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給孩子多一些鼓勵
在幼兒園中常聽到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問:今天你學什么了?你怎么就學不會呢?你瞧某某某畫的多好!你看看你畫的那是什么呀?諸如此類的話語。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對這些話,就不容易接受了,我認為比較有效的做法是多給孩子一些鼓勵。曾經帶過這樣一個孩子,在中小班的時候一直都是讓老師頭痛的孩子。教什么,怎么教,就是學不會。也從來都不大聲說話,更不要說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了。從小班到中班就沒有畫出過一張完整的畫。每次都是老師手把手一邊講一邊手把手的教他把畫畫完,再教他一筆一筆的涂色。但是,老師和家長沒有放棄。我們共同配合,共同努力,堅持不懈的一直鼓勵孩子。只要他在某些方面有了一點點的進步,我們就會及時表揚他,告訴他,他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有進步了,還有哪兒能做的更好。就這樣,經過數年的努力,孩子終于建立起了自己的自信心,也越來越勇敢了,越來越愛表現自己了。去年媽 媽告訴我們九九小學畢業后考上人大附中了。我們都為他感到驕傲。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對班上的孩子從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終堅持以鼓勵為主,畢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如果家長和老師經常通過橫向比較評價孩子,甚至用責怪的口氣教訓孩子,說孩子不如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創造力可能會被抑制。特別是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表現欲望不太強的孩子,多給予鼓勵顯得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