小兔找朋友》
3、引導幼兒看圖回答問題,理解故事內容、
a 小兔開始找誰做朋友?后來發生什么事,為什么沒有成為好朋友?
b 小兔后來又找了哪些朋友?為什么也沒做成朋友?
c 小兔最后交上朋友了嗎?為什么交上朋友了?
4、小結:只有互相幫助、謙讓才能交上朋友。
三、游戲:《找朋友》
四、評價記錄、小結
《找朋友》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鉆過70厘米高的障礙物,發展鉆的能力。
2、喜愛參加體育游戲活動,感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材料及相關環境創設:
場地布置:松緊帶或彩繩2根,搭成小雞、小鴨的家(場地圖附后)
材料:小雞、小鴨的胸飾若干(為幼兒人數的一半);音樂磁帶。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會小雞走、小鴨走的動作;會唱“小雞小鴨”的歌曲。
活動過程:
1.教師扮媽媽,幼兒扮小雞、小鴨,隨音樂作準備活動,邊唱“小雞小鴨”歌曲邊做動作。
2.教師在場地中間,幼兒圍在四周,以游戲口吻邊示范動作邊介紹游戲的方法:“小雞小鴨是好朋友,早晨都住在自己家里,聽到媽媽的喊聲,馬上鉆出自己的家,來到草地上,找好朋友做游戲,從家里鉆出來的時候,一定要低頭,不要碰到家門,看誰是個乖寶寶”。
3.教師請幼兒分別回到自己的家中蹲下準備,聽到指令后從家里鉆出來,到草地中間跟隨錄音做游戲。
4.教師觀察幼兒鉆的動作,音樂游戲后進行簡單的評價,請動作協調的幼兒示范,指導低頭彎腰的動作要領。
5.請幼兒鉆回家中蹲好,聽指令繼續游戲。
6.鼓勵幼兒游戲中大膽與同伴共同愉快地游戲。
7.游戲結束時,教師帶幼兒作簡單模仿動作,輕輕放松整理。
相關經驗:
美工:小雞小鴨繪畫、手工粘貼
認知:比較認識小雞小鴨
活動評價:
在活動過程中觀察幼兒鉆時低頭、彎腰、移動重心的動作發展情況,判斷幼兒鉆的動作協調性。
根據幼兒找同伴共同游戲,觀察幼兒與同伴交往能力發展水平。
活動的延伸與擴展:
1.擴展游戲情節,進行小動物鉆山洞的游戲。
2.逐漸增加動作協調性的難度,將鉆、爬動作結合起來進行游戲。
《找朋友》幼兒園教案 篇5
要求:
1、初步掌握故事內容,學會講述故事。
2、能聲音響亮,大膽地回答問題。
3、掌握詞匯:又。
準備:
貼絨教具:兩只鼠寶寶、布娃娃、小鴨、小青蛙、小貓各一個。
過程:
一、出示鼠寶寶,介紹故事名稱。
提問:這是誰呀?師:這是一只頂小頂小的老鼠,我們叫它鼠寶寶,鼠寶寶要去找一個朋友,現在老師講一個“鼠寶寶找朋友”的故事。
二、教師清講故事
1、第一遍后提問:這個故事的名稱叫什么?
2、第二遍后提問:
(1)、鼠寶寶要找一個怎樣的`朋友?
(2)、鼠寶寶要找一個朋友會跑又會跳的,要有幾個本領呀?
兩個本領放在一起說怎么說?(教師先示范并讓幼兒練習“會跑又會跳”。)
三、邊出示教具邊學講故事。
1、教師示范講述第一段(鼠寶寶找到布娃娃)
提問:(1)、鼠寶寶找到了誰?
(2)、它會跑又會跳嗎?
(3)、坐在一邊怎么樣?
2、講述第二段(鼠寶寶找到了小鴨)
提問:(1)、鼠寶寶找到了誰?
(2)、它會跑又會跳嗎?
(3)、小鴨子去干什么?
3、講述第三段(鼠寶寶找到了小青蛙)
提問:(1)、鼠寶寶找到了誰?
(2)、它會跑又會跳嗎?
(3)、小青蛙是怎么叫的?
4、講述第四段(鼠寶寶找到了小花貓)
提問:(1)、鼠寶寶找到了誰?
(2)、它會跑又會跳嗎?
(3)、鼠寶寶為什么不找小花貓作朋友呢?
(4)、哎呀呀,鼠寶寶嚇的怎么樣?
5、示范講述最后一段
提問:(1)、鼠寶寶找不到朋友急得怎么樣?
(2)、這時候又來了誰?
(3)、它怎么問鼠寶寶的?
(4)、鼠寶寶是怎么回答的?
(5)、為什么它是鼠寶寶的好朋友?
