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西瓜教案合集(精選2篇)
幼兒園西瓜教案合集 篇1
一、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教具、學具的準備:教學用掛圖4張,設計成相片的形式;教學用排序框一個,鼠媽媽的頭飾一個;字卡一套;每人一套圖片(4張)和排序框。在舞臺上布置一個場景:西瓜船在水上飄著。
(二)知識經驗準備課前請大班的幼兒排練木偶故事表演。
二、活動過程
(一)設計生動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入主題。
老師打扮成老鼠媽媽向大家介紹:小朋友們好!知道我是誰嗎?我是鼠媽媽。剛才,我上了趟照相館。瞧!這是我的兩個小寶貝:油油和吱吱。(出示小老鼠的合影)他們可愛嗎?他們可淘氣啦,就說昨天吧,我帶他們去春游,可他們卻弄得渾身濕淋淋的。你們猜猜這是怎么回事?看看我昨天拍下的相片就會明白啦!
(二)觀察圖片,引導幼兒學習按事物發生的經過進行排序。
1、出示圖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描述畫面的內容,著重講角色的動態。
然后引導幼兒由畫內向畫外推想:兩只老鼠怎么會在小河里?對畫面的前因進行發散性聯想,鼓勵幼兒想得不一樣。觀察圖片可采用問題啟發法:圖上有誰?他們怎么啦?從哪里看出他們遇到了危險?(豐富詞:危險)心情怎樣?(豐富詞:著急)油油和吱吱有什么不同?(觀察動態)他們坐的是什么?怎么找到的西瓜皮?
2、無序地出示圖三和圖四,讓幼兒排一排,說一說:這三張圖怎么排?誰在前?誰在后?為什么要這樣排?著重講圖三和圖四的排列順序及理由。
3、鼓勵幼兒根據圖片的內容,大膽地想像合理的情節發展。啟發性提問:油油和吱吱怎么會爬上西瓜船?為什么青蛙在推西瓜船?小老鼠們怎樣找到青蛙哥哥的?青蛙哥哥為什么會坐在西瓜船里?這中間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4、出示圖二,進行插排講述。啟發幼兒講出:這張圖應該插在哪里?為什么?要講出圖二排在圖一和圖三中間的道理,引導幼兒看出事件發展的邏輯順序。
5、按自己的合理設想進行完整地排序和故事講述。先自由地排序,然后練習編故事小學生作文,把油油和吱吱的經歷編成一個生動的故事。鼓勵幼兒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幫助幼兒尋找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故事要編得合理,有說服力。嘗試給故事起名字。
(三)把故事完整地再現一次。利用木偶表演增強表演的生動性和趣味性。看完表演,鼠媽媽請小朋友評價故事的人物形象:小朋友有什么話想對我的兩個小淘氣說嗎?告訴他們今后要注意些什么事情?你們喜歡青蛙哥哥嗎?想對他說什么?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習自我保護和互相幫助。
三、各領域滲透
科學:配合認識水和浮力,了解水的性質及如何利用浮力。
健康:學習在水中如何自救,培養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知道安全的重要性。
四、生活中滲透
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能吸取小老鼠淘氣、冒險的教訓,引以為戒,不做對自己造成危害和會危害別人的行為。注意安全,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另外,學習青蛙助人為樂的行為,主動幫助別人。
五、環境中滲透
把木偶道具投放到語言角或藝術角,方便幼兒隨時取放進行表演。
六、家庭中滲透
要求家長在生活中幫助幼兒區分安全與危險的行為,告戒幼兒盡量遠離危險。鼓勵幼兒幫助別人。
七、活動評價
八、活動目標
1、通過細致地觀察圖片,引導幼兒把圖片按事物發展的邏輯順序進行有序排列,并根據圖片內容進行合理的情節想像,運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較有條理地表達圖片內容,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培養想像力及創造力,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2、通過排圖活動,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習互相幫助。
3、通過講述活動,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有自救意識。
4、在活動中充滿自信心,積極開動腦筋,有獨特的見解。
幼兒園西瓜教案合集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幼兒能夠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感受作品中小老鼠機智、勇敢的角色形象。
2、引導幼兒創造性地表演故事,培養幼兒大膽表演的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大圖書一本、PPT(童話劇背景)、情境表演道具若干、西瓜。
經驗準備:幼兒已看過童話劇表演,對童話劇的基本要素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1、引題:教師出示西瓜,請幼兒談談西瓜有什么作用
小朋友你看這是什么呀?(這是一只圓溜溜、胖乎乎的大西瓜)那平時大西瓜能用來干什么呢?(解渴、西瓜皮可以做成燈籠、裝飾物)
小朋友講了大西瓜的這么多作用,那故事中的西瓜是不是有更多的作用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分析:導入環節設計得貼近幼兒生活,教師運用實物較生動地引出活動的內容,引起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邊講述故事邊啟發性地提問。
小老鼠熱得滿頭大汗,這時它心里會怎么想呢?小老鼠吃完半只西瓜,它會把西瓜皮用來做什么呢?為什么?另外的半個西瓜,它又該怎么處理呢?一條小河擋住了它的去路,河面上什么都沒有,小老鼠該怎樣過河呢?在河對岸小老鼠會遇到誰呢?又會發生什么事呢?狐貍想吃小老鼠,小老鼠會想什么辦法對付狐貍?
