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詩歌夢教案(精選3篇)
幼兒園大班詩歌夢教案 篇1
【知識與能力目標】
學習把握欣賞詩歌運用對比比較的鑒賞方法,提高詩歌自主鑒賞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誦讀全詩,討論交流,結合背景與意象氣氛,欣賞藝術特色與作者情感,學會獨立鑒賞、概括、表述。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準確理解古詩運用想象夸張的手法渲染神秘氣氛,突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凡,表達對自一由思想的向往之情。
【教學方法】品味欣賞、歸納實踐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有關月亮的意象:
老兔——玉兔、玉兔搗藥、玉杵,寒蟾、玉蟾、桂樹、桂花、冰輪、玉輪
中華大地的代稱:
九州、華州、神州、赤縣、齊州
傳說仙山:三山、昆侖、瑤臺、玉宇瓊樓、九嶷山、蓬萊、方丈、瀛洲
【詩句欣賞】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
月亮的光輝在夜色中顯得朦朧而幽暗,空中樓閣在云霧中半隱半現映照著月光。
玉輪軋露濕一團一光,鸞?相逢桂香陌。
月光在露水中浸一濕了,帶著鸞?的仙人在飄著桂花香的路上相逢了。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便千年如走馬。
看滄海桑田仙山美景,忽然覺得人生是那么的渺小短暫,世事變化是那么的快速無情。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遙望中原大地九州就如竟如煙火般渺小,連大海也像是杯中的酒一樣清澈。
【風格感分析】
風格:詩句艱澀難懂,意象朦朧神奇,想象夸張大膽,意境神秘飄渺
情感:人生苦短、世事難料、生命渺小、困惑苦悶、渴求自一由、追求永恒
二、欣賞杜甫《登岳?樓》
意象:洞庭湖闊大壯麗景象、岳?樓高大雄偉氣勢、
表現手法:寫景抒情、情景相生
修辭手法:夸張描寫、對比抒情
江山壯麗——生命渺小 年老多病——思鄉難歸
特定情感:戰亂不斷——親朋分離 憂國憂民——壯志難酬
三、欣賞李白《與夏十二登岳?樓》
比較鑒賞:
杜甫:家國之憂思,壯志難酬,壯麗景象對比反襯,風格悲憤沉郁,哀傷無奈,感時傷懷
李白:出游遇赦,心情歡快,欣賞洞庭美景,一掃心中-陰-霾,突出山清水闊,月朗風清,
風格飄逸灑脫,感情如癡如醉,飄然欲仙。
幼兒園大班詩歌夢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知事物與色彩的關系。(認知)
2.學會傾聽,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情感)
3.學習朗誦兒歌并嘗試模仿兒歌的句式進行創編。(技能)
活動準備:
1.小草、小花、白云、小女孩圖片各一張;
2.各種顏色的卡片若干;
3.水果磁鐵若干
活動重點:
理解詩歌內容并學習朗誦。
活動難點:
感受詩歌中描述的事物與顏色的關系和仿編。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觀看背景圖
師:今天張老師帶小朋友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夢幻谷。你們都看到了什么?(讓幼兒說說小草、小花、白云的顏色)他們都閉著眼睛在干什么呢?(請個別或集體回答)
(2)小朋友的夢
師:那就讓它們先睡一會吧。小朋友們喜歡睡覺嗎?你們做過什么樣的夢?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做過的快樂的夢,教師對幼兒的夢進行總結。)
出示小朋友圖片:小朋友也愛做夢,每個小朋友每次做的夢都不同,夢是豐富多彩的,所以你們的夢是彩色的。
引導說詩歌里的句式:小朋友愛做夢,夢是彩色的。
(3)小結:你們的夢真有趣,夢里面出現了豐富多彩的顏色。看,小草、小花和白云也睡醒了,它們都做了什么樣的夢呢?