6、表演:教師做另一只鼠寶寶,幼兒做鼠寶寶作對話,然后再對換角色進行練習。
四、邊看圖片,邊聽錄音,幼兒隨錄音講述故事。
《找朋友》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感受理解故事有趣的情節。
2、發展幼兒的音樂節奏感。
3、培養幼兒樂于與人交往的能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 通過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小鴨會跑不會跳、青蛙會跳不會跑、小貓會跑也會跳”的走路特征,
難點:引導幼兒運用故事里的短句來回答問題。 最后再通過讓幼兒試著跟老師講述故事,在此鞏固故事里的短句,并通過體會鼠寶寶找到朋友前后的心情,體會找到朋友后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1、事先認識過故事中動物的一些主要特征。
2、背景圖一幅、有關故事角色的操作教具一套。
3、磁帶、錄音機、各種動物頭飾若干(老鼠、青蛙、 小雞、貓、鴨子等)
活動過程
一、律動《誰在叫》,引出故事名稱。
二、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提問: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 故事里有誰?
3、鼠寶寶為什么找不到會跑又會跳的朋友?請小朋友再聽劉老師講一遍。
三、教師結合背景圖,同時操作教具,邊講邊問,幫助幼兒熟悉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1、鼠寶寶為什么找不到會跑又會跳的朋友?(引導幼兒用故事里的短句回答,并用動作體驗)
2、鼠寶寶找到小青蛙,為什么說不要、不要?
3、討論:小花貓會跑又會跳,鼠寶寶為什么要趕快逃?
四、提出問題,啟發幼兒積極思考。
提問:想一想,鼠寶寶能不能找到一個又會跑又會跳的朋友(再次理解“會跑又會跳”的含義)
五、欣賞音樂,讓幼兒進一步鞏固對小動物們走路特征的認識。(分段欣賞樂曲,隨音樂表演。
提問:
1、這段樂曲象故事中的哪一種小動物?它是怎么走路的?
2、配樂表演故事《鼠寶寶找朋友》。
幼兒自由選擇角色,聽音樂扮演小動物。
七、以游戲“貓捉老鼠”自然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厚,注意力也很集中 ,而且在學本課中的重點句式時,孩子們大多都能邊說邊用肢體語言表示出來了,由此可見孩子們已經掌握了本科的重點。音樂游戲的使用也很好的帶動了我班幼兒的情緒,通過的游戲,孩子們都能說出找到朋友后覺得開心情緒 ,初步體會到了找到朋友后的那種愉悅的情緒。結尾的《貓捉老鼠》的游戲使活動很自然的結束。
《找朋友》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讓他們學會如何交朋友、關愛他人、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遵守游戲規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交朋友、提高語言表單能力。
難點: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合作交流。
活動準備
1、自編兒歌《交朋友》: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們一起走。伸出你的腳,伸出我的腳,我們一起跳!跳!跳!
2、各種小卡片如:小紅花、小動物、蘋果等。
活動過程
1、我先從一首小朋友都很熟悉的歌曲【找朋友】開始導入課題。
2、放上掛圖教一兩次自編的兒歌,讓他們熟悉兒歌內容。
3、讓小朋友們圍成一個圈手拉著手一邊跟老師念一邊跟老師做游戲。
4、把小朋友分成幾個小組一半新的和一半舊的小朋友在一組,組織她們一起交流并相互贈送禮物【教師準備好的小卡片事先已一人一個】
5、讓小朋友再次鞏固兒歌【找朋友】
結束后讓小朋友記得放學回家后與家人一起分享交朋友的樂趣。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從中學會了交朋友、學會了尊重彼此,游戲中樂其融融,玩得很開心,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唯一不足的是我沒有考慮到中班年齡特點這個問題,活動時間太長,有些小朋友不久就累了,跳不動了。我應該做一兩次游戲后讓小朋友坐在椅子上繼續其他游戲互動交流。
《找朋友》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根據事物的特征進行合理的推理判斷。
2、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及表述能力。
3、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喜歡猜謎
2、三張不同顏色的紙、筆、畫寫板等。
活動過程:
3、自編故事:《小豬找朋友》引出課題
4、請幼兒猜測:你認為三只小豬分別找到了誰做自己的朋友?為什么?
5、師出示不同顏色的紙,用簡單的畫幫助幼兒進行合理的推斷。
重點:要求幼兒能根據故事所提供的四條線索進行合理的推斷猜測。
6、師說出動物朋友的三個特征,請幼兒猜是什么動物?
7、兒用畫寫板畫出自己的動物好朋友,再編出三個特征。請其他幼兒猜猜它是誰?
