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我上幼兒園教案(精選3篇)
小班社會我上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有一次在戶外活動時,有個小朋友不小心踩到好朋友的腳,這是就聽到被踩的幼兒大聲地說:“你真壞,你不在是我的好朋友了,不和你玩了,我生氣了!
說完,就噘著小嘴生氣的走開了?吹竭@個場景,我想有什么辦法讓幼兒真正的了解自己生活的社會不是以自己為主而是生活在合作、友誼……的環境中?如果有什么事情讓我們生氣,也要知道生氣并不解決問題,生氣反而給我們帶來不同程度的害處。要知道朋友之間要如何相處。如何以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于是我便選擇了《生氣蟲飛上天》讓幼兒從中得到他們的需要。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了解自己和別人生氣的原因、表現及消氣的方法。
2、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嘗試自我調節不愉快的情緒。
3、體驗自我調節情緒的樂趣。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了解有哪些原因可以使自己生氣;及使自己高興的方法。
難點是:當我們生氣的時候,自己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去調節不愉快的情緒,并能記錄使自己出高興起來的不同方法。同時,對一些以自己為中心的幼兒、經常生氣的幼兒有一定的激發,促進他們改進自己的不良情緒。
活動準備:
教具:1、課件《開心寶寶》
2、生氣時的圖片若干、表情圖片(臉紅、蕨嘴巴、皺眉、瞪眼睛)
3、消氣方法圖片若干、
4、頭飾(生氣蟲)
活動過程:
。ㄒ唬﹦撛O情境“生氣蟲”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好!你知道我是誰嗎?你們猜一猜?
幼:你是小蟲子
幼:你是蟋蟀。
幼:你是蟑螂。
師:你們都沒有猜對,我是生氣蟲。我做了什么事情呢?你們想不想知道?
師:請你們一起看一看故事《生氣蟲飛上天》就明白了。(教師播放課件《生氣蟲飛上天》)
[在中班時期的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他們會以自己的方式去發現他們想要的答案在本環節中教師采用了生氣蟲發生了一件有事情,以“生氣蟲飛上天”的情境引起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ǘ┮郧榫场吧鷼庀x”,了解生氣的原因及生氣時的表現
。1)、故事中生氣的原因
師:我怎么了?
幼:你飛上了天了。
師:為什么會飛上天?
幼:你想讓小動物們都變生氣,結果他們都沒有生氣,我就很生氣,就飛上了天
師:我怎么讓小豬生氣的?
幼:你給小豬做了一塊變心蛋糕
師:為什么小豬生氣了?
幼:小豬吃了變心蛋糕,不信任他的好朋友
師:小豬生氣時表情怎么樣?(教師出示圖片)
幼:小豬的表情是臉會變紅
幼:小豬的表情是皺眉頭、噘嘴巴
幼:小豬的.表情是瞪眼睛
幼:小豬的肚子會不斷地變大飛到天空中
(2)、自己生氣的原因
師:平時你們會不會生氣?什么原因會讓你生氣呢?
幼:媽媽不給我買我想要的東西是我會生氣。
幼:沒有人給我玩我會生氣
幼:媽媽打我,我會生氣
幼:我和小朋友吵架我會生氣
師:生氣的時候表情是什么樣的(教師出示生氣原因圖譜、并請幼兒表演3~4名幼兒)
幼:我生氣的表情:臉會變紅、皺眉頭、噘嘴巴、瞪眼睛?
[在本環節中教師借助課件、圖片、動作表現、等多種具有直觀形象的手段,層層遞進的引導幼兒了解釋自己生氣的原因。及自己心情愉快的方法。從而有效的將有將幼兒教師創設一系列的活動中,從而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將原本枯燥的講述、探索過程變得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激發了幼兒自主學習的動力,使他們真正的在學中樂,樂中學的道理。本環節教師通過幼兒自己經歷道想象中有效的結合達到了本節課的難點。為下面的難點做好了鋪墊。]
(三)講述消氣的方法,能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嘗試自我調節情緒。
師:你們生氣的時候心情怎么樣?
