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區角活動中幼兒間互動學習的四大類型區角活動
區角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現狀和發展目標,創設涉及多種智能領域的學習區域,并提供有深度的活動材料,幼兒自主自愿地選擇學習區域,自己去發現材料的結構、結論和規律的個別化學習方式。作為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如能重視幼兒間互動學習的空間,充分發揮幼兒間互動學習的潛能,既可使幼兒各施其力、各獻其能,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也使教師從力不從心、分身無術的窘狀中解脫出來。以下是幾種客觀存在的互動學習的空間類型及其相應的指導策略
一、性別特征的互動學習。
男孩較喜歡汽車、飛機、機器人、等玩具及打仗、拼插游戲,老師們會發現結構區、科學角常常是男孩們的天下;而女孩更喜歡娃娃、餐具、跳舞等,自理活動角、娃娃家、音樂角內則是女孩居多。這一自然而有趣的現象便形成了男孩與女孩間互動學習的廣闊空間。
指導策略:
1、在同一區角內吸引不同性別幼兒的參與興趣。首先,從玩具材料的投放中,注意滿足男女幼兒的性別角色需求,如可在娃娃家內提供男孩子喜歡的小推車、自行車,將科學角內提供的材料略加裝飾,使其更符合女孩子的審美傾向等;其次,有意識地引發出適合不同性別幼兒的活動線索,如請男孩為娃娃家修理家具、搬家,在結構區內建議和帶領幼兒拼插花籃、頭飾等女孩們感興趣的東西。
2、由教師主導,促使幼兒組成性別不同的合作伙伴。首先,可在區角活動規則中控制同一區角內相同性別的人數,從而人為地將不同性別的幼兒分流到各個區角中,在實際的參與中,使幼兒由被動到自覺地與異性互動學習。其次,可在材料使用中形成與異性的合作行為,如將美工區里的圖畫紙分成兩半,畫上不同的標志,一半由男孩完成,另一半由女孩完成。
3、通各種形式的評價吸引、鼓勵幼兒與異性互相欣賞、交流。如表揚某幾個男孩汽車拼得特別好,請女孩們幫他們把作品在結構區內陳列擺放好,又如將幼兒分成男孩組、女孩組,在表演角里舉行表演擂臺賽,請幼兒互相評判。
二、性格特征的互動學習:
主動開朗型的幼兒更喜歡在可以自由表達、合作活動的區角內活動,如語言角、音樂角、表演角、體育活動區等,相對來說,這類幼兒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望和號召力,是區角活動中其他幼兒的 "注意點",只要教師適當點撥,他們能成為區角中幼兒互動學習的 "發動機";文靜內向型的幼兒在害羞、靦腆的表面下,往往卻是個 "小精靈",他們更樂于在美工區、操作角、圖書角等"多動手、少動口"的角落里發揮他們心靈手巧的一面,亦或幾個最投機、最要好的"死黨"聚到某個區角內悄悄演繹起他們自己的強項。有心的教師不難從這些孩子的不同性格表現中,尋找到引發孩子互動學習的"亮 點"。
指導策略:
1、培養內向型幼兒之間的競爭意識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競爭"與"合作"這兩個看似矛盾的詞,卻能奇妙而協調地結合在孩子身上,孩子都喜歡與同伴一起活動,假如活動過程有一定的競爭性,則更能引起他們積極、踴躍的情緒。因此,教師要因勢利導。可用暗示或干預的方法幫助幼兒確定與同伴的競爭點,這競爭點應是這一群孩子經過努所能達到的目標。如在"自理角"內組織"穿衣比賽",在美術角內進行主題畫比賽,數學角里的"走迷宮比賽"等等,活動可個人進行,也可分小組合作進行。幼兒在競爭的過程中,免不了會有情緒發泄、相互關注等行為,而在合作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亦會相互激勵,相互協助,因此心理素質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積極的社會性能力逐步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