要求:幼兒不能說出好朋友的名字,只能說出好朋友三個最明顯的特征。
教學反思:
1、老師考慮了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用情景貫穿整個活動,激發了孩子的興趣。
2、老師的在制定目標時考慮了適切性和挑戰性。
《找朋友》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夠理解故事的內容,初步了解與朋友交往的方法。
2.鼓勵幼兒用故事中的對話進行大膽表達。
3.激發幼兒與別人友好交往的情感。
活動準備:物質:課件1份;圖片1幅;小動物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動畫激趣,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出示視頻:提問:這是誰?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二、聽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課件,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討論:小金魚找到朋友了嗎?它找到的朋友是誰?
小蝌蚪長得什么樣子?小蝌蚪為什么可以和小金魚一起玩?小結:小蝌蚪生活在池塘里,它會游泳,所以可以和小金魚一起玩。
(1)學說故事中的.人物對話——“你好,我是小蝌蚪”“你好,我是”,學習互相認識方法。小結: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小朋友你就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和他認識,成為朋友。
(2)小金魚在找朋友的路上還遇到了誰?小雞和小鳥為什么不能和小金魚一起玩?
3.小結:小雞和小鳥不會游泳所以不能和小金魚一起玩,小金魚是一條非常有禮貌的小金魚,所以它很快就找到了朋友。
三、第二遍聽賞故事,關注人物的對話。
1.出示圖片,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討論:(1)小金魚想和小雞一起玩,它對小雞說了什么?小雞是怎么回答的?
(2)小金魚想和小鳥一起玩,它對小鳥說了什么?小鳥是怎樣回答的?
(3)小金魚想和小蝌蚪一起玩,它對小蝌蚪說了什么?小蝌蚪是怎樣回答的?四、師幼互動講述故事。
1.幼兒自由選擇一個小動物:討論:你是誰?你會游泳嗎?
2.幼兒扮演小動物,老師扮演小金魚一起互動講述故事,鼓勵幼兒運用故事中的人物對話進行大膽表達。
3、交流分享并小結:小蝌蚪今天找到了好朋友一起玩他非常開心,希望小朋友也可以像小蝌蚪一樣交到好多朋友,這樣你就不會孤單,才會快樂。
延伸活動:引導幼兒生活中像小金魚一樣有禮貌交朋友。
《找朋友》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隨音樂有節奏地做找朋友動作,并能在間奏音樂時大膽創編動作,發展合拍動作與靈活的反應能力。
2、能看懂圖示,學習內外圈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走。
3、體驗不斷變換新朋友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已熟悉《找朋友》音樂,會做簡單的動作。
2、可活動的隊列圖示。
3、貼花人手一個貼于右手手臂上(紅蘋果、綠蘋果貼花均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4、音樂、電腦。
5、場地布置:事先畫好內外兩個圓圈(一個上貼蘋果標記,一個上貼五角星標記)。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找朋友》,大膽用動作表達歌曲內容。
播放音樂1,請小朋友跟著音樂玩找朋友的游戲吧!(教師參與和幼兒的互動中,使幼兒的動作漸漸地趨向整齊。
二、間奏音樂的創編游戲。
1、播放音樂2,提問:這和剛才的音樂有什么不同?引出間奏音樂。
2、播放音樂3,提問:是不是這段不一樣?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做什么的動作呢?
3、請幼兒自由表現間奏音樂的舞蹈動作,提問:你是在音樂的什么地方變換動作的?請個別幼兒進行嘗試。(重點傾聽此段音樂,感受這段音樂的樂句特點,漸漸梳理、總結出“在每一樂句的第一個重拍做一個動作停一下”的方式進行表現。)
4、“照鏡子”游戲:
先由小朋友當鏡子,表現和教師一樣的動作;再請幼兒思考小朋友一起做這個游戲時在音樂的什么地方商量誰和誰學?
