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孩子,你舉手了嗎?
背景分析:
中班的孩子,由于個性不同、生活經驗、學習經驗的不同,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各形各異。而對于性格比較外向且自控能力比較差的孩子們,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又有什么表現呢?請跟我一起進入某天學習活動的情景中……
行為實錄:
今天的學習內容是故事《老鴨的店丟了嗎》,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理解故事,我準備了相關的故事圖片,并把故事圖片先后呈現出來。
學習活動開始了,孩子們認真觀察著故事圖片一,紛紛舉起手來發表自己的想法。楷楷個子很高,坐在第三排,每次老師提出問題,他都沒有舉手而是嘟噥著嘴巴很快地回答出來。之后,他低著頭,做著和活動沒有聯系的事情。當我走到他身旁時,他又很不情愿地動動身體坐好了些,說:“老師,圖片放得太慢了,可以放下面一張了。”下一個問題,楷楷抬起頭來,又想插嘴時,我盯著他看了幾秒,他把脫口而出的話咽了回去,然后舉起了手。這一次,我請他回答了問題,然后表揚了他:“這一次楷楷表現得很不錯,能夠舉手回答問題,如果能專心看圖片、認真聽講就更棒了,對嗎?”他點了點頭,接下來能夠抬頭聽講,但是過了一會兒他又坐不住了。
分析與思考:
1、身體發展方面的原因:楷楷是班級里9月份生的孩子,相比其它的孩子更大一些,因此他的思維發展再班里比較快的,觀察圖片的能力也明顯高于班中其它孩子。在觀察圖片方面,他能較快獲取圖中的信息,也能較快猜測出下一事件,而大部分孩子需要觀察一些時間,所以楷楷表現得很不耐煩,有些驕傲。
2、個性方面的原因:有些孩子,由于個性的不同,他們喜歡表現自己,想在集
體面前引起大家的注意,得到大家的贊揚。所以會做出一些違反常規的事。當老師沒有多加理睬時,他們會更加夸張表現,插嘴的壞習慣就這樣越演越劣。
3、活動中的形為分析:在案例中,我對于楷楷的插嘴現象,進行個別教育的方
法,對于楷楷的插嘴問題,先采用眼神提示及肢體動作提示的方法,讓他明白老師已關注他,并且他的這種行為已經對其它小朋友及老師的活動造成影響,讓他明白傾聽別人講話也是一種學習的方法,學會舉手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才是有禮貌的小朋友。楷楷在老師的提醒與鼓勵中,稍微控制自己的行為,但是,過完一會,當老師的注意不在他身上時,他又開始控制不了。
支持策略:
1、故事引導法。插嘴的孩子一般都是比較聰明,性格張揚愛炫耀,但同時這也是一個禮貌修養的問題,如果不加以引導,長大后可能成為一個不會內省、不顧別人感受的自私的人。你可以現編一個故事《愛插嘴的小兔》,講有一只小兔子愛插嘴害得其他小朋友都沒有思考說話的機會(具體情節根據你班的上課情況),后來碰到大灰狼來了,大家都躲起來了,大灰狼找不到小動物,就開始提問(比如小豬在哪里?),提了幾個問題都沒人回答,最后就問:“小兔子藏在哪里?”小兔立刻說:“我在門背后!”大灰狼一下子就把小兔抓住了,小兔子一邊掙扎一邊哭著說:“是愛插嘴的毛病害了我呀!”情節還可以編更生動些,讓孩子懂得什么時候該說話什么時候要傾聽,聰明不是外在的表演,而是碰到真正難題的時候有自己獨特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