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設計師》活動反思
所謂的課后反思就是我們平常寫的課后教學小結,即教師在每上完一節課后,對自己在教育理念、教材選擇、目標的設定、教學策略的運用、幼兒學習上的問題和信息反饋等。
《機器人設計師》是我們中班“身邊的科學”這一主題中的一節藝術活動。這個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在了解機器人結構的基礎上,用不同的幾何圖形設計出不同的機器人,隨意選色裝飾機器人。
在這個藝術活動開展之前,我特意讓孩子們把家中的機器人玩具帶來幼兒園,利用晨間談話讓孩子們介紹自己的機器人及其功能。同時,建議他們把玩具放在區角環境中供其他孩子欣賞和了解。這樣孩子們對機器人就有一個感性、直觀的認識。
我們清楚的知道只有在感興趣的基礎上,孩子才有參與活動的熱情;顒右哉勗挼姆绞介_始,我讓孩子們先來說一說機器人的樣子。因為機器人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事物,他們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說起來就滔滔不絕了。之后,我請每個小朋友來做一位機器人的設計師,自己設計一款機器人。《新綱要》強調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幼兒自主參與學習活動。針對該活動中孩子們有話可說,有話想說的現況,也為了在活動中留給孩子們充分的學習時間與空間,讓他們有一個更大的學習和想象的空間,于是我營造了一個相對寬松、愉悅的氛圍,讓他們自己講述自己喜歡的機器人的造型,比劃著想象中機器人的特異功能,天馬行空,毫無束縛,包括示范的機會我也統統讓給了孩子們自己,由此他們體驗到更多學習快樂。這樣的形式激發了孩子們想象的更大的空間,當他們講述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時,激發了更多的同伴的討論、交流、體驗。接著,我讓他們把自己就想象的機器人畫在他們的紙上,展示自己的畫,在繪畫操作中,小朋友在畫的時候也是非常的安靜,教室里的氣氛也是非常的好,平時都要討論怎么樣做的孩子們,今天都是安靜地畫著自己的畫,大概是因為在活動之前我給了他們一些鼓勵,和表揚,他們的精神都非常的好。最后到了交流展示環節,我讓他們先按小組為單位把自己設計的機器人展示給組員欣賞,并且向組員介紹所設計的機器人的特點及其功能。然后每組推薦出一名介紹得好的代表本組參加班級的比賽。由此可見,教師是孩子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孩子就是需要我們對他們的鼓勵和支持。而我同時也和他們一樣分享到了這份自主學習帶來的快樂收獲!
回顧這一節的教學實踐,我在靈活地組織課堂教學,創設最佳情境,讓學生想說,敢說,愛說,會說的同時,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同時我也深刻地體會到:學生的知識積累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有的孩子知識豐富,能說會道。而有的孩子知識匱乏,所知甚少。讓我深刻感受到在以后開展的活動中一定要靈活機動的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以滿足各類孩子的需求。另外,在教學過程的交流展示環節,我讓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先在小組內結合自己設計好的機器人的樣子,相互介紹一下自己發明的機器人,重點說清它的樣子和本領。然后每組推薦出一名介紹得好的代表本組參加班級的比賽。沒想到的是在分組交流的時候,他們先忙著畫,浪費了大部分的時間,以至于交流不到位。我意識到這一點后,及時進行了調控。課后我很后悔,精心設計的一節好課,因自己一時的疏忽大意,而不盡人意。但由此我也進行了深深的反思:我們一線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并從理論上加以概括,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不斷地發展自我,完善自我,擴大我們教學工作的理論視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