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運動員》 小班健康運動身體好教案及反思(精選6篇)
大班健康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運動員》 小班健康運動身體好教案及反思 篇1
設計意圖:
由于本班倪子樂小朋友經常因牙痛而不來園,部分的孩子開始換牙,孩子對這些現象還很好奇。幼兒期是保護牙齒的重要時期,為了能使孩子更好的保護好牙齒,我們有了利用家長資源牙科醫生進行資源共享的想法,于是為什么保護牙齒這一活動便產生了。
活動目標:
1、知道牙病菌是怎樣產生的,懂得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課件。
2、牙刷。
3、聯系牙科醫生(家長)請她來參與活動。
活動過程:
一、討論為什么會牙痛。
觀看課件,討論圓圓為什么會牙痛?
牙齒上的黑洞洞是怎么來的?不刷牙誰最高興?(幼兒討論)
(播放課件)學習詞:牙病菌。
幼兒互相觀察對方的牙齒
大家互相看看:你的牙齒有沒有牙病菌呢?
幼:沒有,有
要是你的牙齒上也有了牙病菌,你會怎么做?
幼:天天刷牙、找牙科醫生看看、不吃甜食……
現在請牙科醫生劉逸的媽媽來給我們講講怎樣才能有一副潔白健康的牙齒。大家歡迎(集體鼓掌)
二、牙科醫生的講解:介紹牙齒,尖牙、磨牙。
出示爛牙,介紹為什么牙齒會爛。有了爛牙該怎么辦?介紹怎么保護自己的牙齒。
有人換牙了,你知道應該注意什么嗎?(看課件不能舔牙床)你是怎么保護好自己的牙齒的?
教幼兒正確的刷牙的方法。
教師小結:看課件(鞏固保護牙齒的方法)
三、大家一起刷刷牙
醫生阿姨是怎么教我們刷牙的啊?請幼兒上來表演師分給幼兒每人一把牙刷。幼兒表演動作后,師帶領幼兒邊念刷牙歌邊學習該幼兒做刷牙的動作。
〈刷牙歌〉
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小牙刷手中拿,天天都要把牙刷;
刷刷刷刷,刷刷刷刷,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
刷刷刷刷,刷刷刷刷,里里外外都刷凈,
保護牙齒人人夸呀人人夸。
我們大家現在到盥洗室去試試新學的刷牙方法吧!一邊做動作,一邊出活動室。(播放音樂刷牙歌)
活動反思:
通過學習,幼兒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對人身體的危害,幼兒還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有利于養成早晚刷牙的衛生習慣,收到良好的效果,整個教學活動層層遞進,從材料,形成到組織的各個環節,教師的語言以及幼兒的表現等,都是個性化濃郁的,不斷激發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發現知識的一次活動。總之,是把枯燥的科學活動和其他領域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達到了整合的目的。
大班健康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運動員》 小班健康運動身體好教案及反思 篇2
設計意圖
在歌唱過程中加入節奏朗誦,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表現朝鮮族民族風情的幼兒歌曲《辣白菜》,正是這樣一首以說為主,說唱結合,幽默風趣,活潑歡快的好作品。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活動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朝鮮族特色飲食和音樂,拓展和深化幼兒對祖國多民族文化的感性認識。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歌曲,體驗說唱結合的幽默風趣。
2、學習使用創編的動作表現腌制辣白菜的勞動和品嘗辣白菜火辣辣的感覺。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部分幼兒有吃過辣白菜的經驗。
物質準備:朝鮮族生活情境課件、節奏圖譜以及要排放在圖譜上的相關蔬菜卡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隨著歡快的音樂模仿小魚、小鳥、大象、烏龜等動物的律動。
教師:小朋友,老師的衣服漂亮嗎?(幼兒:漂亮。)
教師:你們知道我穿的是什么民族的服裝嗎?(幼兒:朝鮮族的服裝。)
教師:對,這就是朝鮮族的民族服裝。
教師:你們會說朝語嗎?(幼兒:不會。)
教師:現在,我們就學習用朝語和大家打個招呼吧!你好DD安寧哈些要!(幼兒:安寧哈些要!)
