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蚯蚓》(精選3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蚯蚓》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分享,讓學生體會到讀書的快樂,激發閱讀的興趣。
2.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整本書,與閱讀的書本內容進行深入對話,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的能力。
3.學寫日記,了解日記可以寫什么?可以用怎樣的方式去表達。
一、與蚯蚓的初識1.出示封面,讀題、觀察、猜測師:這可能是一本怎樣的書?說依據2.質疑師:這位蚯蚓男孩在他的日記里可能會記下什么呢?
二、走進蚯蚓日記,走近蚯蚓1.學生自由翻閱《蚯蚓的日記》,要求一邊讀圖一邊讀字。
2.聊聊蚯蚓的日記
、賹︱球灸泻⒌牡谝挥∠笞髟u價師:你覺得蚯蚓男孩你是從
②對《蚯蚓的日記》的第一印象作評價師:你覺得蚯蚓男孩的日記
③進一步認識日記,完成蜘蛛圖師:日記可以寫 的事情?
日記3.復讀《蚯蚓的日記》
、龠呑x邊思師:你再讀一次,你會有想停下來想一想的地方?
哪里讓你停下來想,哪里讓你想得最久,在想的地方做上簡單的記號,在想的最久的地方寫下想什么。
、趦蓛煞窒
③集體交流我讀到 ,我想 。
三、走出蚯蚓的日記,走進自己的日記1. 在故事中尋找自己的影子
、倌阌X得哪篇日記好像是你寫的或說好像就是在寫你?
、诮涣
、坌〗Y:
好像就是你寫的。ǔ鍪痉獾祝┳屛覀円黄鸱窒砹,你有一種被偷看的感覺嗎?你喜歡這樣的感覺嗎?
2.欣賞前環襯和后環襯,再次從書中尋找自己的影子,下發各色小紙片,學寫日記。
3.加封面和封底師:(學生完成日記后)如果給我們班小朋友的日記裝訂成書,你會給書取什么名字?在封面和封底還會加些什么圖、什么字?
1.能運用觀察、猜測、討論等方法閱讀繪本,理解繪本中蚯蚓在不同時間發生的事情。
2.從閱讀繪本中了解日記的基本表現形式,嘗試運用繪畫形式來續寫日記,并能大膽而連貫地講述所續寫日記的內容。
3.體驗閱讀和續寫日記的樂趣。
準備:
ppt一份,紙和筆人手一份,繪本一本,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標記一份
過程:
一、直接出示繪本封面《蚯蚓的日記》,引起幼兒興趣1.出示封面圖片,了解書名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有趣的書,我們一起來看看書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呢?這個蚯蚓有什么特點?(幼兒回答)(根據幼兒回答引入)"蚯蚓的日記"是這本書的什么?有幾個字?前面的三個字你不認識沒關系,但"日記"這兩個字你一定要認識。那你知道什么是日記呢?
2.引導幼兒討論:什么是日記?(幼兒回答)師:那日記到底是什么樣的呢?和你們想的一樣嗎?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尋找答案吧。
二、師幼共同閱讀,了解繪本故事內容和日記的基本表現形式1.第一遍閱讀,啟發幼兒看看,想想,說說,初步理解繪本故事內容(1)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一頁師: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記,你們知道這篇日記是蚯蚓什么時候寫的嗎?(3月1日)原來記日記的時候是要先寫上幾月幾日的。在這一天里,有誰?發生了什么事?(幼兒討論回答)師講述故事:原來蚯蚓和蜘蛛是好朋友,今天蚯蚓教蜘蛛怎樣鉆地,蜘蛛成功了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明天蜘蛛又要教蚯蚓怎樣倒立走路。你們覺得明天蚯蚓會成功嗎?
(2)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二頁師:第二天了,日記上的日期該怎么記錄?對了,3月2號,這一天蚯蚓學會倒立了嗎?為什么沒有成功呢?(了解蚯蚓沒有腳的特點,不能吸附在樹枝上。)(3)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三頁(播放孩子的尖叫聲)師:你聽到了什么?這是誰發出的聲音呢?他們碰到了什么事情?這跟蚯蚓有什么關系啊?幼兒大膽想象猜測。師講述故事。
師:這件事發生在哪一天?你怎么知道?對了,蚯蚓在日記的最上面都有標日期,記錄這一天他都發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碰到蚯蚓你會怎么樣?
。4)師引導幼兒閱讀第四頁師:昨天是3月3日,蚯蚓做了一件很調皮的事情。今天是(幼兒回答3月4日),蚯蚓不再調皮了,它變得非常講禮貌。老師是怎么知道的呢?(從蚯蚓的日記里看出來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蚯蚓今天的日記里寫了什么。
(5)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五頁(播放音樂)
師: 3月5日,你們聽到什么聲音?蚯蚓可能在做什么呢?我們來看看到底它在干什么?
師: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跳舞的?為什么他只能這樣跳?我們一起來學學它吧!
(6)師引導幼兒閱讀第六頁(出示蚯蚓姐姐的圖片)師:今天,蚯蚓的日記里出現了這樣一個人,它是誰?蚯蚓和它之間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師講述故事提問:為什么蚯蚓要這樣說它姐姐呢?事實是這樣的嗎?
