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新視點
教師的指導是關鍵。共享區域雖然強調幼兒主動的活動及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往互動,但教師的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只有教師才更清楚幼兒發展的現有水平及通過活動后的發展水平。沒有教師的指導,幼兒的發展只能是自發的,而不是有意識的,更不是有效的。high/scope課程所強調“主動學習”的五個要素——材料、操作、選擇、幼兒的語言表達和成人的支持中[⑥],也特別關注來自成人(尤其是教師)的支持與指導。筆者認為,共享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是活動能否有效開展的關鍵,因此教師需要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狀況,根據需要投放不同層次、適合幼兒活動的材料,適時采取措施引導幼兒與材料、幼兒與幼兒進行互動,同時,還需要給予幼兒幫助,并不斷地協助他們擴展與建構自己的經驗,從而不斷地引發他們的發展。離開了教師的指導,這一切將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
注釋:
[①][美]米歇爾•格雷夫斯著,林翠湄譯,《理想的教學點子1》,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xx年版8頁。
[②][美]克里斯汀•夏洛、勞拉•布里坦著,《兒童像科學家一樣——兒童科學教育的建構主義方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xx年版第43頁。
[③]王秀萍,論杜威的教育經驗觀,《學前課程研究》xx年第2期第43頁。
[④]朱家雄等,從知識的個體建構到知識的社會建構——論瑞吉歐教育體系中的知識建構,《幼兒教育》xx年第6期第7頁。
[⑤][美]米歇爾•格雷夫斯著,楊世華譯,《理想的教學點子2》,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xx年版第7頁。
[⑥][美]米歇爾•格雷夫斯著,林翠湄譯,《理想的教學點子1》,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xx年版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