2、教師播放錄像片請幼兒欣賞。
教師:小朋友說得真好,下面,就歡迎大家一起到我的家鄉DD延邊做客。
幼兒自然坐成半圓,在看的過程中,教師簡單介紹錄像片中延邊的風情。
(錄像片直觀、形象,使幼兒初步了解和感受到朝鮮族的民族風情及飲食。)
教師:畫面中的人們在干什么?
幼兒1:有許多人在跳舞。
幼兒2:跳舞的人都穿著漂亮的韓服。
幼兒3:我看見阿姨在唱歌。
幼兒4:我看見在做打糕。
教師:在畫面上你們還看到了什么?
幼兒1:打糕。
幼兒2:冷面。
幼兒3:辣白菜。
教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打糕、米腸、冷面、辣白菜這些都是朝鮮族最喜歡吃的食品,其中有一種食品是朝鮮族每餐必不可少的,它就是DD辣白菜。那么,小朋友們知道腌制辣白菜需要什么蔬菜嗎?
幼兒1:辣椒;
幼兒2:白菜;
幼兒3:大蒜。
(從幼兒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孩子已經積累了很豐富的相關知識經驗)
教師:我們一起看一看大家說的對不對?
3、看木偶劇表演。
教師:(出示白菜模型)大家好!你們都認識我吧!我是誰?對!我就是白菜,你們的爸爸媽媽都用我腌酸菜吃,或炒著吃。可是朝鮮族的媽媽呀,用我腌辣白菜吃。他們說,吃辣白菜會增強免疫力,會變得更健康的,你們不能忘了我的名字,請你們叫我兩次名字,拍三次手。
幼兒:白菜白菜 ×
教師:(出示辣椒模型,用夸張的聲音咳嗽)腌制辣白菜少了我也不行,我是誰?對,我就是辣椒,我很辣,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吃了辣椒,你們的臉紅潤潤的,會變得更漂亮。如果,你怕辣,少放一點兒就可以了,請你們叫我兩次拍三次手。
幼兒:辣椒辣椒 ×
教師:(出示大蒜模型)要腌辣白菜沒有我也不行。我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蒜,雖然味道有點怪怪的,但是能除掉人體內的害蟲,讓你們的身體變得更強壯。大聲喊我兩聲,拍三次手。
幼兒:大蒜大蒜
教師:我們三個是好朋友,要腌制辣白菜少了誰都不行的。也別忘了添加適量的鹽、味素、生姜、蝦醬等調料,這樣會更好吃。朝鮮族的媽媽要用我們腌辣白菜了。我們該走了!再見!
幼兒:再見!(擬人化的表演,讓幼兒初步了解了腌制辣白菜的主要材料,即歌詞內容。)
4、教師:下面讓我們玩個拍手游戲吧!說的部分要說一說,拍手的部分要按節奏拍一拍手。
教師一邊說歌詞內容,一邊在白板上演示相應的圖形和節奏圖譜,并引導幼兒按節奏圖譜拍手打節奏。
教師:腌制辣白菜需要什么?
幼兒: ×| ×
教師:白菜,白菜。
幼兒: ×
教師:辣椒,辣椒。
幼兒: ×
教師:大蒜,大蒜。
幼兒: ×
教師說,幼兒拍;幼兒說,老師拍;幼兒說,客人老師拍:客人老師說,幼兒拍。通過互換角色的形式練習打節奏和有節奏地說詞。
(有了直觀的圖片和節奏圖譜的幫助,再通過玩拍手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按要求打節奏、朗誦歌詞,幼兒感興趣,學得很快。)
5、觀看課件畫面、欣賞歌曲。
教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大家一起來聽一聽。(教師播放視頻請幼兒欣賞)
教師:聽了音樂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這樣的問題幼兒是很難回答的!)
