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歌》教學反思(精選3篇)
《螃蟹歌》教學反思 篇1
這節課是教授一首四川民歌《螃蟹歌》,歌曲中有教授四川方言的讀音,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學的很細,很扎實,這說明教師在課前預設時作了充分的準備,而且學生學習歌詞時的節奏都很準確,也足已說明了平時的鍛煉與積累。在這些方面我做得很不夠,教學中我總是想讓學生學的快一些多一些,就只求速度不求質量,所以學生的節奏總是掌握不扎實,導致每次在讀歌詞時都是我在教,并沒有起到教師時主導學生是主體的作用。還有就是課前的準備工作,不但要備內容,還要備學生,在這方面我總是忽略學生的存在,只想著怎么樣讓學生去適應教材,并沒有做到活學活用,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的改變或許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去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學生因素才能上好一堂課。常態課堂更是如此。
通過本次聽課,我覺得收獲真的很大,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實自我、豐富自我,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新課改的需要
《螃蟹歌》教學反思 篇2
1、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做好充分的教學前準備。
從上一屆的一些老師口中就聽說這首歌曲,孩子們很喜歡表演那句“求求你,螃蟹歌,救救我的腳”,當時我心里就在想,既然孩子這么喜歡最后一句歌詞,說明他們還是非常喜歡這首歌的,我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怎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能對更多歌詞、甚至整首歌曲產生表演的欲望。于是,在上課的前幾日,我就在網上尋找一些相關的視頻、多媒體課件等,同時自己也先學習了演唱歌曲,在晨間活動、自由活動等時間播放一下音樂,讓孩子們能熟悉旋律。
在活動開展前,我又設計了一套比較適合中班幼兒欣賞的歌曲圖譜,比較可愛和形象,易于幼兒識記歌詞。我發現孩子們現在對用圖譜記憶歌詞的方法比較適應了,能更好的從中加強記憶,理解歌詞內容。
2、突出活動的趣味性,讓幼兒感受歌曲表演的樂趣。
在第一次輕唱給幼兒聽的時候,很多孩子就對歌詞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我提問他們聽到了什么,他們會非常興奮地回答說“夾住了我的腳”“求求你”等,我也順應了孩子們的回答逐漸引出圖片,讓他們感受歌曲中的“螃蟹和小朋友”的不同情緒,加之以一定的動作和表情的表演,使幼兒的學習興趣更加強烈了。
我發現這首歌曲不僅有普通話的版本,還有四川、云南等多種方言的版本。我就想我何不讓孩子們學一學七都方言的版本呢。所以在活動的最后我穿插了讓孩子們用七都話來演唱的一個環節,不作為重點,只是讓幼兒體驗一下方言演唱的特色韻味。孩子們都非常開心和新奇,萌發了一定的愛家鄉的情感。
《螃蟹歌》教學反思 篇3
有幸參加陜西師大的“國培”,聆聽了徐蕾老師的“幼兒園團體律動”的講座。其中《螃蟹歌》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回園后我就設計了這個音樂活動,并在縣級教學研討中上了示范課。
這是我自己設計的一節團體律動,打破了以往的教師教學生模仿的常規。運用徐蕾老師的“音樂活動傻瓜流程”設計了故事情節,加上歌曲本身幽默詼諧的歌詞,歡快跳躍的旋律。幼兒能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樂曲所表現的內容,從中體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能開心地邊唱邊表演,達到了教學目標。
首先,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做好充分的教學前準備。
孩子們很喜歡表演那句“兩只眼睛,那么大的殼兒”,當時我心里就在想,既然孩子這么喜歡最后一句歌詞,說明他們還是非常喜歡這首歌的,我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怎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能對更多歌詞、甚至整首歌曲產生表演的欲望。于是,在上課的前幾日,我就在網上尋找一些相關的視頻、多媒體課件等,同時自己也先學習了演唱歌曲,在晨間活動、自由活動等時間播放一下音樂,讓孩子們能熟悉旋律。
在活動開展前,我又設計了一套比較適合大班幼兒欣賞的歌曲圖譜,比較可愛和形象,易于幼兒識記歌詞。我發現孩子們現在對用圖譜記憶歌詞的方法比較適應了,能更好的從中加強記憶,理解歌詞內容。
其次,突出活動的趣味性,讓幼兒感受歌曲表演的樂趣。
在第一遍給幼兒聽的時候,很多孩子就對歌詞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我提問他們聽到了什么,他們會非常興奮地回答說“兩只眼睛”“八只腳”等,我也順應了孩子們的回答逐漸引出圖片,讓他們感受歌曲中的“螃蟹”的主要特征,加之以一定的動作和表情的表演,使幼兒的學習興趣更加強烈了。
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在一些細節方面我忽略了:
1、沒有很好地引導幼兒用幽默、風趣的感情演唱歌曲。
2、課堂常規還需多樣化,對于課堂的把控,還需多想辦法。
3、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夠豐富。如果我再教這一節課時,我將進一步激勵幼兒用幽默、風趣的感情大膽地表現音樂,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同時還可以制作大圖譜讓幼兒理解歌詞,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