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主題教案:《有趣的葉子》(通用12篇)
幼兒園主題教案:《有趣的葉子》 篇1
設計意圖
秋天來了,中班開展了一系列有關秋天的主題教學活動。幼兒在戶外散步時觀察了樹葉,并采集了許多樹葉,孩子對樹葉有很強烈的興趣。針對孩子的們的好奇,我設計了這堂科學活動——有趣的葉子,旨在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探索,了解樹葉的多種特征,學會按樹葉的形狀特征給樹葉分類。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葉子的多種特征,并初步了解葉子的作用。
2.學習按物體特征給樹葉分類。
3.喜歡參與探索活動,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各種葉子。
2.課件、展板等。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秋游吧!(歌曲)
瞧,我們來到了一片樹林里,這里有各種各樣的大樹。今天,大樹媽媽想請她的樹葉寶寶們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
2.出示展板,認識葉子的名稱
楓葉、梧桐樹的葉子、銀杏葉、桂花葉、山茶花葉、山芋葉子、牽牛花葉子、柳葉、桃樹葉子。
3.感知樹葉,初步分類。
(1)幼兒用眼睛仔細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用鼻子聞一聞,發現葉子的秘密。
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有厚有薄,有軟有硬,光滑粗糙,氣味不一樣等。
(2)幼兒按掌形、心形、橢圓形、扇形、批針形、針形將樹葉分類。
4.給葉子找朋友
出示一片綠葉,在課件上展示出一些實物圖,如風車、儲蓄罐、紙張、球拍、羽毛等,孩子找一樣地方,只要找到和葉子有一個相同點,就可以做好朋友。
4.說用途
遮風擋雨、做游戲、釋放氧氣、泡茶喝、做裝飾、葉雕、做香水等。
5.結束
樹葉的作用這么多,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大樹,不亂砍亂伐,保護森林,保護環境。
出示環保標志,帶孩子去樹林里貼標志。
幼兒園主題教案:《有趣的葉子》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葉子有多種外形,樂于探索,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2.能根據葉子的某個特征分類。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筆、泥、顏料、大紙、海綿塊等。
2.與幼兒一起到戶外撿許多不同的葉子,將葉子分散放置在活動室四周。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活動內容:這兒有這么多漂亮的葉子,把你最喜歡的葉子找出來好嗎?
2.幼兒自由觀察葉子的外形、顏色,并交流自己最喜歡的葉子。(教師根據幼兒的探索情況,個別引導幼兒用于葉子“親密”的方式探索,如撫摸它,聞聞它,與它說悄悄話等。)
3.幼兒集中交流探索的感受并說說葉子的外形像什么?(如想小船、扇子)
4.小組活動: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將葉子按某一特征分類。(如按外形、顏色分等)
5.幼兒集中觀看錄像《有趣的葉子》
6.幼兒自選表征活動:
(1)手掌畫:探索用手掌畫出葉子的不同形態。
(2)樹葉貼、泥塑樹葉。
7.幼兒自由交流作品。
幼兒園主題教案:《有趣的葉子》 篇3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葉子的多種特征,并初步了解葉子的作用。
2.學習按物體特征給樹葉分類。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收集各種葉子,豐富相關知識。
2.投影儀、《幼兒畫冊》或掛圖“各種各樣的葉子”。
活動過程:
1.以《逛公園》歌曲進場,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秋風帶來了許多同伴,讓我們去尋找它們的秘密。
2.指導幼兒觀察、探索,發現葉子的特征。
(1)讓幼兒帶著問題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
提問:葉子長得是什么樣子的?它有那些顏色?有哪些形狀?它像什么?葉子的正面、背面、邊緣摸上去分別有什么感覺?聞一聞有什么氣味?
