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案《我的家人》含反思(精選2篇)
幼兒園中班教案《我的家人》含反思 篇1
[背景介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說說我的家人》是長春版小學語文國標教材一年級(上)第六板塊的表達課,重在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強調課程要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與情感體驗,注重實踐性和綜合性的落實,幫助學生以自我為中心轉到關注家人、家庭,進而關注社區、家鄉。
[課前準備]
1、發放調查表,讓學生回家調查家人的信息。(如收集生日、愛吃的水果、喜歡的衣服、顏色,愛看的刊物、電視節目,職業……)
2、帶一張家庭成員較全的全家福照片。
[教學案例]
一、立足教材,借助文本模擬生活,導入新知。
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我們都喜歡的小朋友的家中去作客,看看這個小朋友的家庭生活場面。
(播放多媒體課件:動畫片《大頭兒子》片段并以歌曲《我愛我家》伴奏。場景內容:窗外下著大雪,大頭兒子一家呆在溫暖的家里。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在欣賞窗外的雪景,圍裙媽媽在編織毛衣。他們一家在開心地說著、笑著。他們的家庭生活特別幸福、溫馨。)
師: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像大頭兒子一樣,有自己幸福、美滿的家,有關愛自己的家人。每天,我們都與家人共同培育著一棵充滿生機的“親情樹”。
(師板畫大樹)
師:你能想象在你的家庭成員中誰是樹根?誰是主干?誰是樹枝嗎?
學生會大膽想象,踴躍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
生1:爺爺、奶奶是樹根。
生2:姥姥、姥爺也是樹根呀!
生3:我想爸爸、媽媽應該是樹干。
生4:姑姑和姑父也是樹干,還有舅舅、姨媽……
生5:我們小孩子就應該是大樹上的小小的枝叉了。
“對!對!對!”學生們歡呼雀躍地贊同以上幾位同學的發言。
(根據學生的發言,師相機把“祖父、祖母、外公、外婆……”詞語對應的寫在“親情樹”的各個部位。為后面的識字活動做預設。)
師:今天,我們就以“家”為主題,來說說自己的家人。
(板書課題:表達:說說我的家人)
二、注重體驗,多方實踐感悟親情,交流語言。
師:每個同學手里都有一張全家福照片,這張照片記錄著你們家最幸福、最開心的時刻,你們的小臉上流露出無法掩飾的興奮和自豪,現在就拿出你的全家福,把你的快樂傳遞給你的學習伙伴吧?
(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組內交流,師融入交流氛圍。)
師:你們小組內交流的異常興奮,誰愿意借助手中的調查表,把你的快樂分享給大家?
(小組選代表班內交流。)
生1:我叫張德文。這是去年寒假,我們全家去北大湖滑雪時拍的照片。照片上有我的爺爺、奶奶,看他們一穿上這身運動裝,顯得十分精神;爸爸、媽媽肩上扛著雪橇像真正的運動員一樣。瞧,照片上的我多么興奮啊,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去北大湖滑雪。
師:聽了文文的介紹,你知道了什么?她說得怎么樣?
生a:我知道這是她們全家去北大湖滑雪時拍的照片。她發言時聲音響亮,態度很大方。
生b:文文把照片紹介得很有清楚,我認識了她的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
生c:老師,我還知道她們玩得很開心,因為照片上的人都笑了。
師:誰還能像文文一樣把自己的家人詳細地介紹給大家?
生2:我叫王海洋,這張照片是我六歲生日時在自己家拍的。我家有三口人,爸爸是一名電路工人,他最大的特點是做事守時,時間觀念特別強。爸爸最愛看足球比賽,國內外的足球明星他都能倒背如流,在他的影響下我從小就喜歡足球。媽媽是一名養路工人,每天早出晚歸,特別辛苦,但是仍舊堅持給我檢查作業,是一個責任心很強的人;媽媽對人很和諧,鄰居都喜歡與她來往。
師:誰能用自己的觀點來說說洋洋表達的如何?
生a:老師,我認為王海洋介紹得很全面。他不但告訴我們爸爸和媽媽是干什么工作的`,而且說出了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我要向他學習。
師:老師很高興,同學們都能用贊賞的眼光去發現小伙伴身上的閃光點;我們也不要忘記一句話“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呀,誰能從發展的角度提些小建議?
生b:我想給王海洋同學提一點小建議:發言時如果聲音再響亮些,語句通順些就更好了。
生3:老師我想與王海洋比一比,介紹一下我的家人。
師:太棒了!老師都被你的勇氣所感染,相信你的介紹一定很精彩。
生3:俺家住在陳家,那里山青水秀,景色十分優美,經常有一些外地人去郊游。俺家有六口人:俺爺、俺奶、俺爸、俺媽、俺和俺妹。大人們天天忙著在地里干活,尤其是奶奶的農活干得最好,在俺們屯里很有名,小妹才九個多月大,一家人都有很喜歡她。這張照片就是俺妹一百天時拍的。
生a:老師,李慧巖說“俺”,聽了覺得不舒服。
師:對,這一點提的很好。“俺”是我們東北農村的方言,與別人交流時,應用“我”來稱呼自己。同時“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這些都有是口語的稱呼,書面語是“祖父、祖母、外公、外婆”。
師:老師從平日里不愛發言的同學的眼神中,讀出了一些膽怯,不要怕,每個人的學習都是從不會到會的,老師幫助你列出了發言提綱,試著說給你的同桌好嗎?