小朋友兩兩相對,一起做鏡子游戲,提問:你們在遇到了什么困難?為什么好朋友做得動作和你不一樣?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協商、謙讓,提醒幼兒做動作盡量不要是地面動作,這樣接下去的動作就會有點來不及,注意互相商量好誰當鏡子,速度要快,要在5432151這段較短的音樂時商量好)幼兒嘗試兩次。
5、播放音樂2,“連著找朋友的音樂一起玩一玩吧!”游戲重復兩次,期間提問:遇到了什么問題?將問題拋給幼兒相互幫助解決。
三、學習集體舞《找朋友》。
1、出示隊列圖1,觀察理解隊列圖所表達的意思。
(1)根據圖示,理解隊形的秘密,即站成單圈、雙圈、面對面站好的概念。
(2)轉動里圈,理解外圈不動,里圈按順時針方向走。(教師邊清唱歌曲邊移動圖譜,移動一個位置,請幼兒觀察后說說自己的發現)
(3)請幼兒根據自己佩戴的貼花形狀站到相應的圓圈上,并嘗試變化隊列,即里圈幼兒朝著貼花的那只手的方向移動一個位置。(先嘗試變隊形時教師清唱歌曲進行兩遍,再加入音樂4進行游戲)
(提醒幼兒根據圖示要求站在相應的圓圈上,面對面站好;提醒幼兒在舞蹈過程中有節奏地走,可以跟著音樂走到下一個小朋友對面的方法來找朋友。站在圓圈上不擠在一起,要與左右的同伴保持一定的距離;重點練習內圈走的過程中,當節奏音樂開始時立即停下找到朋友,并做好朋友“照鏡子”游戲)
(4)在隊形變化上,你有沒有其他方案?(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想法)
2、出示隊列圖2,觀察理解隊列圖所表達的意思。
(1)根據圖示,理解外圈逆時針、內圈順時針方向走。
(2)請幼兒猜猜這樣走,下一個朋友你會找到誰呢?
(3)請幼兒嘗試變化隊列,即內圈和外圈幼兒面對面站好后朝著貼花的那只手的方向有節奏的走動,方法同上。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隊列是否正確,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掌握程度)
5、聽音樂,完整舞蹈。
(此環節中,如果幼兒掌握比較困難,可以延伸到下一環節中進行再一次嘗試)
四、結束活動,和好朋友一起走出活動室。
《找朋友》幼兒園教案 篇11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數字口袋找朋友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7以內數量的認識,能按數字匹配實物并比較數量的多少。
2.能仔細地觀察和尋找實物卡。活動準備:
1.教具:1~7的數字大口袋(口袋既可以用粉筆畫在黑板上,也可以用紙剪個空心口袋貼在磁板上,并在袋口寫上1~7的數字),大展示板(磁性),磁鐵(與實物卡的數量相等)。
2.學具:提供幼兒制作的1~7數量的實物卡(卡片數量為幼兒人數的兩至三倍,形式有點卡、實物印章卡,有用皺紋紙制作的紙球卡等)。
3.活動前將卡片藏在活動室的每個角落。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1.教師:每個人都需要朋友,因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不會感到寂寞和孤獨。
2.教師出示數字口袋:可是昨天數字口袋的卡片朋友生氣了,結果卡片朋友就從口袋里跑出來,躲起來不想見它。數字口袋沒有朋友玩,覺得很寂寞,想請小朋友幫助它找到自己的卡片朋友。
3.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卡片會躲在活動室的哪些地方呢?
(二)幼兒尋找實物卡片。
1.教師:你找到了幾張卡片?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師:哪個小朋友找得最多,是幾張?哪個小朋友找得最少?是幾張?
(三)按數字匹配實物卡片。
1.引導幼兒根據數字逐一匹配相應數量的實物卡片。
(1)教師:誰找到了數量是1的卡片?請你把卡片貼在數字口袋的下面。
(2)教師:誰找到了數量是2的卡片?也請你把卡片貼在數字2的下面……
2.教師引導幼兒逐一檢查數字與實物卡片上的數量是否一致。
(四)比較卡片數量的多與少。
1.教師:哪個數字的朋友最多?哪個數字的朋友最少?
2.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益智區提供釣魚竿和“小魚”,讓幼兒進行釣魚比賽,比較數量的多少。在數學區提供撲克牌,玩“抽烏龜”的游戲,鞏固對數量的認識;提供幼兒用書第15頁的操作材料進行“數物接龍”游戲。在結構區提供各種插塑玩具,讓幼兒拼搭數字。
《找朋友》幼兒園教案 篇12
活動名稱:
找朋友《學習150頁》
活動目的:
1、在看看講講中了解各種動物皮毛圖案特征。
2、能根據動物的外形輪廓特征添畫相應的圖案,給動物穿新衣。
活動準備:
材料:印有長頸鹿、快鹿等動物輪廓的畫紙、蠟筆
經驗:幼兒已知道一些動物的名稱
活動重難:
知道各種動物的皮毛圖案
活動難點:
能用蠟筆為動物添上相應的皮毛圖案
活動過程:
一、誰的照片
春天到了,動物園里開了一家照相館,動物們都來拍照,讓我們來看看這是誰的照片?
1、出示割裂的動物皮毛圖案,讓幼兒辨認。
2、出示幼兒猜對的動物照片,觀察講述。
長頸鹿和快鹿身上的花紋看上去怎樣?
斑馬和他們在一起,身上的花紋看上去怎樣?
這些動物都是喜歡吃什么
二、動物的新衣
1、出示印有動物外形的畫紙,讓幼兒講出名稱。
2、老師講解并讓幼兒進行添畫相應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