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大姐穿新衣》聽課反思
周五再次聽了謝蓮芬老師的《蛤蟆大姐穿新衣》一課,這是以“一課多磨”的形式開展的教學活動。與上次相比,不僅讓我對兒歌的內容記憶深刻,更讓我覺得小朋友們對兒歌也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反思之一:對于課的熱誠度。
從整節課的表現來看,謝老師一直都是充滿熱情的,對于每位小朋友的回答,也都以肯定、鼓勵為主,不打擊幼兒的積極性,這點也激發了讓幼兒們更有想發言的欲望。在請幼兒初步傾聽兒歌的過程中,對于兒歌的朗誦也是充滿了趣味性,吸引了眾多幼兒的視覺、聽覺,這更能讓幼兒在初步傾聽、理解兒歌上更進一步,為之后的內容做了較好的鋪墊。
反思之二:對于提問的設計。
在整個開課的過程中,謝老師在這節課對于提問的設計運用的很恰當,提問設計:1.明確問題的目的性。2.把握問題的順序。就這兩項提問,讓小朋友們都抓住了兒歌的重點,把兒歌的核心內容通過“聽”后,一一將問題解決,所有的答案都是讓小朋友們認真聽、認真思考后得出的結果,有效的讓幼兒們通過自思、自答的方式理解了兒歌內容。
反思之三:認真傾聽幼兒的回答。
在開課的過程中,有一位幼兒意思表達不清,謝老師首先耐心聽完,并沒有中途打斷,其次告訴幼兒,他的意思老師明白,于是將幼兒的意思完整表述出來,了解了幼兒的想法,這點不僅尊重了幼兒,更表現出了一位教師的素養。謝老師很好的做到了“認真傾聽幼兒回答”中的1. 深入理解兒童話語的含義,以試圖了解兒童的想法,從而不讓他們背誦事實。2.尊重兒童的想法。
綜上的三點反思,都是在這節開課中從謝老師身上所看到和學習到的,要做到真的不容易。全園教師聽課,在如此龐大的開課中,教師的心理素質也表現的尤為重要,但從中并沒有看到謝老師的教態缺失,對于心理素質的鍛煉也是要向謝老師學習的。通過這次的學習對比以及觀察自己的不足,要反思與進步的空間真的太多。但更看到了眾多教師努力的結果以及背后付出的層層艱辛。開一次課不容易,但想要從開課中得到進步和升華要付出和堅持的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