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小調皮”轉變的艱辛之路
我們班這個學期才來了一個小男孩,他的名字叫澤澤,他長著圓圓的臉,小嘴巴吐字清晰,而且還很會講話。但是他特別調皮,不懂得規則,也不遵守常規。每次玩玩具時,他總是會弄得滿地都是。而且他還特別喜歡玩水,只要是能放水的工具,他都能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放上水,然后再放到水里去喝。每次洗手的時候袖子都是濕濕的。(現在都是我們老師監督他洗手)更可怕的是,他還有一個最壞的習慣,就是喜歡咬小朋友、挖小朋友。這么說吧,開學的這幾個周以來,我們班中的小朋友幾乎都受到他的傷害。面對這個“小調皮”。我和同班的李老師真是磨破了嘴、跑斷了腿。每天我們的視線一點兒也不敢離開他,否則不知道會有什么事情發生。他真是讓我們勞心費神,一天下來,感到特別疲勞。
面對這樣的孩子,作為老師的我們真是傷透了腦筋。說實話,從教這么多年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孩子。針對他的這些情況,我們首先與家長取得了聯系。告訴家長他在幼兒園里的種種表現,要求家長配合我們一起對他進行教育。同時我們從家長那里也及時地了解了他在家中的各方面的表現。原來這個孩子從小是爺爺奶奶帶大的,他們又是外地濟寧的,所以在他上幼兒園之前,他沒有和其他的小朋友們接觸過,更沒有和其他小朋友玩過。而且家長的爺爺奶奶對他 特別嬌慣,在家中總是說一不二。所以導致他的這些情況發生,也就是說他根本不會和小朋友們交往,有時他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根本就不知道應該怎樣表達,應該怎樣去玩,所以會摟一下小朋友、打一下小朋友、挖一下小朋友。這樣就會導致他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和爭執。其次,我還向一些有經驗的老師進行請教,一起交流他的這種情況,應該運用哪些方法來教育他。第三,我還向園長請教,讓她來幫助我,怎樣和家長進行聯系溝通。第四,我還在網絡上搜尋關于這樣孩子的一些教育方法。
針對他的這些種種的表現,我利用了各種方法對他進行教育:利用中午睡覺的時間,我給他講故事,故事的內容多數是告訴他要怎樣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的。在上課的時候,我也對他滲透一些關于和小朋友們友好相處的教育。下課自由活動時,我會不厭其煩地告訴他應該怎樣去玩,如果想要小朋友的玩具時,應該怎樣說、怎樣做。
經過我這段時間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班的澤澤小朋友終于有了明顯的進步:不再玩水了、上課堅持的時間比原來的時間長了、有時也會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了。當我把孩子的這些進步告訴家長時,家長特別感動,非常感謝我們。相信在我們和家長的共同教育下,澤澤小朋友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