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愛美的孩子,沒有錯
今天上午,我和往常一樣,在晨間活動后帶領幼兒去小便洗手,等待回來吃早餐,洗手時,陳煜寧小朋友向我走來,一臉的不開心,我急忙蹲下來問:寧寧,怎么了。他說,張老師,你能幫我把這個衣服脫下來嗎,我熱,邊說邊自己解扣子,快哭出的樣子,我急忙制止,因為在簡單的保暖衣里面只有一個薄薄的秋衣,這怎么能行,會感冒的,我告訴寧寧,里面的衣服太薄,會冷的,寧寧很堅持,一直強調自己熱,我想這其中一點事有原因的,我耐心的詢問,最后寧寧說,這衣服太難看了,我不想穿。知道原因就好解決了,最后寧寧在我和海陽奶奶(恰巧海陽的奶奶送海陽來幼兒園)的勸說下,沒有脫這件“難看”的秋衣。孩子這么小,怎么就如此“臭美”呢?
首先,這是孩子獨立性的表現。孩子對衣服的顏色、式樣有自己的喜好,而大人往往以自己的觀點左右孩子,孩子不愿服從,而要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穿在我身上的衣服,為什么要別人說了算?我要自己選擇!于是,一大早,就發生了這一段。我們還是應該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當然,還要向孩子說出你的建議,但不要過于強制。
其次,這是孩子審美感增強、審美能力提高。這里有一個小故:媽媽和女兒去商場買帽子,媽媽看中了紅色的,認為小孩子穿紅戴綠才好看,可女兒非要買那頂白色的。媽媽問女兒原因,女兒說:“因為我有白衣服,白鞋子,就差一頂白帽子了!”這位媽媽平時穿著講究,女兒也潛移默化受到了熏陶,知道服裝搭配要協調才美。所以,當孩子選衣服時,我們可以乘機教孩子一些美學知識,幫孩子進一步提高審美能力。
其三,這是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現在人們著裝,更多的講究美觀,哪位爸爸媽媽不是這一套那一套的,經濟條件好的更是講究品牌、品位。現在的孩子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好多孩子都有自己的小衣櫥。不像我們小時候,想挑也沒的挑。
愛美,并沒有錯。但我們要正確引導孩子,不把奢侈當作美,不把排場當作美,不把怪異當作美。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讓我們的世界充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