(7)閱讀完后與幼兒共同得出日記的簡單含義。
師:看了蚯蚓的日記,我們知道了原來日記是用文字或者圖案的方法記錄自己的想法和每天發生的事情,可以是你開心,難過,害怕的等,而且每篇日記都標有時間。
2.第二遍完整閱讀繪本,引導幼兒進行續寫日記。
師幼完整閱讀3月1日到3月6日蚯蚓的日記,那3月7日,蚯蚓還會去什么地方呢?還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三、拓展幼兒思維,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并嘗試續寫日記1.師提出記日記的想法,用神秘的語氣啟發想象(1)引導幼兒自由討論。
(2)請你來幫助蚯蚓把3月7日這天的日記記下來。
2.引導幼兒思考日記怎么記?梳理幼兒經驗。
師:記日記的時候我們首先在日記的最上方標上日期(3月7日),寫完日期后,再想想會發生什么特別的事情呢?想好了就把它畫在紙上。
3.幼兒自由嘗試記錄日記,師巡回觀察指導(可以請先畫好的小朋友,去找客人老師,請客人老師將他的日記寫下來)。
4.展示個別幼兒日記,并簡單點評。
5.把作品貼在書的后面,引導幼兒發現日記記了幾天的事情,其實,3月1日是星期一,那3月2日呢?……原來,在寫日記的時候還可以寫上星期幾,這就是蚯蚓一周的日記。
6.延伸活動結束:你們也想寫寫自己的一周日記嗎?那我們到教室里再去試試看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蚯蚓》 篇2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寓意,能表達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所受的啟發,能復述課文。
重難點:
了解寓意,說出自己的啟發,有感情朗讀和復述課文。
課前準備:
查找資料,自制課件。
教學方式:
講解、提問、引導交流。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知了學飛》這篇語言,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
2、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寓言《蝸牛和蚯蚓》。板書課題。
3、教師簡介蝸牛和蚯蚓,多媒體出示這兩種動物的圖片。
4、引導質疑:看了課題,你想了解哪些內容?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把課文讀流利,在文中畫出生字新詞,給自然段表上序號。
2、檢查效果:
(1)開火車式認讀生字、生詞。
(2)詞語理解:墻角——墻腳——墻頂
(3)理解詞義:忍不住、空想、繼續、
(4)指名讀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按課文的故事情節劃分為兩部分;并且歸納段落大意。
2、指學生讀課文的1-2自然段,想一想這兩段主要寫了什么?
3、學習課文3-4自然段。齊讀思考。
(1)從蝸牛說“我要到墻頂上去!笨梢钥闯龆ㄏ铝嗽鯓拥哪繕?這個目標對于蝸牛來說怎么樣?想一想蝸牛為什么要到墻頂呢?
4、蚯蚓覺得蝸牛的目標怎樣呢?課文中那個詞可以體會到?應該用怎樣的預語氣來朗讀蚯蚓的話呢?
5、蝸牛聽了蚯蚓的話又是如何表現的呢?要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好蝸牛的話呢?
這是蝸牛笑了笑,他的笑里充滿了什么呢?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6朗讀加深感悟。
7、學習課文最后一段。齊讀思考此時的蚯蚓看到已經爬上墻頂的蝸牛,心里會做如何感想。
四、朗讀感悟
(1)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2)有感情齊讀課文。
五、總結課文
1、這篇語寓言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2、通過這篇寓言的學習你受到怎樣的啟發?
六、指導學生復述課文
七鞏固練習、
1、結合課文的學習選擇恰當的詞語夸一夸蝸牛和批評一下
八、拓展延伸
諺語:
不怕無能,就怕無恒。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日日走,能行萬里路;時時學,能讀萬卷書。
板書設計:
爬上墻頂是空想
堅持不懈
蝸牛和蚯蚓
繼續爬
到墻頂
一定成功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蚯蚓》 篇3
活動目標
1.積極尋找蚯蚓,對蚯蚓充滿好奇。
2.能細致地觀察蚯蚓,清楚地表達觀察的內容。
3.了解蚯蚓的名稱,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和用途。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小鏟子,小鋤頭等工具。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找找蚯蚓寶寶在哪里。
(1)提問:在哪里能找到蚯蚓?
(2)幼兒分散尋找蚯蚓,并用小鏟子,小鋤頭等工具挖一挖泥土,看看蚯蚓在哪里。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蚯蚓寶寶的樣子。
(1)引導幼兒看一看:蚯蚓的身體像什么?身體的前后有什么?蚯蚓是怎樣行走的?鼓勵幼兒摸一摸:蚯蚓的身體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2)引導幼兒交流自己觀察到的結果,說說蚯蚓是什么樣子的。
3.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蚯蚓寶寶的本領。
(1)提問:你知道蚯蚓寶寶有什么本領嗎?
(2)引導幼兒探究蚯蚓的本領。如:請幼兒介紹尋找蚯蚓的辦法,說說哪里比較容易找到蚯蚓;觀察有蚯蚓的土壤和沒有蚯蚓的土壤,發現分們的區別;做小實驗,觀察蚯蚓再生的本領。
(3)簡單介紹蚯蚓的其它本領(蚯蚓能預報天氣,糞便可做肥料等。
活動提示
1.此活動宜在戶外有較濕潤土壤的地主進行。教師可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蚯蚓的再生現象,并通過讓幼兒比較有蚯蚓的土壤和沒有蚯蚓的土壤來加深感性認識。
2.將蚯蚓放在自然角飼養,引導幼兒自由觀察,看看蚯蚓愛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