2.理解詩歌,感知事物與色彩的關系
(1)小草的夢(出示小草圖片)
師:小草睡覺的時候做了一個美麗的夢,一起來問問它吧。(小草小草,你做的什么夢呀?) (播放錄音:我夢見我在綠綠的草地上跑來跑去,到處都是綠綠的,好美啊。) 師:小朋友說說小草的夢是什么顏色的?(綠綠的)為什么說小草的夢是綠色的? 引導說詩歌里的句式:小草愛做夢,夢是綠綠的。
(2)小花的夢(出示小花圖片)
師:小花睡覺的時候做了一個快樂的夢,聽聽它是怎么說的?
(播放錄音:我夢見和蜜蜂、蝴蝶姐姐在紅色的花園里跳舞,到處都是紅紅的花,好快樂啊。)師:小花的夢是什么顏色?(紅紅的)為什么?
引導說詩歌里的句式:小花愛做夢,夢是紅紅的。
(3)白云的夢(出示白云圖片)
師:白云也愛做夢,小朋友猜白云的夢是什么樣的?(幼兒猜測)
(播放錄音:我夢見自己在藍藍的天空中和太陽公公捉迷藏,到處都是藍藍的,好有趣啊。)師:白云的夢是什么顏色的?(藍藍的)
引導說詩歌里的句式:白云愛做夢,夢是藍藍的。
3.朗誦詩歌,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1)老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播放輕音樂)
(2)老師領誦,幼兒跟誦。
(3)提出朗誦的要求,模仿動作,有感情的再次朗誦。
4.創造想象,仿編詩歌
(1)師:夢幻谷還有許多水果呢。它們玩累了,輕輕地閉上了眼睛睡著了,你們知道它們做了什么夢嗎?
(請幼兒大膽表述,仿編詩歌。)
(2)完整地朗誦詩歌:把香蕉、草莓、葡萄和橙子(小朋友創編的內容)請到大樹媽媽的懷抱里,進入甜甜的夢里吧。(把仿編后的詩歌完整的朗誦一遍)
5.活動結束。
師:你們覺得夢幻谷有趣嗎?把這里的故事告訴你們的爸爸媽媽去吧!給爸爸媽媽朗誦一下這首優美的詩歌,好讓他們也做個快樂的、甜美的夢。
附:詩歌《夢》
小草愛做夢,夢是綠綠的。
小花愛做夢,夢是紅紅的。
白云愛做夢,夢是藍藍的。
小朋友愛做夢,夢是彩色的。
幼兒園大班詩歌夢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詩歌《夢》語言優美精湛,賦有一定的寓意。詩歌中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在這里,星星、露珠等等都會睡覺和做夢。詩歌通過對優美、溫柔的夢境描寫向我們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夢境,同時也讓幼兒在欣賞詩歌,感受美麗夢境時,體會、聯想著這段美麗的夢境。詩歌語句中創設了一種優美、溫柔的夢境,通過奇妙的想象讓幼兒在詩歌中獲得豐實的美感。詩歌中大量的運用了疊詞亮晶晶、綠瑩瑩、香噴噴、甜滋滋不僅是對其相應事物的一個現實狀況反映,(如亮晶晶找你正是表現了星星在天空中亮亮的,一閃一閃的樣子。)同時還將夢境進行了一定的美的渲染。正是這些ABB式的詞語,讓詩歌更有韻律美和內涵。
大班幼兒由于詞類范圍的擴大,思維的不斷發展,他們分析理解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這篇精煉而形象的語言,優美的意境及飽含豐實的思想情感的文學作品非常適合咱們大班幼兒。
精讀這首詩歌,不僅為其優美的意境所感嘆,而且更為作者構思的美妙所嘆服。活動的重點在于如何引導幼兒去欣賞詩歌所創設的語言意境美,通過輕柔、溫馨的背景音樂《夢幻曲》為幼兒創設這美的氛圍。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幼兒理解對夢的抽象思維使其更具體化。在理解詩歌中去更好的感受詩歌,欣賞詩歌中所傳達的優美意境。
二、活動目標:
綱要中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豐富對疊詞“亮晶晶”、“綠瑩瑩”、“香噴噴”、“甜滋滋”詞匯的理解與認識。
2、能用恬靜、舒緩的語氣朗誦并仿編詩歌,在說說、聽聽、看看、編編中,感受詩歌所蘊含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活動重點: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豐富對疊詞“亮晶晶”、“綠瑩瑩”、“香噴噴”、“甜滋滋”詞匯的理解與認識。