幼兒1:有辣的感覺。
幼兒2:歌唱得很快,想跳舞。
教師:這是一首非常歡快的歌曲,節奏感很強,讓人一聽就想跟著跳起來。這首歌曲的名字叫“辣白菜”。吃了辣白菜會怎樣?(這樣的問題也是幼兒很難回答的。如果說“是不是很辣呀?做一個辣得要死的樣子看看”,可能會更有利于導向下面的活動。)
幼兒:好辣。
教師唱“好辣辣辣辣辣辣辣辣辣”,問:還想吃嗎?(教師表現出很辣的樣子。)
幼兒:還想吃!教師唱“大家一起嘗一嘗”,問:辣白菜是朝鮮族最喜歡吃的食品。剛才,我們聽的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
幼兒:辣白菜。教師:辣白菜、辣白菜、辣白菜,辣白菜、辣白菜、辣白菜,好辣辣辣辣辣辣辣辣辣,大家一起嘗一嘗。腌制辣白菜需要什么? ×| ×,白菜、白菜 ×,辣椒、辣椒 ×,大蒜、大蒜 ×,好辣辣辣辣辣辣辣辣辣,大家一起嘗一嘗。
教師清唱一遍歌曲,引導幼兒同教師一起學說歌詞。
教師:讓我們隨音樂邊看畫面邊唱歌曲。(教師播放歌曲課件,幼兒完整地學唱兩遍歌曲)
6、玩揀拾玩具蔬菜游戲。
教師:我們身上都帶著什么呀?(幼兒:圍裙)
教師:在那邊,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腌制辣白菜需要的蔬菜,請小朋友們一邊唱歌,一邊撿蔬菜貼到圍裙上,但是一種蔬菜只能撿一個。(教師播放音樂,幼兒邊唱歌,邊游戲。)
(設計這個環節原意是想讓幼兒通過愉快的過程再次聆聽歌曲,但幼兒的興趣都在蔬菜模型的搜集上,因此這個操作環節沒有能夠很好地與歌曲的欣賞和表演相結合。)
7、創編新歌詞。
教師:蔬菜都準備好了,下面就讓我們來做小廚師腌制辣白菜吧!把這些蔬菜加工成辣白菜的調料呢?腌辣白菜之前應該做什么……
幼兒:洗白菜。老師:那怎樣洗?誰能用動作來表演一下?請幼兒自己創編動作,并一起做一做。邊做邊引導幼兒將動作和加工各種蔬菜的動詞編入到歌曲中。如:白菜白菜洗一洗(動作)。
老師:咦?老師怎么忘了呢?讓白菜變成辣白菜還應該怎么辦?
幼兒:灑咸鹽。
老師:怎么灑咸鹽呀?誰能做一做?
幼兒用動作來表演,邊做邊說:“咸鹽咸鹽灑一灑。”
老師:還應該加工什么調料?
幼兒1:大蒜。幼兒2:辣椒。
老師:這些蔬菜怎么加工呢?
幼兒1:大蒜大蒜碾一碾。
幼兒2:辣椒辣椒搗一搗。
老師:大家一起唱一遍新編的辣白菜歌吧!隨音樂,教師同幼兒一起邊做動作邊演唱新編的辣白菜歌。
9、小朋友們品嘗老師腌的辣白菜,活動結束。
附歌曲:
辣白菜1=C
辣白菜辣白菜辣白菜 ×辣白菜辣白菜辣白菜 ×
6 D| 6 6 6 6 | 6 6 6 6 | 6 D |
好辣辣辣辣辣辣辣辣辣,
6 6 、| 6 5 4 3| 2D||
大家一起嘗一嘗。
腌制辣白菜需要什么? ×| ×
白菜白菜 ×辣椒辣椒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大班健康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運動員》 小班健康運動身體好教案及反思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幼兒觀看動畫片《貓和老鼠》,看到老鼠與貓斗智斗勇的精彩時刻,機靈的老鼠做夢時幻想自己與貓不是天敵而是好朋友,兩個一起誰在溫暖的搖籃里悠閑的晃蕩,結果等老鼠猛地一睜眼才發現原來自己在做夢,是貓突然來到自己睡的地方搖晃自己的搖籃。看到小朋友對這個片段很干興趣,借此想對小朋友講講對于他們出生這個時代比較陌生的搖籃,從而衍生出要學會感恩父母。
活動目標
1、能用優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2、幼兒自己創編動作。
3、學會對家人的感恩。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對他人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把握音樂的節奏型。
活動準備
1、圖片若干
2、VCD
3、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復習兒歌《小樹葉》。
師:“小朋友,你們還記得上次我們觀看的動畫片《貓和老鼠》里面老鼠在什么上面呼呼大睡做著甜甜的美夢嗎?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來認識認識這個東西吧。”
二、基本環節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搖籃》我們一起來聽一下吧。”(播放音樂)
師:“小朋友我們剛才聽到的歌曲名字叫什么?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呢?請你們說一說。那么好聽的歌我們再來聽一遍吧,不過這次我們要帶著問題來聽了,聽一聽這首歌里面唱的都有誰?他們都在干什么?”(再次播放歌曲)。
