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細心地對待每一位孩子
作為一位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來不得一點馬虎。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孩子,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孩子的目光始終注視著我們。而工作上的每一件事都會給孩子帶來影響,因此細心的觀察,細心地工作十分重要,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最容易忽視看似細小瑣碎實際上卻很重要的事情。
記得那天,主班老師王老師正在上一節音樂活《小動物律動》王老師彈琴,我則帶領孩子一起拍手、做動作,孩子們的興趣很高,能積極地投入到活動當中。這時候,“嗚嗚嗚……”一陣細小的哭聲傳入我的耳朵里,我馬上有意地掃瞄四周,發現哭的小朋友是袁子愿,我俯下身,輕輕地問他怎么啦、子愿什么也不肯說,還是低聲哭泣,他平時就很文靜,不愛說話,這時候,我發現他的褲子掉下來了,我想子愿哭的原因肯定是因為褲子沒有提好,不敢和老師說,于是我馬上幫他提好褲子,又繼續帶領孩子一起唱歌。
可沒多久,子愿又在哭,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當時我想;把褲子提好了啊,怎么還哭呢、這時候我非常的生氣,于是我把他叫到我跟跟前,一邊撫摸著他的頭,一邊問:“子愿,又怎么啊?哪里不舒服?”可他還是不說話,繼續低著頭,抽泣著。這時候我忍著心中的怒火,把他的褲子又重新提好,問他這樣可不可以。可子愿還是不說話,繼續沉默著,一臉委屈的樣子,我終于按捺不住,用眼睛瞪著他,把他“趕”了回去。
“鈴鈴鈴……”此時下課鈴聲響了,孩子們在教室里自由活動,只有字愿還坐在位子上,我發現他正彎著腰,小手伸進褲腳里,吃力地在拔著什么。此時侯的我恍然大悟,情不自禁地嘆了句:哦,原來是他最里面的褲子沒有套到襪子,褲子在“向上走”,造成子愿感覺不貼身,不舒服,所以才哭起來的。于是我趕緊快步走到子愿面前,幫助他把里面的褲子套進了襪子里。嘿,這時候子愿大聲地擤了一下鼻子,破涕為笑,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細心是非常重要的。在前兩次的交流中,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沒有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忽略了子愿內心的想法,從而讓他產生了一種失落感、無助感,性格也會變得更加孤僻,對他今后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子愿在班上很膽小,很內向,做什么事都很小心、拘謹,不愿意和小伙伴說話,不愿意與人交往,所以對待這種性格的孩子,我應該更要細心地觀察他的的一切。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
有這樣一則歷史故事,1930年5月,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在河南南部進行了大規模的中原大戰,對方使用了100多萬人的實力,戰前,馮玉祥和閻錫山為了更好的地討伐將,商定率軍在河南南部的沁陽會師,然后集中兵力一舉殲滅駐守在河南的將軍。但是,馮玉祥的一位作戰參謀在擬定命令時,誤把沁陽寫成泌陽,恰巧河南南部有一個泌陽,該地與沁陽相距數百公里。這樣一來,就使馮玉祥的軍隊誤入泌陽,因而貽誤了聚殲蔣軍的有利戰機,讓蔣軍征得了主動權,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戰中,馮玉祥軍隊處處被挨打,最后導致中原大戰以蔣的勝利,馮玉祥、閻錫山的聯軍失敗而告終。
這個故事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就是無論做什么事都有細,馮玉祥的參謀人員在擬定命令時把沁陽寫成泌陽,雖然只是在心子上多加了一撇,可這一撇卻使方位錯了250多公里,所以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是一撇只差,也會鑄成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