(2) 幼兒自由結伴去觀察、探索和發現。
幼兒觀察時,教師可參與幼兒的活動,并給予指導,同時鼓勵幼兒邊觀察邊互相討論商議,提醒幼兒摸葉子時注意安全。
(3) 幼兒回到原位,圍繞葉子的顏色、形狀、大小、厚薄、軟硬、光滑度、氣味等方面,暢訴自己探索的結果。
(4) 遷移、擴展經驗。
圍繞投影儀上《幼兒畫冊》葉子的形狀,請幼兒講講像什么,你還在哪兒見過植物的葉子也是這樣形狀的。
3.指導幼兒分類。
(1)分類前指導。要先想好按什么特征進行分類,再找出分類標記進行分類。
(2) 幼兒進行分類。幼兒分類時,教師巡回指導。
(3) 檢查分類情況。先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是怎么分的,再請個別幼兒講講自己的分法。
4.討論葉子的作用。
教師引導幼兒圍繞食用、藥用、美化環境及對植物本事等方面來思考葉子的作用。
幼兒園主題教案:《有趣的葉子》 篇4
活動準備:
1,各種葉子
2,組織幼兒收集各種葉子,豐富相關知識。
3,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1,韻律活動進場
2,導入活動。
教師:春風到來了許多同伴,讓我們大家尋找她們的秘密。
二、指導幼兒觀察、探索、發現葉子的特征。
1,讓幼兒帶著問題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師;葉子長的怎樣?它有哪些顏色?有哪些形狀?它象什么?葉子的正面、背面、邊緣摸上去分別有什么感覺?聞一聞有什么氣味?
2,幼兒自由結伴去觀察、探索和發現。幼兒觀察時,教師可參與幼兒的活動,并給予指導,同時鼓勵幼兒邊觀察邊互相討論商議,提醒幼兒摸時注意安全。
3,請幼兒回到原位,圍繞顏色、形狀、大小、厚薄、軟硬、光滑、毛糙、氣味等方面暢訴自己探索的結果。
4,遷移擴展經驗。圍繞投影儀上葉子的形狀,請幼兒講講象什么?你還在哪兒見過哪些植物,
葉子是這樣形狀的。還可以為顏色或氣味或其它來遷移擴展幼兒的經驗。
三、指導幼兒分類
1,分類前指導。要先想好按什么特征進行分類,再找出分類標記進行分類。
2,幼兒進行分類。幼兒分類時,教師巡回指導。
3,檢查分類情況。先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是怎么分的,再個別幼兒講講自己的分法。
四、討論葉子的作用
教師引導幼兒圍繞食用、藥用、美化環境及對植物本身等方面來思考葉子的作用。
五、結束活動
幼兒園主題教案:《有趣的葉子》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葉子的主要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大致功能。
2.能分辨并畫出葉子的不同種類。
3.提高幼兒細致觀察能力,培養幼兒探究精神。
主要領域:科學
滲透領域:藝術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葉子實物和圖片,小紙箱,《各種各樣的葉子》視頻;
2.印有不同葉子的形狀邊緣的畫紙,彩筆
3.節奏活潑的伴奏
4.代幣制獎勵品
活動建議
1.感知發現
(1)教師有懸念地說出一個謎語,引起幼兒興趣,幫助幼兒初步了解葉子的特點。
提問:
小朋友們,今天請你們來猜一猜老師說的是什么東西呢?
謎語“千片萬片綠油油,春雨一灑冒出頭,可惜秋天要落去,任憑狂風吹滿路
(2)教師播放葉子相關實景視頻,激發幼兒對葉子的興趣。
提問:
A:你們知道葉子這些相同的部分叫什么名字嗎?
B:它們有什么作用呢?
2.探索體驗
(1)幼兒繼續觀看大自然中葉子的特寫視頻和葉柄、葉肉、葉脈的介紹短視頻。
(2)教師拿出有代表性的葉子特寫圖片,簡單介紹葉子的組成部分,并指出什么是叉狀脈(代表銀杏葉)、平行脈(代表竹葉)、網狀脈(代表楓葉)。
提問:
A:葉子上的這些線是什么樣子呢?
B:它們有什么特點呢?
C:猜一猜它們分別叫什么名字呢?