師:“小朋友誰能說一說剛才歌曲里面都唱的什么?非常的棒小朋友都說出了自己剛才聽到的,有藍天、大海、星星、那老師還聽到了,白云、浪花、小魚、搖籃、咦?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是搖籃嗎?(幼兒回答)你們是這樣理解的,老師告訴小朋友搖籃是一種可搖動的嬰兒臥具,嬰兒睡在上面非常的舒服。”
(3)出示第一段圖片
師:“剛才歌曲里面唱的什么是搖籃呢?(藍天是搖籃)搖著誰呢?(搖著星寶寶)什么輕輕飄呢?(白云輕輕飄)那白云輕輕飄得時候你們有什么感覺呢?(幼兒回答)誰睡著了?(星寶寶睡著了)”(教師邊提問邊出示圖片,并加上動作)
(4)學習第一段歌曲
師:“這一段里呈現出來這么多好看的圖片,下面我們用舒緩、優美的聲音一起來學習一下吧。(老師幼兒一起唱)小朋友的聲音這么好聽,下面我們再來一遍。”(再次唱第一段)”
(5)出示第二段圖片
師:“那剛才小朋友還聽出誰是搖籃呢?(大海是搖籃)搖著誰呢?(搖著魚寶寶)魚寶寶是怎么有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什么輕輕飄呢(浪花輕輕飄)誰睡著了呢?魚寶寶睡著了。”(教師邊提問邊出示圖片,并加上動作)
(6)學習第二段歌曲
師:“我們一起在用優美的聲音學習一下第二段吧。(老師幼兒一起唱)小朋友的聲音這么好聽,下面我們再來一遍”(再次唱第一段)
(7)兩段合起來一起來一遍
三、結束環節
師:“我們一起來給這首好聽的歌加上好看的動作吧。誰能做一做。(先幼兒進行創編)老師這里也有一些好看的動作,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老師邊唱歌曲邊做動作,幼兒跟學),然后跟音樂來一遍,下面小朋友我們一起邀請你的好朋友我們一起來跳一遍吧。”(跟音樂再做一遍)
四、延伸環節
師:“小朋友你們小時候做過搖籃嗎?那你們知道小時候都是誰為你們搖著搖籃入睡的?是我們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為養育我們長大都非常的辛苦,我們要從小好好學習來回報他們,今天晚上我們回到家中為你的爸爸媽媽說一聲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教學反思
備課時,從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以幼兒感興趣的動畫片片段為切入點,導入環節師幼互動良好。
在活動基本環節中,就幼兒來言,基本上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體,老師起主導的作用。充分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對不同層次的幼兒設計了不同的問題,,但還是在幼兒自主去發現,去操作,去創造這一塊兒做的欠佳,老師急于給予幼兒答案。
就老師而言,準備充分,切合主題,課堂氛圍較為融洽。從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使幼兒能夠循序漸進的進入角色。但在活動中,仍不乏許多正確的廢話,急于給予幼兒答案,對于幼兒提出的一些問題,沒有預想到,采取逃避的態度。
就整節課而言,突出重點的目標實現了,但沒有突破難點。環節交代清楚,整節課下來還算流暢,但是話語較為啰嗦,不精練。對課堂的把握能力欠佳,還需多多努力。
聽了聽課老師的意見后,我覺得以后的課還需多多推敲,特別是要盡可能的能接住幼兒拋給我們的“球”,不要采取逃避,要正面回答,這才是“傳到授業解惑也。”
大班健康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運動員》 小班健康運動身體好教案及反思 篇4
活動意圖:
升入大班,幼兒都愿意帶領弟弟妹妹進行活動。究竟怎樣做才是有愛心、有責任心、會照顧弟弟妹妹的好哥哥、好姐姐。幼兒并不知曉。通過“大帶小”,增加任務意識,嘗試按照計劃完成任務。讓幼兒在真實情景中完成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的任務,體驗其中的快樂、樂趣,甚至是煩惱。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符號、文字、圖畫等記錄。
2、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體驗責任感。
3、體會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活動準備:
1、紙、筆。
2、事先聯系小班。
3、幼兒園簡易地圖
活動過程:
(1)回憶故事
一出示圖畫書。還記得故事的名字嗎?故事講了什么呢?
