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世界地球日教案(通用3篇)
幼兒園世界地球日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土地和水域的形狀;
2、通過動手操作活動認識湖泊、島嶼、半島;
3、培養幼兒探索自然的興趣和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海峽圖片或自制教具;泥土若干、樹枝、小托盤4個、藍色水、小船、字卡
活動過程:
1、觀察地球儀:知道地球的表面是由海水和土地構成的;找出地球儀上的“印度半島、馬達加斯加島、海南島、中國臺灣島、泰國島、安大略湖、密歇根湖”。
2、出示圖片,介紹“湖泊、島嶼、半島”
在地球上,像這樣被土地包圍著的水,它的名字叫湖泊〈出示字卡〉,并在中國地圖上找出相應的湖泊;(安大略湖、鄱陽湖,洞庭湖,巢湖,太湖,洪澤湖、密歇根湖)
在地球上,像這樣被水包圍著的土地,它的.名字叫島嶼〈出示字卡〉;并在中國地圖上找出相應的島嶼;(中國臺灣島、海南島、馬達加斯加島)
在地球上,像這樣三面是水,一面與陸地相連的土地,它的名字叫半島〈出示字卡〉并在中國地圖上找出相應的半島;(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山東半島)
3、三段式教學
4、老師示范:制作湖泊:將黏土擠壓在托盤的底部,并用刀子割劃出一部分,并取出剩余部分,將“海水”倒進其余部分,告訴小朋友“在地球上,像這樣被土地包圍著的水,它的名字叫湖泊”,并再次出示字卡“湖泊”
5、幼兒手工制作部分:分組制作“湖泊”、“半島”、“島嶼”。
6、展評:總結“這是湖泊”“這是島嶼”“這是半島”。
區域(教學延伸)活動:繼續將所有泥土、海水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區;將地球儀、地圖投放進科學區,供幼兒探索。
活動反思:
1、幼兒的興趣高漲,對探索地球儀及觀察地球儀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很多幼兒觀察仔細,分別分老師“小點點是什么?”“一條一條的線是什么?”“我發現了海南島”等等,表現突出的有潘柏霖、來來,林月等;
2、幼兒對手工制作很感興趣,不足的是面粉調制得太松軟,有一組的制作效果沒達到,幼兒的手上粘滿了面粉;
3、活動目標1、2、3基本達到;
4、問題思考:當幼兒的創造新思維及好奇心被調動起來后,老師該如何將問題收回來?或如何將問題引入到下一個問題當中?
5、對個別對地理知識特別感興趣的幼兒,今后老師可在區域里給予適當的指導或進行個案跟蹤。
幼兒園世界地球日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用自己身體運動的辦法,來體會地球和衛星運行的特點,發展幼兒動作的表現力和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2、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教師簡單了解人造地球衛星旋轉的情況。自制小坐墊若干個。
活動過程
1、讓幼兒初步了解人造地球衛星運行的特點,然后與幼兒一起討論:怎樣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衛星與地球的運行?
2、在討論的.基礎上,幼兒兩人一組,一人扮作“地球”,一人扮作“衛星”,進行身體運動的探索與實踐。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與幫助。可參考的活動方式有:
①“地球”端坐不動,“衛星”圍繞著“地球”走、跑、跳、轉圈爬等。
②“衛星”和“地球”相對而站,手拉手轉圈。注意:身體要稍向后傾斜,手臂拉緊,可以沿不同的方向旋轉。
③“衛星”雙手抬著“地球”的雙腳,“地球”兩手撐地,一起慢慢地轉圈。
3、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手拉手圍成一個小圓,另一組在小圓外圍成一個大圓,聽到老師的指令后,兩圓(兩組幼兒)向相反方向運動(走)。老師可作兩圓的圓心。還可以自編兒歌,如:“走走走,轉轉轉,衛星繞著地球轉”。
活動建議
1、“地球”最好坐在坐墊上旋轉,以免弄臟磨破褲子。
2、幼兒牽手旋轉,不能用力過猛,牽拉過快,以免拉傷關節或肌肉。
3、此活動可以和認識地球的教育活動配合進行。
4、有可能的話,此活動可以在室內較干凈的地板上進行。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寬松的氛圍內自由探索,發揮了幼兒做為活動主體的作用。我以活動的引導者、合作者等不同的身份參與活動,增加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及情趣,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我根據突發狀況及時對活動進行調整,在不影響活動目標的前提下使其更加符合了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世界地球日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1、知道地球是人類的家,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系。
2、主動關注畫面細節,樂意動腦、動口講述畫面內容。
3、培養環保意識,促進積極的環保行為的形成。
4、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已認識地球儀,欣賞地球上著名的美麗風景。
物質準備:地球儀、“動物世界錄像帶”、動物玩具、圖片、輕柔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戶外活動時觀察到的環境:
教師提問:
1、花草樹木生長在什么地方?
2、花草樹木的生長都需要什么?(水、空氣、陽光、土壤等。)
二、欣賞錄像帶。
世界各地自然景觀圖片。
提問:
1、你看見了什么?你認識哪些動物?
2、它們生活在哪里?(山、河、湖、海等)
三、封面引入,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小朋友拿叉子吃地球)哎呀,小朋友把地球當成食物吃掉了!沒有了地球,剛才我們所看到的植物、動物會怎么樣了?
幼兒發揮想象,自由講述。
四、自主閱讀,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
師:沒有了地球,植物會怎么樣了?動物又發生什么變化呢?
2、閱讀要求:
(1)用正確的指法翻閱圖書;
(2)仔細觀察畫面細節,輕聲地講述畫面內容。
3、幼兒自由閱讀,教師在旁指導。
4、交流分享。
教師提問:
(1)你從圖畫書里看到了什么?
(2)如果這些事情都是真的.,我們怎么辦呢?
(3)地球會滅亡嗎?地球滅亡了,那我們住哪兒呢?
(4)所以,我們應該怎么做呢?(保護地球)怎樣做才是保護地球呢?
教師小結:地球上的每一樣東西對我們都是重要的,如果真的不保護環境與動植物,地球總有一天會被我們吃掉的。所以從現在起我們就要保護地球,保護環境,讓我們成為地球的守護者。
五、集體完整閱讀,感受集體共讀的樂趣。
播放音樂,教師與幼兒共同完整閱讀圖書。(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