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摘果子教案(通用4篇)
幼兒園中班摘果子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隨樂曲的節拍做手腕轉動的動作。
2.能用表情和動作表現出摘果子的愉快心情。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1.《摘果子》視頻:(1)果農采摘果子;(2)果實豐收。
2.《摘果子》音樂CD。
活動過程:
1.播放果農采摘果實的視頻,激發幼兒“摘果子”的興趣。
請幼兒觀看視頻,說說果園里的人們在干什么,感受果農摘果子時的喜悅心情。
2.觀察、交流、嘗試,引導幼兒模仿、學習摘果子動作。
(1)討論:摘果子時手的動作是怎樣的?摘下來的果子要放到哪里?
小結:摘果子時,手臂要伸出去,手腕從外向里、用力地轉動一下。果子就摘下來了。摘下來的果子要放到筐里。
(2)鼓勵幼兒伸出手臂,轉動手腕,學習摘果子、放果子的動作。
(3)播放《摘果子》樂曲,帶領幼兒隨音樂節奏做摘果子、放果子動作。
(4)討論:怎樣摘到不同位置的果子?引導幼兒變換方位,隨樂曲節奏在身體上面、下面、左邊、右邊左摘果子動作。
3.創編動作,豐富表現。
(1)引導幼兒討論:摘果子時,除了摘果子的動作外,還會做些什么動作?是怎么做的?請個別幼兒展示創編的“擦汗、抱筐、高興”等動作,教師加以提煉,全體幼兒模仿學習。
(2)播放樂曲,鼓勵幼兒隨樂曲節奏表演創編的動作。
4.教師組合幼兒創編的動作,帶領幼兒隨音樂完整進行表演。
5.播放果實豐收視頻,請幼兒欣賞果實累累的畫面,感受豐收的喜悅。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游戲的氛圍中用心,用腦,用眼,用身體,用嘴巴,用手,用腳,內化著自己的理解,他們在匹配的音樂刺激下產生表現的激情,此時他們真正和音樂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
總之音樂藝術工作的聽、唱、演奏,以及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分析、處理等方面的音樂能力,是在音樂實踐活動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的。(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備課、組織音樂教育活動、進行自我評析能力等)只有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才是提升音樂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師音樂素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孩子的發展。給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間,更好地促進他們的成長。
幼兒園中班摘果子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按音樂節奏,手腳協調地做摘果子動作
2、加深對秋天的認識,體驗摘果子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創設“豐收的果園”情境
2、《摘果子》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復習《小樹葉》注重表達歌曲中的不同情感。
2、欣賞《摘果子》的樂曲旋律,進入水果豐收情境,產生聯想
3、學習律動
1)幼兒在情境中摘水果,感受水果的喜悅
2)教師示范,講解動作的要領,如:手腕的轉動等。
3)幼兒隨音樂節奏練習摘水果的動作
4)隨樂復習踵趾小跑步
5)手腳協調的隨音樂做動作。
4、鼓勵幼兒創編動作,表現果園的豐收情景
5、引導幼兒一人表演,二人,三人或集體合作表演
我是一片樹葉(音樂)
目標
1.豐富幼兒有關生活經驗,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并運用到音樂活動中去。
2.能在音樂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動作表現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準備
長的硬紙條、釘書器。歌曲《秋葉》的錄音帶。
過程
1.帶幼兒到戶外欣賞秋季景象,感受秋風拂面、天高氣爽的宜人氣候,以及樹木花草的變化,培養幼兒熱愛秋天的情感。
2.觀察秋季樹葉的變化
、贅淙~的顏色有什么變化?
②刮風的時候樹葉怎么樣?刮大風和刮小風樹葉有什么不同?
、蹣淙~變黃以后怎么樣?
、軜淙~飄落到什么地方?
3.帶幼兒拾落葉,做成頭飾(將樹葉用針書器釘在長紙條上,再圍成圓圈)帶在頭上。在制作頭飾過程中,播放歌曲《秋葉》的錄音,使幼兒進一步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理解內容。鼓勵幼兒跟唱歌曲。
4.在此基礎上,啟發幼兒結合觀察活動扮成樹葉邊唱邊自由表演。
5.請不同水平的幼兒說說自己表演動作的內容。然后反復進行表演。
建議
1.此活動應結合認識秋季特征進行,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理解歌曲內容、動作與大自然的關系,讓幼兒自己獲得知識經驗,自由地舞蹈。幼兒的任何動作都會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強求統一。教師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都要給以肯定。
2.這種活動還可以結合認識春季的柳條發芽,讓幼兒獲得有關知識經驗,選擇恰當的歌曲讓幼兒自由地進行表現楊柳的舞蹈。
3.4歲的幼兒可以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觀察、撿落葉,教師幫助幼兒每人做一個頭飾。制做頭飾時,教師可自唱這首歌曲讓幼兒欣賞。第二次學唱歌曲和在歌曲音樂伴奏下,幼兒自由舞蹈 。
幼兒園中班摘果子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習掌握手、腳律動的動作要領,能跟音樂較合拍地做摘果子及腳步的動作。
2、感受并表現勞動的愉快心情。活動準備:
《摘果子》的音樂、圖片;顒舆^程:
一、導入
師:“秋天來了,果園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展示豐收的圖片)我們也一起去果園看一看,好不好?”