幼:我生氣的時候心情難過
幼:我生氣的時候心情傷心
幼:我生氣的時候心情痛苦
幼:我生氣的時候心情不高興
師:如果經常生氣,對我們有什么害處?
幼:經常生氣容易生病
幼:經常生氣沒有好朋友
幼:經常生氣心里難受不舒服
師:以后你還還會生氣嗎?你喜歡什么樣的心情?
幼:我喜歡高興心情
幼:我喜歡快樂、開心的心情。
師:高興時你會怎么做?
幼:我高興時我想唱歌。
幼:我高興時我跳舞
幼:我高興時我畫畫
師:那怎么樣才能讓你們的心情高興起來呢?我們一起看一看課件就知道了。(教師播放課件《生氣蟲飛上天》)
師:小豬是怎么樣高興起來的?
幼:好朋友幫助了他、他們一起唱歌、跳舞,變得很開心
師:平時你遇到不開心、不愉快的事的時候,你會用什么方法讓自己高興起來。
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會和好朋友一起玩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會看書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會跳舞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會吃東西
幼:我若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給自己說笑話
[在本環節中,教師利用幼兒的以有經驗,再根據教師的課件。讓幼兒充分的了解到生氣給我們帶來的害處,同時也了解到如何去讓自己高興。并嘗試在歡快的音樂中體驗快樂是一件非常開心、有趣的一件事情。自己樂意去嘗試快樂消除不開心的事情。最后達到了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ㄋ模﹦撛O情境“我們來比賽”以畫連環畫的形式繪畫出消氣的不同方法。
師:你們想不想把你們使自己快樂的方法記錄下來。
幼:想。
師:我們比比誰的方法記錄的最多。
師:小朋友又怎么多方法使自己不生氣,我在也不做生氣蟲了。我要做一個高興蟲和小朋友一起高高興興的到外面做游戲。你們愿意嗎?
幼:我們愿意和你一起玩。(幼兒與教師一起走出教室到戶外)
[在本環節中,教師鼓勵幼兒續深入探索使自己快樂的方法。同時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自己發現地使自己快樂的方法。進一步的讓幼兒得到了快樂。為他們以后的在解決為題或是遇到得不到滿足、心情不高興、傷心……有了更好地解決方式。同時可以用這些方法給別人帶來快樂。]
課后反思:
在綱要中指出:人與人之間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接觸,從而在心理和行為上發生相互影響的過程。在社會性交往的過程中,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往方式,通過交往,能使幼兒了解和認識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幼兒社會性教育已得到廣泛的重視,幼兒時期的社會交往不僅能促進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同時對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因此,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不僅是時代的需要,更是提高人才素質的迫切要求。
1、通過情境的教學方法引導產生學習的樂趣。
教師只有利用不同的情境、身體語言來激發幼兒去探索學習的動力。在本節課中教師利用幼兒的現實經驗中的情境和自主創設的人為情境,引導幼兒自主觀察、想象、體驗感受。在本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直觀的課件《生氣蟲飛上天》,讓幼兒在不同情境中自主的學習、發現自己生氣和別人生氣時得表情、動作……及幼兒自己去探索如何去使自己或她人高興、快樂起來。這種方法可以更好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幼兒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主動獲取知識,從中自然而然的自主的構建新的知識經驗,開發幼兒的多元智能和培養幼兒自我學習能力。
2、通過幼兒自身的經驗與同伴相互交流。
在本節中主要是讓幼兒講述自己以前遇到了傷心不開心的事情時,家人或是朋友用了什么方法使自己高興的。從而使幼兒了解更多的使自己或她人高興的方法。從中也讓幼兒了解到在現實社會中,知識不僅來源于老師的教育、爸爸媽媽的講述。同時還來源于自己周圍的事物、伙伴……從而激發幼兒樂意去學習去探索更多的事物。激起他們學習的愿望。
在《生氣蟲飛上天》教學活動中正是由于以上特點,激發了幼兒濃厚的探究活動的興趣,自主地進行探究活動,從中構建知識體系。同時為了能更好的去調度幼兒的興趣,我運用了開放式提問,引導幼兒自主的想自己生氣的事情,自然的將幼兒導入到新的活動中,激發幼兒主動探究使用同的不方法可以使自己不在生氣。同時也擴張了幼兒對學習知識的了解,不僅只有老師的講述,更多的是來源于周圍的世界、自己的探索。在本節活動中教師真正的讓幼兒學會了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方法。同時對以自我為中心的幼兒激發了他們的新態度,了解自己生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生氣還會我們帶來還多的傷害。
小班社會我上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長大后還要學習更多的本領。
2、感知長大的變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長大。
3、在判斷、觀察、對比中知道自己的身體、學習、生活能力都在變化。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小時候的衣服、物品。
2、幼兒不同時期的照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試穿自己小時候的衣服,感受自己身體上的變化
1、自己動手試穿衣服。
師:這里有一些東西,請你們來試試、穿穿,看看你們發現了什么?
