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老師,我的鞋和你的是一樣的
去大(2)班幫忙的時候,剛進教室不久,一個個子很高、戴著眼睛的小姑娘就跑到我的跟前對我說:“老師,我的鞋跟你的是一樣的,我爸爸也有這種鞋的。” “真的嗎?這么巧啊”,我隨口應付了一下,因為當時我穿的是運動鞋,現在穿運動鞋的孩子很多的。過了幾天,我又去他們班幫忙了,那個小姑娘又過來跟我說:“老師,我的衣服跟你的是一樣的。”我當時穿的是藍顏色的羽絨服,她好像穿得不是藍色的,我就說:“好象不一樣的哇,我的是藍顏色的哇!”她說:“你的屁股上有個史努比,我的也是史努比的。”哦,這下我明白了,她說的是衣服的牌子。下午梳頭的時候,我無意間跟他們班老師說起了這件事,他們班老師說她穿的好多衣服都是名牌,還讓我猜猜她頭上的一個很小的發繩多少錢。我想肯定不便宜就猜了20元,結果老師說好像要68元,說是她媽 媽在小呂宋買的。那孩子聽著我和老師的談話,臉上洋溢著驕傲的神情,于是我說:“一個發繩要那么貴,太不值了吧,你媽 媽好像有點浪費了。街上賣的幾塊錢的也很漂亮的。”孩子可能沒想到我會這么說,好像有些失望地走開了。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家庭都達到了小康水平,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選擇商場給孩子購買衣物、用品。當然,從健康的角度來講,商場里面賣的衣物、用品一般都來自于有一定規模的廠商生產的,產品的用料,生產過程等都是經過嚴格把關的,甲醛等有害物質的含量應該是達標的,孩子穿著大人也放心。但是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家長盲目的給孩子選擇名牌,聽說什么牌子響亮就買什么牌子,給孩子購買后還總是強調這是在某某商場買的,是什么牌子的,要多少錢呢!慢慢地,孩子就養成了追逐名牌的心理,覺得穿名牌就是驕傲的,就能體現我們家經濟條件好,在小伙伴間好像有優越感。
我覺得,衣服是穿在孩子的身上的,而不應該穿在孩子的臉上,更不應該穿在孩子的心上。孩子的衣服只要面料舒適,穿著合適,看著大方,平時洗得干凈就可以了,沒有必要一定要給孩子穿名牌。孩子長得快,有的衣服買了只能穿一年,那就太浪費了。有的家長喜歡給孩子買名牌,那也不是不可以,但家長應避免在孩子面前提起衣服的牌子,價格,你不說,孩子是不會知道的,對孩子來說只要有衣服穿就可以了,他們不會已開始就去追逐名牌的,有些孩子過度的追逐名牌,其實都是家長自己造成的,總在孩子面前說名牌,還在別人面前炫耀名牌,讓孩子誤以為名牌就是好的,自己穿了名牌就是很神氣的。所以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名牌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切不可讓其養成名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