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健康兒歌教案(通用3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兒歌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摸,看,聞的方法總結(jié)出蘋果的特征。
2.訓練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3.培養(yǎng)幼兒從小講究衛(wèi)生的好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yǎng)。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掛圖讓幼兒自己洗手,洗蘋果。
活動準備:
黑色袋子一個,蘋果若干,掛圖。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一個裝有蘋果的黑色袋子,請幼兒猜一猜里面會是什么?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2.請幾個幼兒把手伸進袋子里面摸一摸感受一下,并說出他們摸到的東西會是什么,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3.以變魔術(shù)的形式變出蘋果,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4.引導幼兒觀察蘋果的形狀,顏色并聞一聞它的味道,總結(jié)出蘋果的特征。
5.讓幼兒找一找教室里什么東西是圓的,什么東西的顏色是紅色的`。
6.教師變出另一個蘋果讓幼兒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一個大,一個小)
7,夸獎幼兒,決定把蘋果分他們當獎勵,這時提問:“小朋友們在吃蘋果之前要做什么?為什么呢?”
8.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提問:(1)蘋果讓手臟的小朋友碰它了嗎?
(2)哪些小朋友得到了蘋果?他們怎么做才得到的蘋果?
(3)如果不洗蘋果就吃了它會有怎樣的后果?
(4)平日里我們在飯前便后應(yīng)該怎么做?
9.教讀兒歌〈我是一個大蘋果〉。加強幼兒要養(yǎng)成講究衛(wèi)生的好習慣。
10.帶領(lǐng)幼兒洗手,洗蘋果。
11.幼兒吃蘋果結(jié)束活動。
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lǐng)幼兒做游戲《我是一個大蘋果》
附兒歌:
《我是一個大蘋果》
我是一個大蘋果,
小朋友們都愛我。
如果想要吃掉我,
請你先去洗洗手,
要是手臟別碰我。
幼兒園小班健康兒歌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模仿集中有趣的運動,體驗運動的快樂。
2.能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快速反應(yīng)做動作。
3.知道運動能使人健康。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長頸鹿、小鳥、小象、小白兔、小花貓等動物頭飾若干;人體結(jié)構(gòu)圖一張;小動物動作掛圖一張;鈴鼓一個。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自由探索身體的哪些部位能動,引出活動。
(1)鼓勵幼兒說一說、試一試自己的身體的什么部位能動?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發(fā)現(xiàn),在人體結(jié)構(gòu)圖上記錄身體能動的部位。
(2)結(jié)合掛圖,引導幼兒看看、說說圖中的運動項目,并用相應(yīng)的動作表現(xiàn)。
2.請幼兒一起做模仿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1)教師邊說邊示范動作,幼兒邊說便跟著教師做動作。(張大嘴、點點頭、轉(zhuǎn)轉(zhuǎn)腕、扭扭腰等。)
(2)請幼兒示范動作,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動作。
3.引導幼兒開開心心動起來。(幼兒每人選擇喜歡的動物頭飾帶好)
(1)教師邊示范動作邊念兒歌《動起來》
附兒歌:
動起來
我是一只長頸鹿,抬頭挺胸走。
我是一只小小鳥,飛呀飛的高。
我是一頭小小象,摔著鼻子走。
我是一只小白兔,輕呀輕輕跳。
我是一只小花貓,喵、喵、喵。
(2)鼓勵幼兒聽兒歌做動作,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教師和幼兒在場地中間四散站好)
教師拍鈴鼓,說一句兒歌,幼兒做一個動作,教師停止念兒歌,幼兒立即停止動作,無論什么動作,每人要保持原動作,靜止不動。
幼兒園小班健康兒歌教案 篇3
教學準備:
畫有折疊引導線的手帕3條、托盤
教學目的:
1、手眼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空間知覺的發(fā)展,折疊方法的準確性
2、發(fā)展幼兒對幾何圖形的感知能力,培養(yǎng)專注力與秩序感。
教學過程:
1、介紹工作名稱,取教具。“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項新的工作,請小朋友認真看,老師是怎么做的?”
2、教師示范折疊長方形,教師兩手捏著手絹兩角,將手絹平鋪在工作毯上“小朋友,你們看手絹上有一條紅色的線,我們叫它引導線,下面我們來按照引導線來折疊手絹,看看能折疊成什么形狀?”教師左手輕輕壓布,右手將布撫平,提醒幼兒注意引導線的部位,用食、中指沿著折線由左向右滑過。兩手各捏住手絹下邊兩角,提到折線部位,再慢慢將手絹的下邊并行的提到上邊對齊后放下,使上下兩邊的角重疊。用左手輕輕壓住手絹邊,右手沿著折線壓滑過去(自左向右)。“小朋友,你們看手絹變成了什么形狀?(長方形)”教師將折疊好的手絹放在工作毯的左上邊。
3、教師示范折正方形,第一步按折長方形的方法進行折疊,折成長方形后,把布向左旋轉(zhuǎn)90°,使要折疊的線與身體平行,使之成直立長方形。左手輕輕壓布,用右手食、中指沿著折線由左向右滑過。用兩手各捏住手絹下邊兩角,提到折線部位,再慢慢將手絹的下邊并行的提到上邊對齊后放下,使上下兩邊的角重疊。用左手輕輕壓住手絹邊,右手沿著折線壓滑過去(自左向右)。“小朋友,你們看手絹變成了什么形狀?(正方形)”教師將折疊好的.手絹放在長方形的右邊。
4、教師示范對角折法:教師從托盤中取出手絹,將其中一角正對身體放好,教師左手輕輕壓布,右手將布撫平,提醒幼兒注意引導線的部位,用食、中指沿著折線由左向右滑過。用兩手中指按住兩邊角,分別用左右手的食、拇指捏住兩邊的手絹向上挑起,使下角對準上角。左手按住三角形底部,右手將下角魚上角對齊。左手按住對折后三角形左邊底角,右手自左向右,將手絹撫平。“小朋友,你們看手絹變成了什么形狀?(正方形)”教師將折疊好的手絹放在長方形的右邊。
5、教師提問:“剛才小朋友都看到了老師用不同的方法將手絹都折疊成了什么形狀?(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手絹按照不同的方法還可以折疊成其它的形狀,小朋友可以試一試,看看還能折疊成什么形狀。”
6、收教具,從左到右邊收手絹,邊說形狀。
活動延伸:
折疊餐巾紙、紗巾、衣服。
吸引力:手帕變小了
錯誤訂正:引導線,折線對齊,布面平順,布邊不歪斜。
注意事項:教師展示要分解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