3.表達實踐
(1)環節1:魔法組隊(部分幼兒參加)幼兒代表從老師的魔法箱中,每人拿出一片樹葉標本,摸一摸,看一看,按照葉脈的類型,快速尋找其他拿到相似葉脈樹葉的幼兒,組成小隊。組隊完畢后,按照組隊的先后順序,請不同小隊的幼兒分別說一說自己的小隊成員拿的葉子的葉脈是什么樣子和葉脈的名稱。
(2)環節2:小畫家(全體幼兒參加)老師將印有葉子輪廓的畫紙和彩筆分給幼兒,請幼兒自己動手為葉子畫上葉脈。畫完之后可以舉手示意,并且告訴老師自己畫的哪一種葉脈。
4.總結評價:
(1)音樂律動《跳舞的小葉子》:老師播放伴奏邊唱邊跳,幼兒拿著自己畫的葉子跟隨老師一起跳。
(2)向本次教學活動各環節表現出色和需要鼓勵的幼兒頒發代幣制獎勵。
5.活動延伸
有條件的園所可以舉辦葉子標本展覽或者創意葉子繪畫展覽活動。
6.附兒歌
《葉子》
春天的葉子是筆記,毛毛蟲用嘴寫日記;
夏天的葉子是歌譜,蟬兒唱了一下午;
秋天的葉子是卡片,風哥哥送給云姐姐;
冬天的葉子是棉被,小草在棉被里乖乖睡。
幼兒園主題教案:《有趣的葉子》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葉子有多種外形,樂于探索,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2.能根據葉子的某個特征分類。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筆、泥、顏料、大紙、海綿塊等。
2.與幼兒一起到戶外撿許多不同的葉子,將葉子分散放置在活動室四周。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活動內容:這兒有這么多漂亮的葉子,把你最喜歡的葉子找出來好嗎?
2.幼兒自由觀察葉子的外形、顏色,并交流自己最喜歡的葉子。(教師根據幼兒的探索情況,個別引導幼兒用于葉子“親密”的方式探索,如撫摸它,聞聞它,與它說悄悄話等。)
3.幼兒集中交流探索的感受并說說葉子的外形像什么?(如想小船、扇子)
4.小組活動: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將葉子按某一特征分類。(如按外形、顏色分等)
5.幼兒集中觀看錄像《有趣的葉子》
6.幼兒自選表征活動:
(1)手掌畫:探索用手掌畫出葉子的不同形態。
(2)樹葉貼、泥塑樹葉。
7.幼兒自由交流作品。
活動反思:
隨著《指南》的學習,大家都知道在教育活動中,應注意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主動探索。本次活動,我為幼兒創設了豐富的教育環境,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興趣較濃,適合本班幼兒。
活動中仍有2個孩子參與不夠積極,興趣不高,原因估計有以下幾個:
1.材料的提供欠妥。教師投放的葉子是活動前與幼兒散步時撿回來的,并按類整理后投放,但各組投放的量太大,且未分層次,幼兒無法有效找到自己所需的葉子。
2.過于注重幼兒的主體性,導致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探索欲不強。活動中,當有個調皮的男孩子拿起較長的葉子當槍當劍舞動時,引得其他人也加入其中,忘了探索任務,也影響了原先正在探索的孩子。我為了體現自主,忽略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導致場面有些混亂。
幼兒園主題教案:《有趣的葉子》 篇7
一,活動準備:
不同季節葉子的卡片
二,活動目標:
①認識不同季節葉子的變化是不同的
②利用兒歌和手指律動的形式讓幼兒認識不同季節葉子所呈現的感受是不同的。
三、活動過程:
①一年有四個季節,分別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每個季節的變化也是不一樣的。
②教師出示卡片講述春天葉子的特點,有只可愛的的毛毛蟲在上面而且葉子特別嫩。
③出示夏天的葉子,講述葉子的特點葉子上面有只嬋兒。
④出示秋天的葉子講述葉子是黃黃的
⑤出示冬天的葉子講述冬天的葉子從樹上掉落下來像一層厚厚的棉被。
⑥用手指進行展示,一只手當葉子另一只手做手勢。
春天的葉子是筆記,(毛毛蟲用五指捏)毛毛蟲用嘴巴寫日記。
(一只手展平)夏天的葉子是歌譜嬋兒
(用五指捏)唱了一下午(雙手放在嘴巴兩側向外繞一圈)。
秋天的葉子是卡片風哥哥(手心向上)送給云姐姐(手心向下)。
冬天的葉子是棉被小草(一根手指頭)在里面乖乖睡。
(雙手放耳朵一側)將四個季節串起來回顧一遍。
⑦一起復習。春天的葉子是筆記,毛毛蟲用嘴巴寫日記。
夏天的葉子是歌譜嬋兒唱了一下午。
秋天的葉子是卡片,風哥哥送給云姐姐。冬天的葉子是棉被,小草在里面乖乖睡。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和身邊的小伙伴一起做。
幼兒園主題教案:《有趣的葉子》 篇8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小樹葉探索的興趣。
2.在觀察、操作過程中,初步發展幼兒的對比觀察能力。
3.認識樹葉的基本特征,了解樹葉的多樣性。
活動準備
1.Ppt:樹葉的作用
2.課件:樹葉粘貼-昆蟲
3.幼兒采集各種樹葉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環境布置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講述活動《我采集的樹葉》
討論:你采集的是什么樹葉?它是什么樣子的?
