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對幼兒音樂教育的思考
幼兒音樂教育是在一種歡快的氛圍中進行的,它的教育影響就如像春雨點點滴滴滋潤幼兒的心靈。慢慢的熏陶、感染著她們。因此,音樂教育就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而音樂藝術教育對人們內心情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比說教更具有說服力,意義更深遠。
二、音樂教育在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中的意義
(一)音樂教育對陶冶幼兒情操,培養幼兒審美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喜愛音樂是孩子們的天性,幼兒有著較強的好奇心,鮮艷而又明亮的色彩,五彩繽紛的世界,環境中豐富美妙的聲音,美麗色彩與圖形都可吸引兒童的視覺與聽覺。那么,美妙的音樂便更是他們的最愛。
音樂不斷陶冶著孩子們的情感,激發他們充分發揮兒童想象力,教育他們熱愛生活,及對未來一片美好的憧憬。
(二)音樂教育與德育緊密相聯,密不可分。
好的音樂教育可以促進幼兒品德的發展。而品德教育的發展需要以情感為基礎,音樂教育又是德育培養的情感基礎。通過優美動聽的音樂,潛移默化地影響 。
音樂活動多為集體活動,無論是音樂表演,合唱都可體現團隊合作精神。因此都能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在國外,有很多學者把音樂活動作為培養新一代社會道德規范的早期教育行為來研究,并在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
(三)音樂教育可促進幼兒智育的發展。
音樂教育能促進智育的發展,這一點已成為社會有目共睹的一點,很多有條件的家庭為更好的培養自己的孩子,更好發展孩子的智力 ,兒童的早期音樂教育已成為社會一種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家庭為孩子購買樂器,請專業的音樂教師。由此看出,得當的音樂教育對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在幼兒音樂教育中如何有效開展教育活動
(一)培養興趣,激勵幼兒主動、自信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音樂教育的教學內容與形式要生動形象活潑,3-6歲的幼兒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因此,避免利用簡單呆板的教學模式,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應讓自己的課富有濃厚的趣味性。從而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多給幼兒一些上臺鍛煉的機會,鼓勵幼兒參與的每次活動,發現幼兒的進步,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二)所學歌曲要與幼兒的生活緊密結合。
幼兒歌曲來自與幼兒生活,同時也反映著幼兒的生活。教師要啟發引導幼兒了解與歌曲內容相關的知識,使幼兒增長知識, 更有助于幼兒體會歌曲的情感 ,與生活緊密相聯幼兒更容易理解,對學唱歌曲增加了興趣。比如在學中班上冊的《幼兒園里好事多》這首歌曲之前,教師就可問問幼兒小椅子誰擺的,小桌子誰擦的,小手絹誰洗的。幼兒既感興趣,又熟悉了歌詞內容。在加上歡快的音樂間奏孩子能不喜歡么?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不僅提高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更讓我們的教育開展的更為順利。
快樂是孩子學習、探究、嘗試的原動力,孩子因為快樂所以學習,因為學習所以快樂。因此,我們有責任成為幼兒音樂活動的伙伴,支持者,引導幼兒喜愛音樂;在活動中多給幼兒自主的空間,讓幼兒尋找快樂;多給幼兒自由的空間,讓幼兒創造快樂;多給幼兒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幼兒分享快樂。我們共同努力讓音樂帶給幼兒快樂,讓幼兒真正享受音樂的快樂吧!