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大班幼兒學習自我的簡單的管理
每個班中總有一些比較調皮的孩子,對于這些孩子最佳方法是找出問題對癥下藥。汪爍凡是一個自控能力很差的孩子,不管身處何處,想說就說,想做就做,往往在游戲、學習中給大家帶來許多的麻煩,可我又不能放任不管。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決定采用系列方法來引導他。第一,讓他感受搗亂給大家帶來的后果。引導他和同伴共同活動,體驗合作到來的愉悅,然后故意將他的作品弄壞,讓他明白和感受了搗亂帶來的后果;第二,提出最近的目標并給予獎勵。如在活動中不隨便插話,在游戲中不弄壞同伴的作品等;第三,針對他能主動關心老師為大家做事的良好行為給予肯定和表揚,再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樂;第四對于他的錯誤決不姑息。當他的行為經我的多次提醒仍無改進,當我的語言不能發揮作用時,就讓他暫時離開集體活動或單獨坐在安靜的地方,等他冷靜下來再和他交談,讓他明白自己錯在哪里,該如何來做。就這樣一步步逐漸改變他自我為中心的習慣。
5、耐心細致避免矛盾
因為孩子較小,他們的行為處置能力都很弱,我從孩子的角度和充分估計孩子會出現的可能,作到防患于未然。如外出活動檢查鞋帶是否綁緊,以免老師陷入個別孩子的整理工作;將集體活動的椅子擺放好,避免排放時孩子找不到地方;洗手前告訴孩子洗完手要雙手下垂以免滴濕衣袖……在一日活動中像類似的細節是許多許多的,這些只是細小的環節,我在平時注意做個有心人,將“耐心、細心、恒心”謹記于心,就避免了各種矛盾的出現。
6、直面錯誤機智引導
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做事沖動而不計后果,一些事情往往會產生事與愿違的后果。在收拾完積木后大家爭著去放籮筐,結果“啪”地一聲,積木撒了一地;當大家正安靜午餐時“老師,圓圓的湯翻了”。這時出了錯的孩子往往睜大眼睛看著我一言不發,有的孩子還會抓著衣袖消滅“罪證”。這時如果我用責備的眼光和語氣都會使孩子受到傷害,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面對錯誤,設法解決。“來讓我們一起把這些調皮的小積木抓到籮筐中。”孩子們會一呼而擁把積木撿得干干凈凈。“誰都會弄翻的,老師這里有抹布,你會擦干凈的。”在輕松的語氣中在有趣的活動中引導孩子面對錯誤不逃避,想辦法解決。
7、家園合力共同教育
孩子來到幼兒園只度過了他一天中的三分之一的時間,其他的時間將在家中度過。孩子常規單憑幼兒園的教育是不行的,因此一開學我就給每個家長發了通知,使他們明確需家園共同配合教育。在家長會上,詳細地向家長介紹孩子的一日生活常規,并要求家長在每月的家園聯系單上填寫孩子在家常規的執行情況,以此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
上述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體會和體驗,“教無定法”同樣適用與常規教育,創造性的開展常規教育使孩子獲得最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