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泡泡畫(精選2篇)
幼兒園教案:泡泡畫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感知不同吹泡器吹出的泡泡形狀。
2.會用記錄的方式記錄猜想與實驗結果。
3.樂意與大家交流分享。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觀察感知不同吹泡器吹出的泡泡形狀。
難點:通過探索感知猜想與實驗結果的區別。
活動準備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吹泡泡工具,已配好的溶液。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幼兒邊聽音樂邊進入吹滿泡泡的活動室。師:歡迎小朋友們來到泡泡樂園。耶!
師:剛才,你們看見了什么?它是怎樣的?(看見了圓圓的泡泡)
師:你們喜歡吹泡泡嗎?(喜歡)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吹泡泡?
基本部分
1、出示圓形吹泡器,師生一起吹泡泡,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新的`吹泡泡玩具,你們看看它們都是什么形狀的?
幼兒:圓形。
老師:你們猜一猜,圓形吹泡器吹出的泡泡可能是什么樣的?
幼兒:圓形的泡泡。
老師:我們去吹泡泡,用它吹出的泡泡跟你們說的到底是一模一樣的嗎?
2、請個別幼兒說說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是圓形的泡泡)
3、分別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吹泡器。提問:小朋友你們看它們是什么形狀的吹泡器?它們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幼兒猜想:三角形能吹出三角形泡泡,正方形能吹出正方形泡泡
4、集體做猜想記錄。
5、讓幼兒動手試試,三角形、正方形的吹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
6、集體做實驗結果記錄。
6、小結:不吹不知道,一吹嚇一跳,原來啊不同形狀的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圓的。
結束部分
游戲:吹泡泡
老師:“你們還想不想玩啊?我們到外面去玩,看看泡泡在陽光下面是怎樣的?
幼兒園教案:泡泡畫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一次課間活動中我發現有幾個小女孩在吹泡泡,后面跟了一大群孩子,他們又跑又跳地去追打泡泡,玩得甭提有多高興了。孩子們玩泡泡的情景觸發了我的靈感,既然孩子們這么喜歡玩泡泡,那我們就來做一個和泡泡有關的游戲或者活動吧。于是,我結合教材內容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材,利用本土資源制作吹泡泡用的泡泡水和不同形狀的吹泡器,讓幼兒通過實驗來體驗發現的樂趣,進一步了解科學知識。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形狀的工具吹泡泡,并觀察泡泡的變化情況,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2、在實驗過程中體驗發現的興趣。
3、培養幼兒動手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用不同形狀的工具吹泡泡,觀察泡泡的變化情況。
活動準備
1、用鐵絲做成不同形狀的鐵絲框,自制的泡泡水,紙杯若干個。
2、兒歌《吹泡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互問好。
2、導入課題。
師出示泡泡水和吹泡器,請幼兒說說這是用來做什么的。引起幼兒吹泡泡的興趣。
二、基礎部分
(一)出示圓形吹泡器,幼兒觀察吹泡器的形狀,并想象它會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幼兒相互討論,大膽想象)
1、指名回答討論結果。
2、幼兒動手用準備好的圓形吹泡器吹泡泡,驗證自己的想象。
3、請幼兒說說自己實驗的結果。(鼓勵幼兒積極發言,并及時表揚)
4、師小結:圓形的吹泡器會吹出圓形的泡泡。
(二)認識其他形狀的吹泡器,猜測泡泡形狀
1、出示正方形吹泡器,指名說出它的形狀。再思考:正方形吹泡器會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
2、依次認識長方形吹泡器和三角形吹泡器。
3、分別猜測這兩種吹泡器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
4、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幼兒分組吹泡泡
孩子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實驗來驗證一下你剛才的想法呢?(激發幼兒做實驗的興趣)老師給寶貝們準備了很多吹泡器,趕快試一試吧!(師提醒幼兒吹泡泡時不要對著同學吹)
1、 幼兒自由吹泡泡,在吹泡泡時觀察吹泡器的形狀和泡泡的形狀。
2、 指名幼兒說說自己用的吹泡器是什么形狀,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和原來的猜想一樣嗎?(每組多找兩個幼兒回答)
3、 幼兒交換吹泡器,再吹泡泡,觀察泡泡的形狀發生變化沒有。
4、 再請幼兒說說交換了吹泡器后,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
現在實驗已經做完了,寶貝們發現了什么問題。(幼兒相互交流,說出結論)師及時給幼兒的結論作出評定。
5、 師小結:不管用什么形狀的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四)游戲:吹泡泡
1、介紹游戲規則和游戲方法。
2、請幾名幼兒到場地中間和老師一起示范游戲。
3、師與幼兒一起游戲。
三、結束部分
師進行簡單的課堂總結,幼兒學泡泡飛出教室。
四、延伸活動
帶領幼兒到戶外用其他工具吹泡泡,觀察泡泡的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