重點突破策略:大班幼兒對于兒歌、詩歌這類文學作品欣賞,已有了一定的基礎。幼兒詞類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大,但是對于疊詞的認識和理解還是比較缺乏。為此,我把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作為重點。我通過利用圖片填充詩歌語句,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及結構。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性的理解疊詞的涵義,來更好的突破本次活動重點。
活動難點:能用恬靜、舒緩的語氣朗誦并仿編詩歌,在說說、聽聽、看看、編編中,感受詩歌所蘊含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難點突破策略:詩歌所蘊含的意境美是比較抽象的存在,所以需要老師充分引導幼兒的想象力以及視聽感官。因此,感受詩歌蘊含的意境美正是難點所在。我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配樂多次欣賞渲染意境,讓幼兒更好的感受詩歌所傳達的語言美及意境美。利用圖片填充詩歌句式條的方式,幫助幼兒進行兩人一組的合作仿編來進一步加深對于詩歌的理解和感受。
三、活動準備:
詩歌相關的多媒體課件、詩歌相關的卡通圖片及句式條,幼兒操作動物圖片、表示地點的圖片和詩歌句式紙條兩人一張、背景音樂《夢幻曲》。
1、背景音樂:我選的是夢幻曲,音樂本身就是比較輕柔、溫馨如夢幻一般,跟我的主題《夢》也是相襯托的。
2、多媒體課件:課件能讓幼兒對夢的抽象思維更具體化一點,同時也能幫助幼兒更直觀的理解詩歌內容。
3、圖片:圖片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能夠降低幼兒的仿編難度,同時也能為幼兒參與活動增添一絲興趣。并且相較PPT來說,詩歌句式條能展示給幼兒一個整體的印象。
四、活動流程:
活動總共分為五個環節來展開,首先通過談話引夢來揭示主題,幫助幼兒梳理有關夢的已有知識經驗;接著通過聽夢、解夢、賞夢來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最后通過編夢來進一步加深對于詩歌的理解,學會運用詩歌的句式來創造語言美和意境美。
(一)談話引夢,揭示主題。
1、師:“你們每個人都做過夢嗎?你做了個什么夢呢?”(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進行自由的講述)
設計意圖: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適時的小結,幫助幼兒理解每個人都會做夢,而且我們夢都是各種各樣的,梳理幼兒對于夢的原有經驗認識。
2、師:“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夢,那什么時候才會做夢呢?”(睡覺的時候)
小結過渡句: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都會做夢,我這兒也有一些朋友它們說呀我們也要睡覺,看看它們是誰呢?教師出示詩歌句式條,星星、露珠、蝴蝶、寶寶的圖片以及天空、荷葉、花叢、小床的圖片。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詩歌句式條及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二)配樂聽夢,初步感受。
1、分析詩歌句式,理解詩歌內容。
師:“這是誰呢?”(星星)追問:“星星在什么地方睡覺?”(天上)“星星在天上睡覺”(師幼共同朗誦詩歌短句)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將星星圖片粘貼到詩歌句式條上,引導幼兒將句式填充完整。提問:“我的朋友露珠在哪里睡覺?”(荷葉上)提問:“你還想請誰先睡覺?”(幼兒自主講述填充的詩歌句式)
小結過渡句:它們都已經找到什么地方睡覺了,那么它們就要開始做夢了!