(2)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知道故事里的西瓜都變成什么了嗎?(變成了西瓜帽、西瓜船、對付狐貍的武器)
讓幼兒嘗試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說完整的話。
(3)噢,原來西瓜還能變成那么多東西,那么是誰讓西瓜有了這么大的本領呢?(小老鼠)
(4)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老鼠呢?從哪里可以看出?(幼兒回憶故事并進行講述)
教師小結:故事中的小老鼠會把西瓜皮當成西瓜帽、西瓜船,遇到危險的時候還套用西瓜皮當做武器對付敵人,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它是一只聰明、勇敢的小老鼠。另外,它去看望奶奶,而且還把半個西瓜留給奶奶吃,可以看出它很愛它的奶奶,是一只有孝心的小老鼠。
分析:教師通過聲情并茂地講述和形象生動的大圖書繪本展示,幫助幼兒盡快理解了故事的大致內容。此外,教師還通過分段講述、啟發性提問,引導幼兒展開想象并加以表達,既拓展了幼兒的思維,又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動作練習,為情景表演做鋪墊
咦!這么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講講吧!(鼓勵幼兒跟著老師一起講故事)
教師帶領幼兒邊講述故事邊進行簡單的練習動作。(先理解下面的詞的意思)
小花小草蔫了、小老鼠劈西瓜、吃西瓜、搬西瓜、滑過小河、狐貍摔得四腳朝天。(鼓勵幼兒大聲地講述并大膽地進行動作創編)
教師:小朋友們學得真棒,真像一個小演員!那你們想不想把這個故事編成童話劇表演給客人老師看呢?
分析;教師讓幼兒集體講述故事,使幼兒對整個故事的情節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鼓勵幼兒對幾個動詞進行動作創編,既使幼兒掌握了詞的含義,又為情景表演做好了相應的鋪墊,通過動靜結合的方式引起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可謂一舉兩得。
4。引導幼兒進行情境表演
(1)了解童話劇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小朋友,你們看過童話劇嗎?童話劇是什么樣的?演童話劇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呢?(童話劇里有場景、道具還有演員,今天我們就要來扮演一回小演員)
(2)看圖書了解故事當中有哪些角色。
(3)請部分幼兒上臺表演童話劇。
教師介紹演員的位置并提出要求:①輕輕上舞臺;②表演時不能說話,面朝觀眾,要有表情;③聽故事進行表演;④幼兒找到自己角色的位置,開始進行表演。(沒有上臺表演的幼兒,以配音的角色跟著錄音講述故事,并做小評委)
(4)表演結束后,讓幼兒點評臺上哪位小演員表演出色,什么地方表演得好,指出表演不夠出色的小演員,為什么表演得不好,應該怎樣表演。(讓幼兒從自身角度出發進行小結點評,為集體表演做鋪墊)
(5)集體上臺表演。教師分配角色,分發道具,演員們找到自己角色的位置,表演開始。
分析:教師提供多種形象的道具材料,讓幼兒自選,進行童話劇合作表演,使幼兒的主體性得以充分體現。幼兒大膽自由地在臺上表演,得以提升自信心,增強表現欲。此外,第一遍表演結束后教師讓幼兒進行點評,使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得到鍛煉。
5、活動結束
謝幕:小演員們表演得真好,現在演出結束,我們一起和觀眾們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