二、展開
1.觀察感知樹葉的多樣性。
(1)提問:這些葉子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2)小結:葉子的顏色很豐富,有黃色、紅色、綠色等;
形狀也各種各樣,有手掌形、扇形、針形、橢圓形等;
大小也不一樣,但每片葉子都有葉肉、葉脈、葉柄。
2.引導幼兒按意愿給樹葉分類。
(1)同時出示綠色針形樹葉和黃色手掌形樹葉,啟發幼兒找出不同。
(發展幼兒對比觀察力)
(2) 幼兒自主給樹葉分類,并介紹分類依據。
(如大小、顏色、形狀;通過自主分類鞏固對已有經驗的掌握)
3.樹葉的種類
心形: 形如心臟,基部寬圓而微凹,先端漸尖,如甘薯、牽牛、紫荊、麻的葉。
(如果是心形倒轉,叫做倒心形,如酢漿草的小葉。)
掌形:葉片三裂或五裂,形成深缺刻,全形如手掌,如棉花、蓖麻、葡萄、槭樹、梧桐的葉。
扇形:形如展開的折扇,頂端寬而圓,向基部漸狹,如銀杏的葉。
菱形:葉片成等邊的敘方形,如菱、烏桕的葉。
披針形:也叫槍鋒形,葉基較寬,先端尖細,如桃、 柳、竹的葉,(如果是披針形倒轉,叫做倒披針形,如小蘗的葉。)
卵形:形如雞卵,下部圓闊,上部稍狹,如桑、向日葵、的葉。(如果是卵形倒轉,叫做倒卵形,如玉蘭、花生的小葉。)
圓形:形如圓盤,長寬接近相等,如,旱金蓮的葉
針形:葉片細長如針,如油松,馬尾松,白皮松,仙人掌的葉。
鱗形:形如鱗片,如側柏的葉。
4.引導幼兒了解樹葉的作用
課件演示:樹葉的作用
蠶寶寶愛吃的桑葉
有助消化的山楂樹葉子
保健身體的核桃樹葉子
可以驅蚊的桉樹葉子
還可以做肥料
5.欣賞樹葉畫
課件:樹葉畫—昆蟲
三、延伸活動
了解特殊公用的樹葉
(如可以吃的樹葉、有特殊本領的葉子等)
幼兒園主題教案:《有趣的葉子》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雙腳并攏原地跳,體驗側翻滾的樂趣。
2、能大膽發揮想象,嘗試用各種肢體動作表現樹葉下落的形態。
教學準備:
課件、小標識教學
重點與難點:
1、雙腳并攏原地跳
2、能嘗試用各種肢體表現樹葉下落的形態教學方法與手段:演示法、講述法、觀察法、示范法等
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
一、導入部分:
出示課件,逐步引出“頑皮的葉子”。
二、主要活動:
(1)展示課件,引導觀察畫面(葉子上、下跳動),并組織討論及鼓勵個別演示。
(2)示范雙腳并攏原地跳動作。
(3)繼續演示課件(葉子轉動),并組織討論及鼓勵集體演示轉的動作。
(4)引導想象葉子的下一個動作,示范側翻滾。
(5)給予相應背景(大風/小風),組織反復練習雙腳并攏原地跳-轉-側翻滾的動作。
三、結束部分:
結合季節特點,鼓勵用各種肢體動作來表現葉子下落時的形態。
一、觀察課件,大膽發揮想象,猜一猜、說一說課件展示內容。
二、(1)欣賞課件,大膽參與討論并能個別表演葉子在大樹上的動作。
(2)學習雙腳并攏原地跳。
(3)積極參與討論并集體模仿葉子在半空中的動作。
(4)想象及模仿葉子掉在草地上的動作,嘗試側翻滾。
(5)強化體驗動作要領,愉快的反復練習。
三、自由模仿及表演葉子下落時的動作。
一、利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二、能積極發揮想象,大膽參與活動,學習相應技能(跳),并體驗轉及側翻滾的樂趣。
三、大膽發揮想象,嘗試用各種肢體動作表現樹葉下落的形態。
幼兒園主題教案:《有趣的葉子》 篇10
設計意圖:
上個星期三,幼兒園組織去秋游,在吃桔子的時候,小朋友偶然發現一個桔子上帶了幾片葉子,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就被這幾片葉子吸引住了,還不斷地從地上拾到了各種各樣的樹葉,玩得不亦樂乎,在孩子們展示自己的`葉子的時候,我不禁想到,這不正與我的網絡主題“我愛大自然”相符嗎。在正常的思維下,如果講到大自然,我們通常會先講自然中的植物,從植物出發,再到樹木,最后講到樹木的根莖葉,經過這次孩子們秋游,拾落葉的舉動,何不換種方式,從最小的知識開始,再到大的環節。對此,我生成了這次的綜合活動:有趣的葉子。想通過觀察探索這個身邊隨處可見的小景物,來培養孩子們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從而讓幼兒了解自然,熱愛自然。
