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活動《玩套盒》聽課反思
小一班的王老師是園里骨干教師,這次公開教學的目標是:通過目測物體大小學會套盒的玩法。我們結合小班年齡特點選擇了新玩具向幼兒介紹套盒的玩法。形式采取分組教學。主組玩套盒,附組剝蠶豆,勾鏈子。第一次試教,我們發現幼兒對新玩具的出現特別的感興趣,只埋頭忙于擺弄操作,而缺乏語言的交流;第二次試教,我們發現整個活動層次不太清楚,重點不突出;第三次試教,我們發現教師的提問語言不簡潔,隨機教育欠缺,第四次試教……經過幾次的試教后,我們研究協商確立了活動的幾個不走:第一出示套盒,引起幼兒玩套盒的興趣,并認識套盒;第二,幼兒自由操作,教師觀察幼兒的玩法;第三,暗戰教師要求操作,并學說短句:“大的放哪里,小的放那里;第四,教師小結。在這次游戲活動中,老師發給每個孩子喲套形狀各異的色彩鮮艷的套盒,問:“套盒是什么形狀的?”孩子們看看手中的套盒,有的說是園的,有的說是方的,有的說是三角形的。老師說:“你們說的很對,現在先把最小的套盒拿出來,再把最大的拿出來!焙⒆觽儼凑绽蠋煹囊笞杂傻耐嫫饋。老師邊觀察邊適時地提出各種要求:“把大的放在最下面,小的放在最上面”“ 把小的放在最下面,大的放在最上面” “把大的放在最外面,小的放在最里面” ……孩子們聽著老師的口令變著花樣,有序地玩著。在玩的過程中,他們自然認識聯合感知了大小的概念以及上下里外的方位。在老師的精心設計下,枯燥抽象的數學教育活動,變成了形象有趣的游戲操作火哦的那個,孩子們在游戲的同時學會了套盒的玩法,學會了簡單的排序,體驗了大小、上下、里外。附組活動是剝蠶豆,勾鏈子。主要是訓練幼兒的大拇指的小肌肉運動能力,跑過的蠶豆若干,然給幼兒把蠶豆剝了放在另一盤中;通過比較卻別紅黃綠色,并把同種顏色的鏈子連在一起,準備三種顏色的鏈子,讓幼兒區分出自己盤中顏色一樣的兩字,然后把他們都連起來。
王老師的設計思路是,以玩套盒為切入點,探索有關套盒的基本玩法,當園長在檢查教師工作對此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園長首先肯定了教師的以套盒作為活動素材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和興趣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