二、過程
1、師:“農民伯伯的果園好大呀!小朋友看,有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展示小朋友摘果子圖片)那我們也去幫農民伯伯摘果子,好不好?”
2、準備活動
師:“我們勞動之前要活動活動自己的身體,這樣在勞動中不容易受傷,那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坐坐熱身運動吧!”
3、學習手的律動
師:“小朋友,你們會摘果子嗎?手腕怎么做才能把果子摘下來?” 師:“摘果子需要什么工具放果子?怎么拿?”
師:“籃子好沉啊,我們把籃子放在地方,我們可以用雙手摘果子。”
師:“一個人自己摘果子好像太慢了,我們兩個或三個小朋友搭伙一起摘!
和音樂分組進行練習手的律動
4、學習腳的律動
師:“果園這邊的果子已經都摘完了,我們一起那邊看一看好不好,小朋友想想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舞步到那邊呢?小朋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
師:“腳跟、腳尖、跑跑跑。” 幼兒跟隨老師邊念口訣邊做動作。和音樂進行練習腳的律動
5、動作串起來,完成整個律動
老師哼唱,帶著幼兒把手的律動和腳的律動配合起來,多練習幾遍
6、和音樂,多次練習
師:“小朋友們,你們會摘果子了嗎?快看,那邊有好多的大蘋果,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聽著歡快的音樂到那邊摘果子,好不好? 跟著音樂,帶幼兒多次練習,可單
一、雙手也可分小組
三、活動結束
師:“摘了那么久,我都出汗了,小朋友你們出汗了嗎?快坐下來擦擦汗吧。勞動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農民伯伯看到你們摘了那么多的果子夸獎你們個個都是愛勞動的乖寶寶。為了感謝小朋友幫他摘果子獎勵你們分享今天的勞動果實,你們開心嗎?”
給幼兒分蘋果。
幼兒園中班摘果子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知秋天,感受豐收的喜悅。
2、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愛心和樂于助人的意識。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摘果子》音樂;實物玉米和棉花桃;用卡紙制作的花生、玉米、梨、蘋果樹、小鳥、云和落葉
活動過程
一、談話法導入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鼓勵幼兒說一說家里收獲的果實有哪些。出示實物玉米和棉花桃,幫幼兒了解玉米和棉花的基本用途。引導幼兒說出秋天的果實還有花生和梨,由玉米、花生和梨的顏色引出落葉和蘋果樹,跟幼兒一起感知秋天。
1、在了解梨的時候,隨機進行衛生習慣教育。
2、在欣賞蘋果樹的碩果累累時,隨機進行點數練習。
二、表達喜悅之情
通過欣賞蘋果樹的碩果累累,跟幼兒一起感受豐收的喜悅,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達這種喜悅之情。
1、喜悅——笑瞇瞇的、找果子、跑過去摘(踵趾步練習)
2、摘果子——一只手拿籃子、一只手摘果子(包括上面、下面和前面)。
3、摘得果子裝滿籃子,要拿給人們看一看。
4、隨音樂把動作連接起來,注意動作一定要跟上音樂的節拍。
5、讓幼兒排成兩隊或三隊隨音樂做練習,一定要及時表揚鼓勵。
6、讓有圍成圓圈隨音樂做練習,及時表揚鼓勵。
三、設計情境、鞏固練習、培養愛心
有一位農民伯伯,果園的果子都熟透了,他一個人摘不完,我們大家一起去幫忙好嗎?(把幼兒分成三個組,隨音樂再做一遍)
四、穩定幼兒情緒,培養美感
果子摘完了,農民伯伯說我們大家真棒,都是有愛心的孩子。
再次展示黑板上的蘋果樹,引導幼兒利用小鳥和云把這幅畫打扮得更漂亮。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畫一棵蘋果樹,或者用卡紙制作一顆蘋果樹,并做摘果子的游戲。
活動反思
是一節音樂律動活動,重點是體驗并表現勞動時的愉快和果子豐收的喜悅心情。創編不同方位摘果子動作,隨音樂節奏合拍的做摘果子以及踵趾小跑步的動作。活動要求幼兒感知音樂并能隨著音樂表演摘果子的動作,從而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請小朋友一起學“摘果子”的'動作。值得高興的是,孩子們看得可認真了。為了讓孩子們進入游戲情境中,我主動走到表現的最好的孩子面前“吃”果子。見我吃得這么香,孩子們都羨慕極了。看到孩子們那一雙又一雙企盼的眼睛,我又放了一遍音樂,將游戲情節繼續下去,而且盡可能的“吃遍”全班每個孩子的蘋果。也就這樣,使孩子們一直保持著積極的態度,很好地掌握了“摘果子”的動作。
讓我倍感欣慰的是,活動中小家伙們的小臉上始終蕩漾著快樂的神情,通過這樣的律動,也讓我了解到任何活動要建立在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之上,要進行相應的準備、銜接活動。要循序漸進,慢慢來,正如這節律動,要將過于復雜的動作分解再分解,運用豐富有趣的肢體語言傳達給幼兒,再融合進音樂中。然而在這方面我做得遠遠不夠,還有很有很多的不足,需不斷地“多聽、多看、多學、多記、多想”,向著孩子的世界一步步靠近。
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老師的引導性的語言是非常重要的,會直接決定一個活動開展的效果。我慶幸,在活動中我能根據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及時地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