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政策與對策
每天的活動,我總是抽出一段時間讓孩子們自由折紙。但是總有小朋友把紙弄破,扔在地上。于是我給他們制定了一條“政策”,誰要是再把紙弄破了,老師就在破紙上寫上名字,下次還讓他折這張紙,“政策”一出臺,撕紙的情況明顯好轉。可是幾天過后,我就為自己的做法感到慚愧了。
這天,我照舊讓森淼去發紙。一會兒,森淼來報告說,有兩個小朋友不要紙,我以為他們自己帶來的,就沒理會。又過了一會兒,森淼說又有幾個小朋友不要紙。我叫來了其中的一位小朋友,問他:“你為什么不要紙?他看了我好一會兒才小聲說:我怕把紙弄壞了!蔽矣謫柫藥孜恍∨笥眩玫降拇鸢付家粯。我又問:“那人家怎么不會弄破呢?人家都拿在手上不折的。”有的小朋友對折一下就放進口袋里,收紙的時候再拿出來。
我感到一陣難受,有我撕破紙要懲罰的“政策”,就有孩子不折紙的“對策”,我為自己的“政策”感到羞愧。
這事使我想到,如果我能站在幼兒的立場上,去折一折,就會發現那紙真的容易破,不能全怪幼兒。由此可見,當好幼兒教師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嫻熟的教育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