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傾聽幼兒對話 促教師自身發展
可以直面孩子,傾聽孩子的對話,對我們教師來說正是處在一個極其有利的研究位置,有著極佳的研究機會,可以時時審視身邊的一切,處處反思自己的言行,點點滴滴地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可以通過與孩子的接觸、傾聽、觀察得到第一手的資料,進行分析,建立自己的理論。經驗+反思=成長。傾聽幼兒對話,研究對話信息將有效促進教師逐漸發展為研究型專家型的專業化進程。
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傾聽、理解、挖掘、研究是一個漸進循環的過程,任何一次有效的傾聽都能帶給我們有價值的收獲,一點點的累積之后必定是教師自身的專業化成長。下面是一段普通的幼兒對話記錄,從中我們可以更直接地體會傾聽幼兒對話對教師發展的促進。
對話記錄:
離園時,孩子們不知從哪里翻出一張小嬰兒的照片,他們彼此傳來傳去,并因此而引發了很長時間的對話。
郭淏兒:“看,這是誰的照片?”
李 佳:“不知道是誰小時候的,太小了,看不出來。”(她能夠依據外貌辨別出年齡的大小)
郭淏兒:“楊陽,是不是你,我看長得有點像。”(她知道對比照片尋找長相相似的伙伴)
楊 陽:“那哪是我啊,我的頭發哪有那么短,那是個男孩!”(她懂得按照自己的經驗來判斷。男孩、女孩的外貌特征是性教育中最基本的開始。)
李 佳:“不對!女孩在小的時候也都是短頭發,我就沒見過一個女孩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時候是長長的頭發,男孩、女孩的頭發是長大以后才變得不一樣的。”(她很仔細的日常觀察,說明她會經常關注類似的問題,并積累成一定的經驗。)
葛耀宗:“我看看,這就是個男孩嘛,看,他長著小雞雞呢!”(他能夠最直接地發現并依據男女性器官的不同來判斷性別。)
張 傲:“說不定……小女孩小時候也長小雞雞?”(他對于未知的知識有著不可確定的疑惑,同時也表現出對答案的探求。)
葛耀宗:“哪啊,女孩就是女孩,小時候也不會有小雞雞!這個可不會變的。”(他肯定的回答,表明他對這一性知識的確定和對自己經驗正確的信心。)
郭淏兒:<抿著嘴笑著>“對呀,我們從來就沒長過小雞雞。”(她用自身的經歷為同伴做出肯定的結論。)
張 傲:“噢!那這就一定是個男孩子了!”(依靠同伴的對話,他解決了心中的疑惑。)
高鑫然:“我去洗澡時見我媽媽和好多阿姨的小雞雞那都長著好多黑毛毛,那是不是女人長大了的小雞雞呢?”(他有著敏銳的思維,能夠迅速將發現的問題與自己的經驗結合,同時也說明他在日常的生活中會有意無意地去關注性的知識。)“老師,你是不是也是長得那樣子啊?”(他注意到了老師的傾聽與關注,并希望從老師那里得到驗證。)<這時我被突如其來的提問弄得有點不好意思,但孩子們并沒有什么,仍然保持著對性的好奇。>
李 佳:“你瞎說什么!我媽媽說了,黑毛毛是保護我們的,長大以后我們都會有的,你們男孩子不許看我們的小屁屁!”(她已經開始懂得最初的性保護,有了“男女有別”的意識。)
楊 陽:“哈哈,高鑫然你羞不羞?怎么這么大了還進女澡堂洗澡啊?”(她表達了自己所知道的性觀點,更直接地指出了“男女有別”。)
高鑫然:<在笑聲中紅著臉說>“我爸爸沒,所以我……”(在與同伴的對話中,他的性別意識得到了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