一野田是好哥哥嗎?為什么?
一你愿意當哥哥姐姐嗎?小班小朋友剛來幼兒園,有許多地方都不認識,你愿意帶他們參觀幼兒園嗎?你能像野田一樣照顧他們、愛護他們,讓他們快樂嗎?
(2)討論:大帶小
一剛進幼兒園的小班弟弟妹妹都非常小,還沒有習慣幼兒園的生活,許多事情都不知道、也不會做,要帶好他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一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要做些什么事情呢?說些什么話呢?(引導幼兒從安全、情緒等方面考慮。)
一介紹自己,知道弟弟妹妹的班級和名字。
一介紹幼兒園的設施。
一保護好弟弟妹妹,不做危險動作和事情。
(3)記錄:參觀路線
①出示幼兒園簡易地圖。
一上面的活動室和教室,你都認識嗎?知道它們在哪里嗎?
一請你設計一條“參觀線路”。
②分組設計“參觀線路”。
一可以用符號、文字、圖畫等記錄,要簡單明白,讓別人一看就知道。
⑧交流討論,適當修正。
小結:按照設計的“參觀線路”,帶領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讓他們知道更多幼兒園的事情。要像哥哥姐姐一樣愛護他們、保護他們,讓他們感到快樂!
(4)實踐:參觀幼兒園
①參考流程
A、互相認識:大班幼兒主動介紹自己,詢問并知道弟弟妹妹的名字。
B、大班幼兒依次介紹帶弟弟妹妹可能去參觀的地方。
C、安全提醒。
D、大班幼兒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
②注意事項
A、事先在走廊、樓梯等地方增加教師,以保護幼兒的安全。
B、提醒幼兒慢慢走。
活動延伸:
1、表演區:提供頭飾、錄音、圖畫書等,供幼兒表演。
2、語言角:提供圖畫書讓幼兒繼續閱讀。
活動反思:
外表再陽光的孩子也會出現不良的情緒、陰暗的心理。故事里,野田找回善良、重獲自信的經歷正是孩子們自我認識、自我修正的心路歷程,可能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成長磨難。
大班健康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運動員》 小班健康運動身體好教案及反思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我班幼兒大部分是由爺爺奶奶帶,隔代親比較嬌慣孩子,養成孩子什么事愛依賴長輩,個別幼兒有愛咬指甲和不喜歡剪指甲的習慣,長長的的指甲里藏有污漬和細菌,在發生爭執時會用指甲抓傷小伙伴,結合教材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各部分名稱及功能。
2、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并愿意幫助別人。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參與活動積極性。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游戲認識手各部分的名稱及功能
教學難點:感知比較手各部分的特征知道它們的名稱
活動準備
手在做事的圖片、宣紙、顏料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手拍拍)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抱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師:小朋友把什么藏起來了?伸出來看看,你有幾只小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兩只為一雙)
二、摸小手
1、摸摸小手,哪個地方肉肉多,哪個地方肉肉少?
師:肉肉多的地方是手心,肉肉少的地方是手背
2、我們一起做個游戲,名字叫《手心手背拍拍》。(游戲中老師變換手心手心拍拍,手背手背拍拍,提高幼兒反映能力,從而鞏固知識)
小結:手心手背,都是心肝寶貝。小朋友表現得這么好,都是老師的心肝寶貝
三、認識手指
1、數一數每只手有幾根手指?兩只手的手指一樣多嗎?
2、比一比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是一樣長嗎?
