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反思《豆寶寶排隊》
本次數學活動是讓幼兒感知、發現物體的大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一樣多的種子排列時,大種子排得長,小種子排得短;隊伍一樣長時,大種子用得少,小種子用得多。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發現物體排列長短和物體的大小是有關系的,其難點是如何采用相應的標記和符號記錄排列的結果。如何幫助孩子感知其中的關系,是本次活動的核心。 在活動前,我采用情景導入——豆寶寶排隊,并引導幼兒發現豆豆有大、中、小,三種類型。簡單的情景導入,很快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并鼓勵幼兒猜測:“誰排的隊伍長,為什么?”大班的孩子思維很活躍,能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接下來便是驗證“怎樣才知道誰的隊伍長呢?”引發幼兒進行交流,雖然孩子的方法不一定正確,但可以鍛煉幼兒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教師演示環節中,采用了師幼合作操作,并共同檢驗是否正確,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改變了往常的單一演示,而加強師幼互動,同時也可以發現幼兒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并及時鼓勵同伴一起解決;在引導幼兒學習記錄時,因為之前已有過此類經驗,所以幼兒能聯想到很多標記方法,如畫圓圈、或用數字。在操作中,大部分幼兒都能按照要求進行操作,并設計合理的標志,從而發現不同大小的豆豆與排列長短的關系。 整堂活動幼兒能積極參與并討論,但也有以下問題還需注意:1、操作材料設計還需更合理;2、加強個別幼兒的輔導。 提煉語言、提前設計好幼兒操作材料將是今后數學活動中教師還需要提高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