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給孩子多一份鼓勵
在幼兒園常聽到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問:今天你學什么了?你怎么就不會呢?為什么別人會呢?你瞧某某某畫的多好!你看看你畫的那是什么呀?你怎么這么笨。恐T如此類的話語。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對這些話,就不容易接受了,容易使孩子對自己缺少信心。我認為比較有效的做法是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一直本著這樣一個原則:給孩子多一份鼓勵。即使有的幼兒做得不是很好,我也會給他一些鼓勵。畢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弱點,特別是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表現欲望不太強的孩子,多一份鼓勵顯得更為重要。
小茜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小女孩,剛接到這個班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了,她不愛講話,我有時走過去跟她說說話,她也總是低著頭,記得有一次,我看到小茜在哭,跑過去問她怎么了,她什么也不說,旁邊的小朋友告訴我說,她被小俊打了,我問她是不是,她也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后來,我發現她上課也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并不是她不會,總之她就是不舉手。我想除了她性格內向之外,可能還缺少一份鼓勵,缺少一些自信。
我總在不經意的時候給予欣賞和鼓勵,在請小朋友坐好的時候,我總要說:“小茜坐的真好。”在小朋友吃飯的時候,我總要說:“小茜今天吃飯真棒,都吃完了!痹谛∨笥炎鲎鳂I的時候,我會說:“小茜做的真認真。”在小朋友做操的時候,我會說:“小茜做的操真好看。”對于這樣一個內向的小女孩,欣賞和鼓勵是必不可少的。
還有上課的時候,不肯舉手回答也是一個問題。剛開始的時候我提問后,先請幾個回答聲音響亮的小朋友起來回答,然后我再請小茜也來說說看,剛開始的時候起來回答的時候聲音也是很輕的,但我仍會鼓勵地說:“小茜回答得真好!甭匚野l現,我提問后,小茜有時也會偷偷地舉手了,但舉得不高,但我仍會注意到,我總是請她來回答,回答了總不忘表揚和鼓勵一下她,有時回答聲音小了,我也不會說:“你聲音太小了。”我會說:“回答地真好,但下次聲音再響一點就更好了。漸漸地我發現,小茜愛舉手回答問題了。在我不經意地表揚和鼓勵下,小茜逐漸走向了自信。從前那個內向,不自信的小茜不在了。
給孩子多一份鼓勵,我會贏得更多的孩子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