最粗的手指是它們的老大,叫大拇指。挨著大拇指的叫食指。最長的站在中間,叫中指。挨著中指的叫無名指,最細的手指叫小指。
這五兄弟是好朋友它們誰也離不開誰,做任何事它們都是互相幫助
游戲《手指五兄弟》:天黑了,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
3、手指都有名字了,還和小朋友一起做了游戲,它們非常高興要謝謝小朋友,向小朋友鞠躬。咦,手指的后腦勺長的什么?它們什么作用?
指甲可以保護我們的手指不受傷害,但是它長長了會藏許多細菌,我們一定要常剪指甲,還要常洗手,讓我們的小手干干凈凈的,這才叫講衛生。
四、手的功能
小手可以干什么?(出示圖片)檫桌子、喂小兔、梳頭、穿衣服等等。我們的小手可以幫助自己做事,還可以幫助別人,還會變魔術
五、延伸活動:
手印畫,用沾上顏色印在宣紙上(小鳥、仙人掌、螃蟹)
活動結束洗小手
教學反思
此活動主要通過手指游戲讓幼兒了解掌握手各部分的名稱及功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活動的各環節緊湊、生動,以游戲貫穿整個活動,幼兒參與積極性高,師幼之間的互動以及活動延伸達到教學的目的。
大班健康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運動員》 小班健康運動身體好教案及反思 篇6
設計意圖:
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我們讓幼兒練習爬、滾、跳等動作,這也是中班領域目標的基本動作要求。但單獨練習一種動作,有的幼兒動了一會兒就不愛動了,為了吸中班引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我利用廢舊的大紅布,綜合幼兒練習各種基本動作,設計了這個體育游戲活動。
活動目標:
1、練習爬、滾、跳、鉆等基本動作。
2、增進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廢舊的大紅布。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伴隨著兒歌做各種活動。
二、基本部分。
(1)基本動作練習。
師出示大紅布):看,老師前面有什么呀?這是我們平常在街上看到的標語布,現在沒用了,我拿過來給小朋友玩一玩。你們想怎么玩都可以,去試一試。
讓幼兒在紅布上嘗試走、爬、跳等不同的玩法,自由玩紅布。
師:我們剛才嘗試了不同的玩法,現在請小朋友告訴我,你是怎樣玩的?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玩法,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2)教師帶領幼兒嘗試各種玩法。
爬紅布。
將紅布鋪在地上,請幼兒在紅布上練習爬。師:我們一起爬一爬,小朋友覺得像什么動物?(小烏龜、小花貓等)請幼兒變成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在紅布上爬一爬。
滾紅布。
可愛的小動物們爬累了,我們來休息一下,伸伸懶腰,曬曬太陽,打一個滾兒。幼兒在紅布上練習側滾的動作。
走紅布。
師:小朋友可以在紅布上學一學小動物是怎樣走的。(紅布可以相應的變窄)你們看紅布像不像一座獨木橋?走一走,小心掉到水里喲。幼兒在紅布上練習走平衡木的動作。
跳紅布。
師:什么動物喜歡跳來跳去呀?(小白兔、小青蛙、袋鼠等)那我們來學一學、比一比,看誰跳得高、跳得遠。
兩人牽著紅布做繩子,請幼兒跳過繩子。不會跳的幼兒可以先觀察別的小朋友的動作,教師在一旁指導。
(3)師生一起探索紅布的其他玩法。
師:剛才小朋友都是在紅布上面玩,如果把紅布拿起來,還可以怎樣玩呢?
游戲:小老鼠鉆山洞。
兩人拉著紅布兩頭,讓長長的紅布做山洞,幼兒學小老鼠在紅布下面鉆來鉆去。
一位老師扮演貓,貓來了,小朋友迅速躲到紅布下面。沒有躲到紅布下面的,被貓捉到后就會取消游戲資格。
三、放松活動。
師:小朋友們玩累了,坐下來休息一下,伸伸手臂,捏捏小腿。其實紅布還有很多很多玩法,我們下一次再一起來玩。
師生一起抬著紅布回教室。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教師給予了孩子們充分自由的探索空間,讓他們盡情地嘗試,自由的表達,接下來又加入一系列的游戲活動,提高了孩子們動作的協調性,達到了一定的運動量。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各種活動緊密銜接,很好的完成了預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