設計意圖:通過重點提問幫助幼兒分析詩歌句式,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容。
2、教師配樂、配課件有感情的完整朗誦詩歌第一遍,幼兒傾聽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教師朗誦:“夜靜悄悄的,大家都睡了。星星在夜空中睡覺,做著亮晶晶的夢。露珠在荷葉上睡覺,做著綠瑩瑩的夢。蝴蝶在花叢里睡覺,做著香噴噴的夢。寶寶在小床上睡覺,做著甜滋滋的夢。”
設計意圖:通過配樂、課件渲染夢境帶領幼兒想象,在教師有感情的朗誦中初步感受詩歌所表達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三)提問解夢,幫助理解。
1、師:“朋友們都已經睡覺了,你聽到它們在什么地方睡覺?有沒有人聽清楚什么地方跟我們小朋友編的是不一樣的?(星空)“什么叫星空?”(幼兒自主講述對于星空的理解)小結:原來有好多好多星星的天空叫星空,我們把這個好聽的用進去一起在來朗誦一遍吧!“星星在星空中睡覺”
2、提問:“現在我們來說一說,它們到底做了什么夢呢?” “誰剛才聽清楚了?”(幼兒根據詩歌內容進行回答)“它為什么會做甜滋滋的夢?”(睡的很香)它有可能夢到了什么?什么東西嘗起來是甜滋滋的呢?”(糖果、奶粉)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將詩歌后半段句式,用簡筆畫的方式填充完整。
“那么其它朋友呢?”蝴蝶在花叢里睡覺,做著香噴噴的夢。“香噴噴是用什么什么聞到的呀?”(鼻子)小結:用鼻子可以聞到花是香噴噴的!“還有什么東西是香噴噴的呢?”(香水、面油)“你今天擦面油了嗎?讓我聞一聞晚上我肯定也會做一個香噴噴的夢!”
還有兩位朋友它們做了怎么樣的夢呢?(星星在夜空中睡覺,做著亮晶晶的夢。)“亮晶晶是什么意思呢?”(一閃一閃的)小結:亮晶晶就是會閃閃發光的,星星在夜空中身旁都是一閃一閃的小星星,所以它的夢是閃閃發光的叫什么?(亮晶晶)“最后露珠它做了個什么夢?還記得嗎?”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小結,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出現的疊詞涵義,以此來幫助幼兒更好的解夢進一步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容。
(四)朗誦賞夢,完整欣賞。
1、提問:“露珠在小床上做了一個什么樣的夢?”(綠瑩瑩)“綠瑩瑩是什么意思呢?”(上面有一閃一閃的)“荷葉上一閃一閃的那是什么東西呢?”(露珠)露珠在荷葉上就看起來一閃一閃的會發光。小結:原來綠顏色的荷葉上面有露珠的話看起來會怎么樣?(會發光)會發光就是露珠做的怎么樣的夢呀?(綠瑩瑩)
小結過渡句:我們把朋友的夢都已經搞清楚了,那么我們現在能不能把它完整的來念一下呢?
2、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的完整朗誦詩歌第二遍。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幼兒有感情的完整朗誦詩歌,幫助幼兒更好的感受詩歌句式中所蘊含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五)合作編夢,加深感受。
1、提出仿編要求。
師:“還有許多許多的朋友呀,它們也想在睡覺的時候做夢。老師已經在你們的桌上準備了很多的動物朋友,還有很多的地點,另外,老師也幫你們準備了句式紙條。等下每組小朋友可以兩個人合作,一起來訪編詩歌。你們可以挑選一位動物朋友,再給它挑選一個合適的地點睡覺,然后讓它們做一個特別不一樣的夢好嗎?如果你找不到想要的地點,也可以把你想要的地點畫在卡片上。完成以后請把你們合作訪編好的詩歌展示到黑板上,我們來比一比哪兩個小朋友合作的又快又好好嗎?
2、幼兒操作圖片填充句式進行仿編詩歌,教師巡回個別指導。
3、幼兒朗誦自己仿編的詩歌句式。
“哪一對小朋友先來給大家朗誦一下你們訪編的詩歌,讓我們大家來欣賞一下吧!”
總結延伸句:大家兩人合作訪編詩歌編的可真好,那我們回家后把仿編的詩歌再念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設計意圖:通過兩人合作圖片填空式的仿編,不僅降低了幼兒仿編的難度同時也讓幼兒從中學會了兩人合作。在訪編中幫助幼兒進一步加深了對于詩歌的理解,學會運用詩歌的句式來創造語言美和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