活動目地:
一、幼兒熱愛自然,喜歡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二、通過觀察、比較不同的樹葉,了解樹葉的大小、形態和顏色。豐富幼兒對樹葉的知識:葉柄、葉脈、樹葉的正反面。
三、能大膽進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四、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戶外有落葉木場地;彩色顏料、毛筆、漿糊等繪畫用具;示范畫一份。
活動過程:
一、撿落葉,拾落葉。
帶幼兒到戶外場地,談話導入,讓幼兒自由撿拾地上的樹葉。
二、觀察比較樹葉,幼兒自由探討,發現樹葉有不同的形態和顏色。
1、形態各異(大小、長短、圓扁以及帶鋸齒)
2、顏色不同(包括楓葉、綠葉、落葉)
3、樹葉的組成(葉柄、葉脈、葉子的正反面)
3、葉子的用處(茶葉、菜葉如果幼兒感興趣,還可簡單提一下光合作用)
三、將自己收集到的葉子進行拓印畫。
1、出示范例,講解示范。
將拾來的落葉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再印到紙張上輕壓一下,注意印的時候不要拖動樹葉,還可以將不同的樹葉拼印出不同的物體。
2、幼兒動手印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運用樹葉印畫、并發揮想象用樹葉拼印出不同物體,如葵花等,提醒幼兒保持桌面。衣服整潔。
3、展示幼兒作品,對保持整潔的幼兒給予表揚。
4、收拾,回活動室,將幼兒作品放置于活動區內。
幼兒園主題教案:《有趣的葉子》 篇11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科學教育強調讓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愛護動植物……。要求教師盡力做到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樹”在我們周圍生活中隨處可見,秋天樹葉飄落的現象激起了幼兒的好奇心,他們拾來美麗的樹葉,提出了許多問題。為滿足幼兒的探究欲望,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我設計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幼兒觀察樹葉,知道常綠樹和落葉樹的特征。
2、情意目標:通過游戲,強化幼兒對樹葉的認識,體驗游戲的樂趣,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3、技能目標: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觀察樹葉的變化,讓幼兒認識落葉樹、長青樹的主要特征。活動難點:正確區分、記錄常綠樹、落葉樹的樹葉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幼兒觀察過周圍各種樹葉
2、材料準備:錄音機、磁帶、電視機、VCD、碟子、環衛工人服裝、掃帚、撮箕、課前幼兒自制樹葉掛飾、記錄卡、樹葉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幼兒安靜入坐,與幼兒一起做指五官的游戲。
基本環節:
一、以秋風姐姐送禮物的形式引出主題,引導幼兒認識長青樹和落葉樹的主要特征。
1、播放錄音—風聲。
師:(神密地)聽,什么聲音,(風聲)怎么這么大的風啊?(秋風姐姐上)
師:秋風姐姐來啦!秋風姐姐送來禮物后,從另一側門出。
師:秋風姐姐,你怎么走啦?
