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花兒好看我不摘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到處都能聞到泥土中透出的春的氣味。我們寶小校園里最美的地方就是小公園了,各種各的花競相開放,有迎春花、玉蘭花、海棠花、杜鵑花、山茶花、桃花,真是一幅百花爭艷的動人畫卷。雨后的清晨,當你漫步在池塘邊,身臨其中時,必然能夠感受到春暖花開,鳥語花香,綠意盎然的春景。小花園中透出的美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
我們經常要帶孩子們到小公園來,孩子們在這里如放飛的鴿子,四散跑開,他們驚叫,他們歡跳……發現,孩子們高興、快樂!在綠色的草地上,孩子們你追我趕,有的去找螞蟻;有的看小蜜蜂采花粉;孩子們會自然而然的尋找小公園中流露出的濃濃春意。
一天早晨帶著孩子們,一起來到了小公園欣賞桃花,我們駐足在桃樹的邊上,我說:“你們看看桃花是什么樣的?”張小朋友馬上說:“桃花有的開了,有的沒有開。”我馬上表揚了張小朋友:“你觀察的很仔細。”同時順著孩子的話馬上追問:“那沒開的我們叫它什么?”孩子們中馬上有幾個聲音回答:“沒開的,叫花苞。”我馬上表揚說:“你們講得真好,沒開的我們叫它們……,”我沒有說而是把機會留給了所有的孩子。接著我又引導孩子觀察開放的桃花和沒開放的花苞比,誰多誰少?孩子們的注意力馬上集中了過來,每個孩子的眼睛都睜得大大的,有的孩子還伸出小手指在那里數,有的孩子蹲下來抬起頭來仔細的看,不一會兒孩子們中間就有聲音說:“開放的桃花多……。”“那我們仔細看看每一朵開放的桃花是什么樣的?”正當大家都認真觀察的時候,孩群中忽然傳出聲音:“老師孝孝和清清摘花了,還把花扔在了地上。”在進小公園之前,我反復交代過賞花的要求,只能看不能摘。但他們為什么要摘花呢?我走了過去,我心里很憤怒,他們倆看見我生氣了,開始相互指責,老師不是我摘的,是他摘的。他們倆似乎一點兒都沒有后悔之意。我想我再對它們重復前面的話已經沒有意義了。我轉念靈機一動有了主意,我輕輕的走過去,蹲下來,撿起地上的花兒,把它們捧在手里,放在胸口,我慢慢地把頭投低下去用疼惜的聲音問:“花兒寶寶你們疼嗎?”孩子們都沉靜在這樣一種童話般的情境中,恬恬小朋友說:“它們肯定很疼的。”楊小朋友說:“花兒會哭的!”沈小朋友比較現實,說:小朋友都來摘花,花兒都要被采光了,小花園就不美了。”潘小朋友說:“花兒的奶奶、爺爺找不到花兒會哭的。”聽到潘這樣說,吳小朋友馬上說:“花兒的爸爸媽媽也會哭的。”于是我抓住這個機會,對孩子們說:“花兒就像我們小朋友一樣,有媽媽,花媽媽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孩子會著急會難過的。小花被你們摘了扔地上,就像我們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一樣會害怕會可憐。”我又問孝孝和清清 “你們喜歡媽媽嗎?”接著又說:“媽媽肯定也很愛你們。那如果你們找不到媽媽了,你們會怎樣呢?”要是媽媽找不到你們媽媽心里有多著急呀!他們倆終于表示以后再也不摘花了。接著我乘熱打鐵,和孩子一起學習了一首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公園里,花兒開,紅的紅,白的白,花兒好看我不摘,大家都夸我真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