(課件出示發言提綱:我家住在。我家有口人。媽媽叫。爸爸叫。他們在工作。)
師:同學們能把自己的家人介紹的這么全面,想必你在課前調查時下了一番功夫,誰能勇敢地把自己的記錄方式告訴你的小伙伴。
(投影出示學生的調查表,師引導觀察)
生1:名字可用拼音寫,生日用數字寫。
生2:畫出愛吃的水果。
生3:喜歡的顏色用水彩筆涂。
生4:喜歡的頻道畫臺標。
……
師:你們真是愛動腦筋的小天使,能夠用已有的生活體驗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希望你們能永遠保留這種思維方式。
師:大家這么愛的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現在我們就用愛心制作家庭小檔案。方法:首頁畫出自己的全家福,補充后的調查結果裝訂起來。還可以制作賀卡,把你想說的話寫在上面。
(播放音樂《讓愛住我家》,學生動手操作。)
師:在你們的努力下,一個個新穎的家庭小檔案、一張張精美的賀卡旦生了,“親情樹”上的“家人”看看到這么珍貴的禮物都笑了。你能認一認它們都是誰嗎?
(生暢所欲言,交流識字經驗。)
三、彰顯生命,巧設平臺激發真情,升華語言交流。
“親情樹”的龐大樹根時刻吸取養分供給枝葉,茂盛的枝葉也要給樹根遮風擋雨。我們不僅僅從長輩們那里得到愛,也要學會回報愛,哪怕每天清晨的一聲親切的問候。小家如此,大家亦然。快快行動起來,把你的愛心檔案掛到一顆顆紅紅的果實上吧,讓我們社會大家庭中的這棵親情樹越來越蒼翠。
(生到“親情樹”上展示作品)
[課后反思]
1、貼近生活,創設表達情境。
口語表達是在特定的環境時產生的語言活動,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密切聯系學生已有的經驗,使每個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這是上好一年級表達課的關鍵。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動畫片《大頭兒子》的片段,并播放音樂,創設生活情境,為學生營造平等和諧、輕松愉快的交流氛圍,使學生的情緒因而高漲起來。巧設“親情樹”,讓學生去感受與家人之間的情感,設計具有啟發性、趣味性的交流話題,刺激學生想說,便于表達。
2、注重表達,發展交際能力。
利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組內交流環節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提供自由的空間,讓學生在合作中取長補短,互相啟發;小組派代表班內匯報中注重引導學生評價,從而把聽、說、表達能力看成一個整體,共同發展;同時,對學生而言模仿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所以充分發揮學生模仿力強的優勢進行。
3、多元課堂,強化提高綜合能力。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僅僅以本為本,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的,語文學習的最終目標是達到知識、情感、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依托教材,延伸教材。從介紹自己的家人延伸為評價別人、交流調查表的記錄方式、制作小檔案(賀卡),最后拓展為一次開放性的識字活動,在靈活的形式中不但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而且強化訓練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以“親情樹”為媒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的積淀,激起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幼兒園中班教案《我的家人》含反思 篇2
計劃意圖:
家庭成員是幼兒最密切的人,讓幼兒開端地相識家庭成員特殊是爸爸媽媽的事情,感覺爸爸媽媽事情的費力,是引發幼兒體貼怙恃家人情緒的根本。本次運動經由過程一系列活潑、風趣的運動來實現,重在引發情緒,通度日動,引誘孩子體貼家人、愛怙恃。因為幼兒熟悉程度的限定,以是,在相識爸爸媽媽的事情時,僅限于知道爸爸媽媽在那里事情、干些什么(事情的重要內容)。因幼兒間個別差別的存在,老師在預備制造質料時,還要因人施教。
運動目的:
1、開端相識本身及另外幼兒的怙恃的事情。
2、領會怙恃對本身的關愛。
3、樂意表達本身對怙恃的酷愛。
4、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5、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運動預備:
1、幼兒與百口人的合影或生存錄像。
2、怙恃與幼兒曾攀談過其事情環境。
3、灌音機、攝像機。
4、彩色皺紋紙多少、橡皮泥及幫助質料。每人一本小冊子。
歷程發起:
1、發言:我的家人。
(1)幼兒拿出與爸爸媽媽及家人的合影照片或團體旁觀生存錄像。
幼兒互相先容本身的爸爸媽媽和其他成員,留意用完備的說話舉行表述。如“這是我爸爸”等。
(2)幼兒勇敢表述,老師記載在小冊子上。講講本身的爸爸、媽媽是干什么事情的?在什么處所事情?如:我爸爸是工程師,在工場里計劃呆板。
2、幼兒思索、評論辯論:
(1)家中成員為你們都做了些什么?
(2)爸爸媽媽每天要上班,可費力了。要是小朋友們每天隨著爸爸媽媽,那他們會怎么樣呢?小朋友不克不及隨著爸爸媽媽,那到那里去呢?你喜好到幼兒園來嗎?為什么?
3、為家庭成員送一件禮品。
(1)說說本身在幼兒園里學到的本事(說、唱),老師灌音記載。
(2)拿出攝像機:你們在幼兒園學到那么多本事,想報告爸爸媽媽嗎?將幼兒的報告記載下來。
(3)激起幼兒為爸爸、媽媽制造禮品的欲望。老師引誘:爸爸媽媽放工回家肯定又累又餓,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制造面條、點心等)
讓幼兒自立選擇完成。老師可在幼兒碰到艱苦時,舉行資助引導。
延長提醒:
把幼兒與怙恃的合影,部署于運動室的墻面,幼兒隨時可向搭檔先容本身的怙恃。家工資小冊子添加相干的內容(趣事、喜好)。
在活動中,我找準了教學活動關鍵的切入點“愛親人,愛家,體會到家人的愛”,讓幼兒自主交流,能夠有更多的表達機會。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人人想說,人人想講,還特別愿意說。因此,在活動中,還要加強小組討論交流,讓幼兒有更多的展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