2、討論:為什么穿不上了?
師:這些是你們自己的衣服,為什么你們會穿不上呢?
小結:這些你們小時候的東西,現在你們都長大了,所以都穿不上了。
二、判斷、觀察、對比中發現自己的變化。
1、幼兒觀看照片,發現自己身體的變化。
師:這里有些小朋友的照片,讓我們找一找這些照片里都有誰?他們有什么變化?
(1)讓幼兒觀看小時候身體的照片,再比較現在自己的身高、體重,知道自己在漸漸長大。
。2)讓幼兒通關觀看小時候沒有牙齒頭上光禿禿的照片,再比較摸摸自己的頭發,感受自己的變化。
。3)師:看看我們身體上還有哪些變化呢?(同伴間相互討論)
2、觀看視頻,讓幼兒知道自己學習、生活能力的變化
(1)師:我們的.好朋友巧虎也有話想對我們說,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2)師:視頻上的小朋友會做什么事了?
。3)師:那你們還會做哪些事情呢?
小結:我們小時候什么事都要找爸爸、媽媽幫忙,現在,我們長大了,能自己穿衣服、疊被子、走路、和伙伴一起搭積木,還會畫畫、玩油泥學會了許多本領。
三、繪畫活動《不同的自己》
1、激起興趣:
出示范例,引起幼兒興趣。
師:這是老師小時候和現在的樣子,我用畫畫的形式告訴了大家,你們能不能也畫出來呢?
2、請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用簡筆畫的形式,不涂色,能畫出明顯的不同之處。
3、教師與幼兒一同欣賞《不同的自己》
師:讓我們來介紹自己小時候是什么樣的,長大了又是什么樣?
活動反思:
本節社會課有許多需要孩子說,大家一起討論的地方,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是很重要的。在活動中,有時候孩子并不能朝我設想的方向回答,根本的原因在于我發問的指向性不是很明確,有一些重復和不必要的提問干擾了幼兒,讓幼兒更過多關注的不是主要問題,所以老師不得不用更多的問題把孩子再引導回來,在判斷、觀察、對比中發現自己的變化這一環節中比較明顯。問題的提法還需要再推敲,減少不必要的提問,語言需要再緊湊些。
小班社會我上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對幼兒園產生親切感和安全感,逐漸習慣和適應集體生活。
2、喜歡自己的朋友,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活動、分享快樂。
活動內容:
布袋偶表演《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要上幼兒園做游戲、學本領。
2、喜歡幼兒園,愿意來幼兒園。
活動準備:
布袋小鴨、幼兒園大門(積木拼搭)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布袋小鴨跟小朋友打招呼,吸引幼兒的注意與興趣。
2、教師邊表演邊講述故事《小鴨上幼兒園》
二、知道自己長大了,要像小鴨一樣到幼兒園來學本領。
1、提問:小鴨是怎么上幼兒園的?今天我們班誰像小鴨一樣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
2、小結:爸爸媽媽上班去了,我們也已經長大了,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做游戲、學本領。
3、欣賞兒歌《上幼兒園》
活動小貼示:
幼兒特別喜歡布袋表演,因此此類的活動不僅在學習活動中采用,也可以運用在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