2、引導幼兒認識落葉樹和長青樹的主要特征。
(1)認識落葉樹的特征。
師:(發現禮物),這是什么?打開來看看(出示樹葉)
師幼談話。
師:你們在哪里見過樹葉?幼兒:街道邊、山上……
師:那你發現樹葉這段時間有什么變化?幼兒:變黃了、變紅了、落下來了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呢?幼兒:秋季
小結:對了,秋天的時候樹的葉子要變黃、變紅,慢慢落下,第二年春天再發芽、長葉,這類樹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落葉樹
(2)認識常綠樹的特征。(出示另一包樹葉)
教師打開,讓幼兒觀察,說出名字,它叫萬年青。
小結:像萬年青樹一樣一年四季樹葉都是綠綠的這類樹叫常青樹。
二、播放課件,幫助幼兒區分長綠樹和落葉樹。
師:老師做了一張VCD,我們來看看
教師與幼兒一起看碟片,說出樹的種類,邊看教師邊用紅外線批示畫面,幼兒說出常綠樹的樹葉一年四季樹葉都是綠綠的;落葉樹到了秋天,就會變黃、變紅,而且還會從樹上掉下來。(暫停碟片)
三、談話后帶上課前自己做的樹葉掛飾,引導幼兒再次區分并記錄
1、與幼兒談話,放VCD。引導幼兒做吊飾,并記錄落葉樹和常綠樹
2、幼兒操作:小朋友自己選擇吊飾,作好記錄,教師分別指導。
小結:大家都做得很好,我們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我們把吊飾送給老師客人,讓他們也美一美,然后到肖老師這兒來,我們玩游戲,好嗎?
四、播放VCD,觀察落葉樹樹葉飄落的姿態,師幼談話
師:有風的時候,樹葉怎么樣?(有風時擺動、在空中飛舞、在地上轉圈、打滾……)
師:風停了呢?(睡在地上),對,有的葉子黃了,也要從樹上落下來。
五、游戲:掃落葉
師:我們來做游戲《掃落葉》,你們扮樹葉,好嗎?
播放風的錄音,幼兒扮樹葉,在有風和無風時用肢體語言來表現秋葉的樣子。
結束環節:教師扮環衛工人,清掃樹葉(幼兒)出教室。
活動延伸:觀察幼兒園里的樹,分出它們的種類,繼續開展拾樹葉及樹葉的手工活動。
活動總結
在這個活動中,我通過幼兒看VCD,讓幼兒聯想到自己觀察到的風吹葉落,外出秋游等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睡在地上的情景,幼兒就能模仿、想象樹葉飄動的姿態。掃樹葉游戲,讓幼兒用各種肢體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幼兒在游戲中創造性地表現美,自我欣賞,從而獲得參與活動的滿足感。整個活動幼兒是通過看、聽、唱來完成的,發展了幼兒的創造力和動作協調能力,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欲望,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為此,我將以《綱要》為指導,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如果在這個課前組織幼兒參加一次秋游,效果會更好,更能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幼兒的活動將更加豐富和深化。
幼兒園主題教案:《有趣的葉子》 篇12
活動目標:
1.閱讀圖畫書,體會小狐貍和小葉子之間的細膩情感。
2.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活動準備:
事先利用戶外活動時間持續觀察某棵落葉樹的變化。
幼兒活動案
教師導學案
修改案
活動方案:
第一課時:
活動一、認識小狐貍飛兒和他最心愛的大樹朋友,說說小狐貍飛兒最心愛的是什么呢?猜猜他會怎么照顧大樹?
活動二、傾聽故事,自然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三、討論:說說最喜歡故事的哪兒?
第二課時:
活動一、回憶故事內容,小狐貍的名字是?他最心愛的是?
活動二、邊看圖,邊傾聽故事,思考:飛兒那么喜歡大樹,為什么會嚴厲地對小葉子說話?
葉子在飛兒的夢里可能會跟他說些什么?
大樹的葉子都掉了,飛兒還喜歡它嗎?
第一課時:
活動一、出示封面,介紹小狐貍飛兒和他最心愛的大樹朋友。
前段時間我們知道了一位紳士,最心愛的東西是他的雨傘,小狐貍飛兒最心愛的是什么呢?
他會怎么照顧大樹?
活動二、看圖,講述故事,根據幼兒的反應自然回應。
將故事一頁一頁地翻過去,請幼兒猜一猜發生了什么事,接下來會怎樣。
活動三、討論:你喜歡這個故事嗎?最喜歡哪兒?
第二課時:
活動一:和幼兒一起回憶故事內容。
前兩天,我們認識了一只小狐貍,它叫?他最心愛的是?
活動二:家長與幼兒共讀故事,讓幼兒在熟悉故事的基礎上自然回應。
飛兒那么喜歡大樹,為什么會嚴厲地對小葉子說話?
葉子在飛兒的夢里可能會跟他說些什么?
大樹的葉子都掉了,飛兒還喜歡它嗎?
你喜歡飛兒嗎?喜歡它的什么?
活動反思:
通過跟爸爸交流,他認為該繪本的脈絡很清晰,有了《紳士的雨傘》的鋪墊,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就變得簡單而便利了,第一課時中,孩子們傾聽得特別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